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
2017.4.2 清明假期的头两天,有了一次一直想要的短途出行。二人行,和朋友一起。 高邮,从《端午的鸭蛋》知道了一个人和他的故乡。想了很久,要去的汪老的家乡,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城市,安逸普通市井热情。 这次出行的一个很大的体会——有一个可以买大巴车票的app叫巴士管家,出行一定得早买票! 因为很少做长途大巴,导致我们4.2一早并没有买着江宁到高邮的直达票,无奈只能先到扬州客运西站,继而转去高邮站。各2个钟头的大巴旅程,坐的屁股都八瓣了,天气好的不行,车里开了空调又闷又热。一路小片小片的油菜花地让北方的朋友可激动了。

我们8:20从江宁出发,在扬州站吃了午饭,到高邮都是下午1点多了,索性高邮并不是个旅游胜地,我们也不觉得赶。对这个被记述在汪曾祺的小说、散文里的地方,我的印象是老而小。

文游台是个破败的古建景点,秦观的住所,修缮不佳,游客稀少。里头有个小小的汪曾祺纪念馆。可以看出,汪老和他笔下的高邮都渐渐消失在如今的高邮人和更多人的记忆中。一直很喜欢汪老文字的烟火气,土灶烧饭的蒙蒙雾起,随性可爱的老头式任性。对这样毫不负责的纪念馆,一些照片,一些作品集,一点生平介绍,一方小房间,感到了意料之中的失望。喜欢馆内那则——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真的太可爱了。

高邮的旅馆很便宜,找的家庭旅馆,干净舒适。稍作休息后前往南门大街。开着奥迪的滴滴司机一听我们是来旅游的就变得格外热情,给我们介绍南门大街从哪边走,芦苇荡那边好玩,镇国寺可以早上去烧香。 只能说高邮并算不上是旅游地。南门大街就是条即将消失的老街,卖寿衣,卖寿桃,卖布匹,做衣服,弹棉花,水果摊兼干货摊,几家苍蝇馆一碗面只要3.4块,好像生活在这条街上的人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在街上吃了书里的蒲包肉,(不要怀疑→_→,肉在里头呢)草袋子包着,中间掐出“细腰”,成了一个8。里头粉粉白白的冷肉,咸咸的挺好吃,一个就3块。在几家卖阳春面的小馆子选了中间的一家,一碗加了荷包蛋的4块的阳春面。问店家婆婆,有没咸鸭蛋,婆婆说,家里有。骑了小电驴回家给我们拿去了,一个1.5。 晚上,提着瓜的王游客和提着寿桃的王游客花了1个小时,慢悠悠地从南门大街晃荡回了旅馆。一路上,穿着校服的男男女女,悠悠地骑着小电驴,偶尔遇上同学停下闹着笑着。女生坐在后座,环着男生的腰,细语欢笑。相视一笑,我俩回忆起那青涩的青春,有种老了的感觉。 回到旅馆,舒服地躺着又看了电影《重返二十岁》,那时候的杨子珊,复古的打扮,真好看,超有味道。 第二天早起,去吃了前晚就看好的野生长鱼面。长鱼就是黄鳝,长鱼面在南京也是很有名的。高邮人真的好喜欢吃阳春面,站在店门口,端着搪瓷碗,一群人吸溜吸溜。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已经坐上前去镇江的大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