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句
学而篇是论语第一篇,为什么放在首篇呢?大概是因为学习很重要吧。 第一句孔夫子说: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复习让我更加快乐,经常学习,复习,学习,复习真是让我都快开心死了 。朋友大老远地来找我玩了,我又好开心好开心。当别人死活听不懂我说什么,也(因为情商低)看不明白我要做什么的时候,我还是告诉自己“世界很美妙,我不能暴躁”,然后我就真的不生气,就真的是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君子了(拍手,要亲亲,要抱抱,要举高高) 所以呢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多学习,要多复习学过的东西,掌握知识真的是一件可以让人快乐的事,它给我们带来的获得感使我们的精神不断升华,境界不断提高,超越一切泛见的娱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而在与不了解自己的人,与和自己见解相悖的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平和不争的心态,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姿态。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立本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弟:就是“孝悌”,悌:大概是尊敬兄长的意思) 这番话的意思是:为人孝顺,尊敬兄长却要冒犯上级的人,几乎没有;不冒犯上级却要造反生乱的人,肯定就没有(除非他是卧底)。君子务本,务本而道生(太高深了,不敢妄自翻译解读)。所以呢,“孝弟”,就是实现“仁”的根本。 so,我们要记住:要做一个君子,首先得守孝道!懂礼貌!尊兄敬长! 3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意思是说:油嘴滑舌,满脸堆笑,一脸谄媚的人,十有八九都不是个仁义的人! 从反面告诉我们:不要去学小人,花言巧语,油嘴滑舌,要怀着一颗君子的仁义之心,与人诚恳交往。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时常啃着手指头问自己:我给人家参谋办事出主意是不是没尽力呢?我跟我朋友交往的时候有没有不守信用的情况呢?今天上的课我复习了吗?(估计想到第三个问题就该不开心了) 这话在现在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总是太忙碌,忘记了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在忙碌之余或是入睡之前应该捋一捋自己一天的活动,反思:我今天有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有没有不合适的言行?今天又有没有收获?......(有则改,无则勉) 5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大国,一定要严肃谨慎办事施政,取得民众的信任和赞同,节约开支,爱护人民,减轻人民负担,如果要役使百姓,也要看对时间,尽量选择在农闲时。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诚信无欺,爱护他人,如果要寻求别人帮助,尽量找别人闲的时候,才不会让人不满。 6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番话意思是说,后生小子,在家听父母话,在外敬兄长言,谨言慎行,博爱众人,亲近贤士。做到这些之后的余力和时间,就可以用来学习了。 所以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要学东西,先学做人!如果连做人都最不好,其他一切都是免谈。”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话说在当时的是,要尊重贤人,不要那么看中女色,侍奉父母要尽全力,侍奉君王,要敢于献身,和朋友交往,要言出必行。能做到这些的人哪怕是没学习过,也和学习过是一样的。 划重点:言而有信,重才轻色,以德为本。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此言之意为: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过就不至于孤陋无知,要坚守忠信。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它。 敲黑板:君子要自重,多学习多看书!做人要诚信!朋友身上肯定会有自己的可取之处!要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 9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追远:追念远代先祖) 记住:慎终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我是怕我不了解别人。 现在来看呢,也有一定道理,不要怕不被理解,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可能觉得你是个傻子,疯子,这都不要紧,你得尽量去了解别人,不能把人家当成傻子,疯子对待,而要努力理解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