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肇庆】老厉害了!这条村前有西江,后有山冈,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村前是西江,
村后是山冈,
桃溪古村,
紧倚端溪砚石名岩,
控握着西江羚羊峡的滔滔清流,
稳占山灵水秀的形胜之地。

桃溪归属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聚落规整,依傍名山、胜水,盛产名贵的端砚石,环境宜人,是一处带有浓郁的田园气息的村落。平畴几千亩,是鱼米之乡,属生态文明村。

全村聚落特色鲜明。民谣描述说:“村前是西江,村后是山冈,一字基础耙齿巷。”“一字基础”表示地台平正,房舍地基整齐划一;“耙齿巷”是说里巷的布局像农具铁耙那样,一齿一齿并列。

全村有36条南北走向的里巷,每条小里巷口都有牌楼或牌坊,覆盖着飞檐陡脊。里巷名称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诸如:兴仁巷、兴文巷、居贤巷、敦睦巷、孙家巷、李家巷等。里巷内一式花岗岩铺贴表面。檐周雕塑着图案,彩绘着图画。全村建筑物有8座坊、14座祠、5座厅、1座书院(学校),全部是青砖砌筑,与里巷的民居以及通道的花岗石、青砖、灰瓦浑然一体,显得井井有条。

桃溪建村已有800年历史。人口最多的何氏族谱记载,他们与珠江三角洲著名的“沙湾河”同宗。“桃溪何”在明清时期便已是高要区有名的族姓,从这里分支出去落户的散布在高要县内各地。
桃溪村素来有重视教育、培育人才的传统。历史上曾出现了不少才智之士。其中,近代以来有两个人尤为突出。

何其谋(1811-1857年),字贻益,号郑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历任仁化、三水两县训导,增城县教谕。在增城期间,邻县博罗发生动乱,知县患病,托付何其谋主持防务。
何照轩(1868-1942年)同盟会老会员、辛亥革命志士。当年孙中山在南洋宣传革命,何照轩积极拥护,每次为革命募捐时,他都尽力奉献。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授予何照轩二等嘉禾勋章,连同其他奖章、勋章,他共获4枚。

桃花岩,
桃溪水,
桃溪村,
桃溪人,
山水环境陶冶而成的善心良德,
也像当年桃花潭畔的“诗仙”那样,
为美好的生活而付出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