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谈你眼里便签的模样
陌画沙龙@ 全息智库

陌画沙龙第四期合影 2017年3月31日
3月31日晚上,众多小伙伴齐聚【陌画沙龙】,大开脑洞探讨“便签的一万种形态”。对于诗人Alan来说,手机可能就是他心目中的便签,方便快捷地记录他那些“灵光一闪”,而在主持人高登科那里,便签或许如同鸡蛋,既脆弱,又孕育着生命。而人,何尝又不是便签?或许正如艺术家吉木说的,人是许多便签贴成的标签云(Tag Cloud)。

生活中,便签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无非是记录某件事、传递某条消息:别忘了带伞、冰箱里有刚买的啤酒、4月10日有窗口茶会……
然而你或许没有发现,你可以像记者刘潇然一样,把烦心事写到便签上,然后撕掉,或者拽成团扔得远远的,情绪就得到了释放。
也可以学网络主播三饭,用便签纸写分手信,反正逝去的爱情就像便签,总有一天要丢掉。

或许,便签本身毫无意义,而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它赋予意义,而一旦如此,“便签”不仅超越了我们常见的这种物理形态,也可以超越了它所常见的信息承载。就像网络文学作者车前子设想的那样,它有着小而精的古典美,或许是日本俳句的好载体。
因此,便签就成了通向另一个维度的窗口,这或许就是上面音频(沙龙现场录音)里提到的,它超越了功用性,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在你那里,便签又有着什么样的可能性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