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红楼梦
查看话题 >我是这么读红楼 :主角人物的暗线故事(一)
但凡小说都有主角和配角。问红楼梦的主角是谁?宝、黛、钗一定是,但是曹雪芹的行文,更是展现群像。在我看来,《红楼梦》中,有完整故事情节、在某一场景或者某一段落中作为中心人物出场的就可以算为主角。比如金陵十二钗,应是全书的中心,而其中贾元春只在省亲时真正出场过,大多数时候都藏于幕后故事;又如妙玉,除了栊翠庵品梅花雪和续黛玉湘云诗两次正式出场外,其余更多时候均时作为隐身人物出场。元春和妙玉,不只是主角,在十二钗中的排名更是在王熙凤之前。而曹在凤姐身上的笔墨要远远多于这两者。可见在红楼梦故事中,主角、故事、笔墨和重要性往往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线性关联。
举上述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作者的写作重点,而是更想表达,在很多被读者忽略的次要场景和暗线故事同样精彩,甚至很多在粗读时常被忽略的细节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先说说尤氏和贾珍。
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这篇写的是凤姐要过生日,贾母对她宠爱有家,要求大家乐一乐。而另一边宝玉则惦记着自己的私事,要去城外祭奠金钏儿。一处喜乐一处悲伤,一处热闹一处寂寥。而夹杂其中的是一段尤氏的戏。
贾母要求凑份子,但是怜悯李纨寡妇失业,要帮她出。凤姐在贾母面前要卖乖,就把李纨这一份承担了下来。老太太、两位太太、薛姨妈、姊妹们不用说,就连鸳鸯、平儿、袭人、彩霞也都凑了份子。而凤姐有了这么大的面子却并不满意,“上下都全了,还有两位姨奶奶......"。这两位姨奶奶指的是贾政的妾,周姨娘和赵姨娘。周姨娘出场不多,而赵姨娘是一个活宝一样的人物。这两个人都是大观园的都是低人一等的二等“主子”。赵姨娘和凤姐早有间隙,又怕凤姐怕的要死。然而王熙凤并不想放过她们。
由于凤姐是寿星,是操办生日的工作就落到了尤氏身上。而尤氏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次日去荣国府清点银两。凤姐说收齐了,但是尤氏却发现她承诺承担李纨的那一份并没有出。凤姐的那点小心事被尤氏发现,只能耍赖“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
凤姐理亏,但是尤氏并不好处理这件事,毕竟说凤姐过生日。尤氏的策略是放过做弊的凤姐,但是也把平儿的那一份退回,这是对平儿的关爱,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讽王熙凤的贪财抠门。
随后去贾母那里说话,尤氏又把鸳鸯的那一份退回了。平儿和鸳鸯虽然是丫鬟,但却和贾府的实权阶级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其中一个是王熙凤这个管家二奶奶的首席助理,一个是老太太,贾府最重要的长辈,跟前最得力的丫鬟。对她们两的特殊照顾还“情有可原”外,下面尤氏的举动令人大吃一惊。她趁凤姐不知,把周、赵两位姨娘的钱也退回了。周、赵的反应是不敢要,尤氏说“你们可怜见的,哪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特别感慨尤氏这个人。王熙凤号称“脂粉英雄”,可这里却大大输给了尤氏。凤姐的抠门和揽财对比尤氏的大度和慷慨差了一个档次。更可叹的是,对周、赵两人的态度。周、赵两人在贾府的地位低下到连小丫鬟们都不待见的程度。而且赵姨娘和王熙凤早就结怨,两人的对抗中,凤姐是站在将对方踩在脚底下的位置,即便这样,就算是过生日凑份子这种机会,她也丝毫不放过。二两银子在贾府的薪酬制度里面正是姨娘的月钱,对周赵二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大支出。如果说尤氏对平儿和鸳鸯是关爱和喜欢,对周、赵二人则是真的怜悯,且不求回报。尤氏是宁府一支,且是长房的媳妇,王和赵的恩怨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换成其它险恶或者巴结的人,说不定还会跟着欺负人的人一起欺负人。
这一路过来,退了平鸳和彩云、周、赵五个人的份子,总额还少了李纨的十两,而尤氏操办的这里生日会却一定也不寒酸。有戏,有说书的,有耍百戏,“十分热闹”。可见尤氏不仅有人情,办事的本事也丝毫不差。如果说王熙凤是以权治人,以威立权(办理秦可卿丧事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处不赘述),那尤氏可算是以情服人,以理论情。换到现实生活中,尤氏也许不是凤姐那种威风八面的管理者,但并非就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王熙凤和赵姨娘的恩怨,一直延伸到八十回后。贾环陷害巧姐,要把她贩卖。而真正八十回后,尤氏的结局如何,是否赵姨娘还能记得这“二两银子”的恩情,已不知道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kyOTU0Ng==&mid=2247483849&idx=1&sn=84df788096bb9dbe9a9580ffcc84d223&chksm=9ac3a72cadb42e3a9a22f3e7153acb3017fec372470b5dd3a0e40082e7b3dc7f03c6a5c5b3a1#rd
如果可以请关注我下
举上述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作者的写作重点,而是更想表达,在很多被读者忽略的次要场景和暗线故事同样精彩,甚至很多在粗读时常被忽略的细节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先说说尤氏和贾珍。
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这篇写的是凤姐要过生日,贾母对她宠爱有家,要求大家乐一乐。而另一边宝玉则惦记着自己的私事,要去城外祭奠金钏儿。一处喜乐一处悲伤,一处热闹一处寂寥。而夹杂其中的是一段尤氏的戏。
贾母要求凑份子,但是怜悯李纨寡妇失业,要帮她出。凤姐在贾母面前要卖乖,就把李纨这一份承担了下来。老太太、两位太太、薛姨妈、姊妹们不用说,就连鸳鸯、平儿、袭人、彩霞也都凑了份子。而凤姐有了这么大的面子却并不满意,“上下都全了,还有两位姨奶奶......"。这两位姨奶奶指的是贾政的妾,周姨娘和赵姨娘。周姨娘出场不多,而赵姨娘是一个活宝一样的人物。这两个人都是大观园的都是低人一等的二等“主子”。赵姨娘和凤姐早有间隙,又怕凤姐怕的要死。然而王熙凤并不想放过她们。
由于凤姐是寿星,是操办生日的工作就落到了尤氏身上。而尤氏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次日去荣国府清点银两。凤姐说收齐了,但是尤氏却发现她承诺承担李纨的那一份并没有出。凤姐的那点小心事被尤氏发现,只能耍赖“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
凤姐理亏,但是尤氏并不好处理这件事,毕竟说凤姐过生日。尤氏的策略是放过做弊的凤姐,但是也把平儿的那一份退回,这是对平儿的关爱,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讽王熙凤的贪财抠门。
随后去贾母那里说话,尤氏又把鸳鸯的那一份退回了。平儿和鸳鸯虽然是丫鬟,但却和贾府的实权阶级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其中一个是王熙凤这个管家二奶奶的首席助理,一个是老太太,贾府最重要的长辈,跟前最得力的丫鬟。对她们两的特殊照顾还“情有可原”外,下面尤氏的举动令人大吃一惊。她趁凤姐不知,把周、赵两位姨娘的钱也退回了。周、赵的反应是不敢要,尤氏说“你们可怜见的,哪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特别感慨尤氏这个人。王熙凤号称“脂粉英雄”,可这里却大大输给了尤氏。凤姐的抠门和揽财对比尤氏的大度和慷慨差了一个档次。更可叹的是,对周、赵两人的态度。周、赵两人在贾府的地位低下到连小丫鬟们都不待见的程度。而且赵姨娘和王熙凤早就结怨,两人的对抗中,凤姐是站在将对方踩在脚底下的位置,即便这样,就算是过生日凑份子这种机会,她也丝毫不放过。二两银子在贾府的薪酬制度里面正是姨娘的月钱,对周赵二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大支出。如果说尤氏对平儿和鸳鸯是关爱和喜欢,对周、赵二人则是真的怜悯,且不求回报。尤氏是宁府一支,且是长房的媳妇,王和赵的恩怨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换成其它险恶或者巴结的人,说不定还会跟着欺负人的人一起欺负人。
这一路过来,退了平鸳和彩云、周、赵五个人的份子,总额还少了李纨的十两,而尤氏操办的这里生日会却一定也不寒酸。有戏,有说书的,有耍百戏,“十分热闹”。可见尤氏不仅有人情,办事的本事也丝毫不差。如果说王熙凤是以权治人,以威立权(办理秦可卿丧事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处不赘述),那尤氏可算是以情服人,以理论情。换到现实生活中,尤氏也许不是凤姐那种威风八面的管理者,但并非就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王熙凤和赵姨娘的恩怨,一直延伸到八十回后。贾环陷害巧姐,要把她贩卖。而真正八十回后,尤氏的结局如何,是否赵姨娘还能记得这“二两银子”的恩情,已不知道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kyOTU0Ng==&mid=2247483849&idx=1&sn=84df788096bb9dbe9a9580ffcc84d223&chksm=9ac3a72cadb42e3a9a22f3e7153acb3017fec372470b5dd3a0e40082e7b3dc7f03c6a5c5b3a1#rd
如果可以请关注我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