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双雄的艺术教育观——专访廖国敏、廖国玮
![]() |
采访:陈卓君、罗云祥 摄影:阿Ben
当前政府正致力进行教育改革和提高居民生活素质,而其中,艺术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到底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哪里?政府又该如何提升艺术教育素质呢?《新生代》杂志专访廖国敏和廖国玮这两位澳门土生土长的年轻钢琴家,以他们的亲身经验来印证艺术教育之道。
在澳门,钢琴弹得好的人,可能有好几位;但能获取多个奖项而又广为熟悉的,大概只有廖氏兄弟——廖国敏和廖国玮。他们两人自小便囊括澳门各大音乐比赛的奖项,继而获政府资助及奖学金往外深造,更为澳门在国际上争光,至今已是澳门以至国际艺坛上冉冉上升的两颗明星。
奖学金造就音乐家
廖国敏表示学琴之初就已立定志向。「在5岁时已定下目标,将来要成为钢琴家,也为实现这梦想而努力,所以在我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已自动自觉练琴。」比较活泼的弟弟廖国玮亦自幼对音乐有浓厚兴趣,四岁时已要求哥哥教他弹琴,到5岁时就正式跟老师。
不过,如果不是因为夺取音乐比赛冠军,获得政府奖学金往香港深造,兄弟俩的钢琴家之梦,可能要推迟好几年才能实现。二人表示,若果当时没有这个奖学金,没有想过到香港学习,更遑论之后再到外地进修。因此他们都认为奖学金的设立很重要,可使本地有志文化艺术的年轻人获得出外学习的机会,扩阔眼界,不再局限于本地,此外也有利于澳门艺术水平的提高。
没文化修养,就没内涵
对推动本地年轻人学习或欣赏艺术,廖国敏由始至终都强调最好由学校开始。「现在澳门有些中学删去音乐课,将音乐视为闲科,即是可随时删除,继而增加一至二节的补习班来填补音乐课的时间。对这种事,我是感到失望的。孔子也非常重视音乐,认为音乐是人的内涵之一,可惜现在的中学都不太重视。可能他们认为学音乐不及学化学、生物、物理等科目实用,但如果一个中学毕业生连贝多芬写了多少首交响曲、肖邦有多少经典的乐章、毕加索有哪几幅名画、梵高是谁都不知道的时候,读书纵使要紧,但文化修养都没有的话,这个人恐怕连『内涵』都谈不上。」
廖国敏表示青少年如果对音乐或其他艺术有兴趣的话,就不要怕在澳门没有什么出路而停止学习,应该多找机会往外发展。他又表示,到外国后,感到欧美国家十分重视小朋友的艺术教育,应该说整个城市都让人感受到艺术和文化的气氛。他认为音乐,以至艺术是人们必须「沾染」的东西,因为艺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内涵。
「对小朋友的成长来说,不论将来是否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艺术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不过他认为,澳门政府已越来越重视推动艺术教育,例如举办民艺天地、城市粤剧曲艺汇演、葡园清新黄昏音乐会等,之前又邀请钢琴家李云迪及大提琴家李垂谊来澳表演,让市民更多机会接触文化艺术。但反观学校教育方面,则有更大推广发展的空间,希望学校也多加推动。
老师要帮助学生挖掘宝藏
廖国玮也认为学校的定位对于社会的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小朋友是社会的未来主人翁。他由5岁开始学琴,课余的日子,很多时间都放在练琴上;但他没因此而舍弃学业,更由幼儿园开始,一直都是全班、全级的第一名。他认为只要懂得分配时间,两者也可处理得宜。因此,他认为学校对于整个社会的艺术教育而言十分重要。
「一个小朋友,他留在学校的时间是最长的,每天起床后就回校上学,到下午4、5点才放学回家。因此,学生要得到艺术教育,由学校入手是最好的,如得到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必定能事半功倍。学生最多机会接触的长辈是老师,若果老师能够因材施教,就能帮助他去发现自己的宝藏,启发学生去发掘个人才能,对艺术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廖国玮道。
政府要推动文化艺术
回想过去本地寂寥的艺术氛围,廖国敏深有感慨地说:「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东亚大学(即现时的澳门大学)听音乐会,只有十多位观众,小朋友的更只有我一个人。那时这类音乐艺术表演并不多。对比起现在,当局每个月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表演,种模拟以前多了很多,包括音乐会、舞蹈表演、话剧演出等。有这个改变,是令人高兴的。」
现在,二人看回本地学校或整个社会的风气,他俩都感受到相当大的改变。学校对于艺术教育亦重视了不少,而文化局也举办各项表演,将世界各地知名的艺术表演带到澳门,让市民得到更多欣赏异地艺术文化的机会,提高艺术的认知力。
「政府大力推动文化艺术,如果再配合学校的推动,我相信会有更多青少年对艺术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届时澳门将会出现更多音乐家、舞蹈家等。让世界各地的人知道澳门除了有闻名的赌场之外,还有很多出色的艺术家的。」廖国玮最后说。
后记 :
其实除了钢琴和古典音乐之外,廖国敏和廖国玮的生活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分别。他们一样会和朋友聚在一起,更喜欢做音乐外的另一样兴趣——游泳。游泳可以让他们得到舒缓压力的机会,什么也不想,在泳池上碧波畅泳,享受水中宁静的世界。不过原来廖国玮当初学游泳,背后是有一段「古」的。他说:「8岁时开始往香港学琴,当时班主任邱生叫我学游泳。她说学懂游泳后,搭船去香港时即使发生意外,也不用惊惶失措。之后,母亲便带我去学游泳了。」老师的一言一语,对于小朋友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里可见一斑。
Who is 廖国敏?
![]() |
廖国敏,于1981年在澳门出生,自5岁开始学习钢琴,先后多次参加澳门青少年音乐比赛,屡获佳绩。1999年,廖国敏于第十届香港公开青少年钢琴比赛中取得公开组亚洲区第四名;又在第一届TOYAMA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中取得钢琴青年组第一名等。2003年进入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并获钢琴硕士学位;并于今年4月以第一名获美国费城寇蒂斯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继续攻读指挥学位课程。
Who is 廖国玮?
廖国玮,于1989年在澳门出生,与哥哥一样,在5岁时开始学习钢琴,6岁便开始参加澳门的音乐比赛,并在钢琴比赛中获奖。1999年于第十届香港钢琴公开比赛中,获少年组香港赛区冠军及亚洲总赛区亚军。2001年在第六十五届施坦威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夺得香港赛区C组第一名。又在第一届TOYAMA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中获取钢琴少年组第一名等。本年1月于「第立届亚洲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获得3金2银的优异成绩;6月在美国盐湖城夺得「珍娜芭侯雅青年艺术家国际钢琴比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