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作的一种方式
村上春树谈写作: “不管一部小说有多么长,结构有多么复杂,我从来都不会先制订写作计划,而是对展开和结局一无所知,信马由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让故事即兴推演下去。这样写起来当然要有趣得多。不过使用这种办法写作,可能导致许多地方前后矛盾、不合情理。登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还可能在半道上发生骤变,时间设定也可能出现前后颠倒。得将这些矛盾的地方逐一化解,改成一个合情合理、前后连贯的故事。” 上上周校主持团团长的高中老师来北京,团长特意请老师对我们进行一场集训,排练一个话剧的雏形。于是,我见识了一场与村上写小说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创作手法。 老师先大致了解了一下每个人的基本功和表现欲望以及初步的性格轮廓。然后在确定了剧的故事背景和主题之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量身定制了角色,再根据角色,添加矛盾冲突和确定剧情走向。 短短一周时间,这个剧就成型了。 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这种创作手法的好处是自然流畅不生硬,能讲每个人的特点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极大的知识储备或者说专业技能。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