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那一刻,父母似乎不爱我了-一个gay告诉你
![]() |
《柜与爱的思想藩篱》系列二之父母篇
继系列一:老人篇《正确的爱情观,只是还没被诠释》所述,如今这个社会,传统思想世界观下,部分老年人对待同性恋这个群体是无法接受,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有错。
只是因为我们身在不同环境下,造成了一些见解的偏差,从而导致了我们思想上无法去及时地适应当下这个社会的节奏。
社会是因为人类的不断进步继而发生改变。
因而很多固认为不应该或不可能存在、发生的事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沉沦使得世人会有一番新的见解。
束缚不是永久的,未来也会到来的。
![]() |
老一辈的人,因所经历的变迁、所身处的环境,造就了他们这一生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
大多数老人这一生中都没有听闻过同性恋又或者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同性恋。
当你告诉一些思想较为传统的老年人:其实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也可以牵手、也可以相爱、也可以组成一个家庭。
在他们看来这可能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而到父母这一代,或多或少也都会有些许的影响。
毕竟大多数人的父母都生于改革开放前的末班车,对于爱情的定义,与我们年轻一代人对爱情的定义,会有些许的不同。
现在这个社会,每一位同性恋者最渴望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出柜”。
向自己的家人“出柜”,是同性恋者唯一的心结,也是许多已经逝去的同性恋者再也无法解开的心结。
但是,“出柜”这简单的两个字能够几秒钟就写完,但是却需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来施行。
对于一对异性恋来说,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之后,下一步就是将自己的另一半带回家,介绍给自己的家人,等到两个人都觉得时机成熟,那便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基本的一个现状。
但是,对于同性恋者来说,一对恋人,相识、相知、相爱之后,下一步便是铺垫,为自己的“出柜”做铺垫,让自己的家人能够正确地了解同性恋。
而这个铺垫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人用了五年、十年、二十年都有。
尽管如此,在“出柜”这个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
或许当你认为父母对同性恋这个群体有足够的认知,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宽容同性恋人群时,却在你“出柜”时发现,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接受地了别人是同性恋,但是却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
你想象中的父母,应该是在你“出柜”时,能够理解你、接纳你,但是你万万没想到,你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换来了父母的愤怒。
能够“出柜”第一时间接受孩子的父母很少,大多数父母的反应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据研究,和丧子之痛几乎一样。
大多数父母都会经历五个典型的阶段:
1、否认:这不可能!你怎么可能是同性恋?你搞错了!我不信!
2、愤怒:你这个不孝子!还不如没生你!你给我滚出去别回来!
3、讨价还价:也许你可以矫正过来呢?也许我当年多关心一下这就不会发生?
4、抑郁:这种事偏偏让我撞上,我真是命苦。这个家算是完了。我这辈子没奔头了。
5、接受:心平气和地接受才是真正的接受。
但是,真正父母能够达到第五个阶段,完全接受自己孩子是个同性恋身份的却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人以为,“出柜”只是说出来的那一瞬间的事,其实不是,“出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真正同性恋“出柜”的过程中,父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个铁一般的事实,而这个时间或许是几个月,几年,几十年。
这个时候同性恋者,需要长时间陪伴在父母的身边,持续性地与父母沟通,让父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真实的你,真实的同性恋这个群体。
想要短时间让父母接受自己同性恋这个身份是不现实的,甚至于,你会承受父母的暴怒,也是正常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父母就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很多的理解与认可都是通过不断的了解,加深认知而形成的。
当然,也不能否定一点。
那就是有一些父母在知道自己孩子这个身份之后,即使了解了同性恋这个群体也无法接受自己孩子是同性恋这个事实。
![]() |
在2016年11月02日,我写过一篇关于一对同性恋人相爱7年后被自己父母知道的事,这篇文叫《此去归西,生死两茫茫!》
大致内容是:何先生与郭先生是一对相恋了7年的同性恋人,从读书到毕业再到买房,两个人的生活甜蜜而又幸福,直到有一天,噩耗发声了,郭先生的父母听闻郭先生与何先生两个人的事,跑到了他们所在住所,将郭先生带回家,仅剩一人的何先生最终耐不住急切的等待,到处找寻郭先生的下落,寻找了半年,发现郭先生已经不在人生,因为每个姓氏都有专门的墓地安葬逝者,何先生很快找到郭先生的墓碑,在墓碑前失声痛哭。
故事到此(完)
在郭先生逝世之后,郭先生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离开,并没有感到自责,相反的,他们始终认为,如果不是何先生,郭先生也不会喜欢同性,也不会因此而选择跳楼轻生。
这到底是谁的错,我们也不想去深究,有一点需要知道的就是,一个孩子被父母强迫带离与自己相处了7年有余的恋人身边,并且,锁于家中,直到某一天,不知道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痛苦而选择离开这个丑陋的人世。
对于父母而言,这是丧子之痛,而对于恋人而言,这是丧偶之痛。
相爱并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社会的不理解,不宽容。
错的是有一些父母,为了将自己的孩子养成人形玩偶,听命于自己,采用了许多孩子无法承受的手段。
在现如今父母的眼中,都喜欢用:“我是为你好”来绑架自己的孩子。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No.1
许多父母总是喜欢将辛苦养育孩子多年这样的话拿来巩固自己在孩子心中高尚地位的一块敲板砖。
总想着控制孩子的思想,让孩子按照自己为他规划的路走,与自己认为好的人结婚,不允许孩子去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一定要结婚生子儿孙满堂,这才是他正确的人生轨迹。
而总归为那句话:“父母都是为你好”
从小到大,我们都把父母当作自己在世上最信任的人,总以为即使世界抛弃了我,父母也会要我的,所以当有一天我们发现,父母会因为一件事骂自己恶心、变态、让自己去死,甚至要与自己断绝关系时,信仰瞬间崩塌。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说道:永远不要考验人性,否则结果会很绝望。没有什么爱是无私的,即使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觉得有,只是因为你目前还没触碰到对方的底线。
父母对子女的爱只能说相对“无私”,深刻的爱情与友情也一样。
尽管如此,父母的这种“无私”的爱,却也几乎是我们在这个世上所能拥有的最无私的爱了。
这个世界很丑陋,有着各式各样的人,说着各式各样肮脏的话。
这个世界也很美丽,有着相谈甚欢的人,做着让人感动到心坎的事。
但如果知道世界的丑陋,仍然爱这个世界的,才是真正的勇敢者。
编辑:蛙米
原创文章已使用“维权骑士”保护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授权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彩虹了(ID:tzlt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