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1
影,倒影,阴影,形影不离。
影总会让存在变得更立体,或者说是更加真实。失去了影,便无形。
可又偏偏又有了顾影自怜,让存在的仅剩的一点真实,也变得使人疑惑。
之所以用这个意象命名新系列,大概是因为对存在的疑惑吧。影让我感受到了真实,可影又无法让我看的真切。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一本书,死亡的脸(How We Die)。里面介绍了死亡的过程与机理,还有一些真实却又苍白的感情。其中对医生扭曲的心理描述让我尤为印象深刻,


活着总是有希望的吧。不好说,但如果真的知道何时离开这个世界,可能活得会更好吧。面对死亡,即便我们做足了准备,当那一刻真的要来临之时,也会些许恐慌吧。可能因为死亡对我们都是未知吧,也可能因为那时心里还是会有希望吧,或是说牵挂。
接下来还是说说最近的一些感触吧。
虽然我总是嘴里说着不想要什么,其实也有很多想要的东西吧,从小到大。小时候也会想要一只熊,一个娃娃,几本书,但我不想让父母在计划外的开支中再加上几笔,于是便告诉自己,我不需要,我不应该需要。的确,没有那些我也在成长。
后来呢,有了零花钱,也开始买曾经想要的东西,然而发现,之前带来的后果就是,我的喜好变得太快。或者不能说是一种喜新厌旧,更倾向于一种失去控制的情感转移吧。然后就发现我想要的是金钱买不到的,陪伴。
“爸爸和妈妈谁好啊?”
“都好。”
“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啊?”
“都喜欢。”
小时候循环过最多次的对话就是这一段,很多大人都喜欢问这个问题,但我自始至终没改变过的回答从未让他们满意。确实啊,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让我喜欢的因素。可是过了好久才发现,如果只能选一个人去爱,我更想去深深地爱着母亲。看死亡的脸的时候,想到的更多的也是我与母亲的未来。
爸爸与妈妈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陪伴吧。感冒发烧,爸爸不见了,妈妈抱着我。高二出水痘,爸爸不见了,妈妈抱着我。下雨打雷,爸爸不见了,妈妈抱着我。也不能这样泛泛而谈吧,可是一直陪着我的,的确是母亲啊。

但是我的内心对于陪伴又是抵触的。有太多不可避免的分别或是苦楚的离开,一次又一次,心痛又无奈。
我有最平淡的感情也有很强烈的感情。对家人可能二者皆不是,更像是浓而不烈,平而不薄。小时候以为友情地久天长,以朋友为中心,全心全意付出却因别离而告终。留下的回忆固然珍贵,可心里仍会有不甘。之后明白了分别不可避免,习惯了有时效的陪伴,但此时的陪伴也变成了相约消遣。
之前也有不停的追问:两个人在一起到底意味着什么?两个人要比一个人更好,不好说,我觉得两个人不一定更好,但一定要更踏实。
一直说的平淡的生活与简单的爱情其实也只是为了表述一个踏实而已,但踏实又谈何容易。
虽然想要踏实,但我还是喜欢冒险。小时候放学后自己去传说中的蛇洞里探险,初中体育不及格却报名运动会,高中想要不同的生活报考军校,似乎我一点也不想让自己过得踏实。
所以还是很矛盾,但其实也不冲突。虽然喜欢探险,但是在被吓得跑回家后看到正在做饭的姥姥,心里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所以可能是自己的追求仍然是那些新奇有趣的事,但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希望有一份踏实让我感到安心,于是吃饱睡足迎接新一天。
运动会是唯一能把从小到大的上学时光串在一起的神奇工具。虽然不再有一大袋子零食,不再有班主任的照顾,不再期待妈妈来学校接我,但运动会总是有一种熟悉的味道,阳光,汗水和喜悦的味道。但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年中最孤独的时候,乐极生悲,太多美好的回忆和刺眼的欢呼掺杂在一起,让我无法呼吸。

这一篇影,写给依旧麻木但开始有了一丝酸楚的自己。父亲的生日过去了一周,我看到了我的影子在抽泣。
© 本文版权归 TaylorRy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