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能喂饱人的时代,是时候让女性翻篇了吧
最近闲暇在看日剧《东京女子图鉴》,本是想着可以通过煲剧来缓解苦闷,没想到又选了一部题材并不是这么轻松愉快的剧集。还好,从主旨、剧情到拍摄手法,都没有让人失望,值得分享。
虽说日本与我国的历史关系有点紧张,但是年轻一辈的朋友、同事对于日本还是赞美之言居多。大家常常说起有多喜欢日本干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礼貌的态度、较高的整体素质,以及有匠心精神的企业,“日本进口”似乎也成了品质保证的标签。这部剧集则让我们看到了日本的又一个维度,认识到更多的日本文化。
《东京女子图鉴》,讲述的是一位满怀理想、奋发向上的女性从少女到四十岁期间,在感情、学习、职业上的经历与变化。十几岁的时候,女主绫立志要成为一个“备受羡慕的人”,当时她还不能说出来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是朦胧地认为,这样的人一定很幸福。
大学毕业后,绫在梦寐以求的城市——东京找到了工作,因为东京“有更多机会”。确实,她从一个小员工变成了经理,又跳槽到国际一线品牌担任经理的职位,在同龄的女性中收入算是非常可观。
跟开挂的职业相比,感情路则更加曲折。在与数任男友的交往过程中,她逐步意识到女性在社会上受到的歧视和打击,即使争取到了收入丰厚的工作并且表现出色,婚恋市场上却更考究女性的年龄、生育能力、家务能力等。于是出现了“职业女朋友”,即以“找到一个好男人”为终身奋斗目标的女人。
最让我触动的,是绫跟丈夫离婚的场景。因为丈夫的情人怀孕,丈夫要跟绫商量离婚。在听完丈夫描述的事情经过后,绫明白是丈夫跳入了情人预设的圈套而不自知。她在心里想着“我才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心烦意乱”,从容地同意离婚,并且祝丈夫幸福。当时丈夫的惊喜溢于言表,说她“变成了一个好女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为她痛着。
当绫为了事业加班的时候,丈夫却更看重“回家就有饭吃”,多少有点抱怨的意思。如今绫同意离婚,就成了“好女人”了。难道一个女人的理想就不值得支持的尊重,而要把所有价值体现在做家务生孩子同意丈夫出轨吗?
多年前曾经看到过一篇分析的文章,说日本经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女性的牺牲。大量女性放弃了工作在家里专心相夫教子,让男人们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到了女性回归职场的初期,女性占比依旧非常少,因而很容易遭受性侵犯,即使后来两性员工占比更加均匀,做复印、端茶之类没有含金量的工作还都是女性员工在负责。
我才恍然大悟一般,想起小时候看的日本动画片,里面妇女的角色大多是全职家庭主妇,原来是有这个背景。再看一些日本特色的动漫和某类别电影,对女性的侮辱和不尊重何止一点点?可我又疑惑,既然日本的女性在工作中不受待见,那日本的女性为何还需要努力念书学习?男女在同一个班上汲取同样的知识接受同样的考试,难道也没有培养出两性共同竞争的氛围吗?
2
在我们看来“一切都很好”的国度,依然有很多不公在上演。不止是日本,一些中东国家的女性处于劣势地位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生于中国算幸运了吗?我们认为我国当代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保护已经得到极大的提升,可还没有实现质的改变。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女性的弱势被放大,“家里没个男人”更容易被动挨打。我们也常常听到 “三十岁还没结婚的女人”、“还不生孩子的女人”、“没有人要的女人”这类充满歧视性质的词。
在原始时期,男女两性就已经有了分工,以便更好地合作。在肌肉量、体格等方面,男性更具优势,所以他们掌握了维持生命最基本的资源——狩猎、耕作。身体素质较弱的女人即使能发挥细心、洞察力强这类优势,功劳也不敌“食物”来得有分量,“弱势”的标签就贴上了。
可现在,劳动力早已经大大解放,在这个不论性别,“才华”就能喂饱人的时代,是时候让女性翻篇了吧。
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燕子飞回来了”
虽说日本与我国的历史关系有点紧张,但是年轻一辈的朋友、同事对于日本还是赞美之言居多。大家常常说起有多喜欢日本干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礼貌的态度、较高的整体素质,以及有匠心精神的企业,“日本进口”似乎也成了品质保证的标签。这部剧集则让我们看到了日本的又一个维度,认识到更多的日本文化。
《东京女子图鉴》,讲述的是一位满怀理想、奋发向上的女性从少女到四十岁期间,在感情、学习、职业上的经历与变化。十几岁的时候,女主绫立志要成为一个“备受羡慕的人”,当时她还不能说出来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是朦胧地认为,这样的人一定很幸福。
大学毕业后,绫在梦寐以求的城市——东京找到了工作,因为东京“有更多机会”。确实,她从一个小员工变成了经理,又跳槽到国际一线品牌担任经理的职位,在同龄的女性中收入算是非常可观。
跟开挂的职业相比,感情路则更加曲折。在与数任男友的交往过程中,她逐步意识到女性在社会上受到的歧视和打击,即使争取到了收入丰厚的工作并且表现出色,婚恋市场上却更考究女性的年龄、生育能力、家务能力等。于是出现了“职业女朋友”,即以“找到一个好男人”为终身奋斗目标的女人。
最让我触动的,是绫跟丈夫离婚的场景。因为丈夫的情人怀孕,丈夫要跟绫商量离婚。在听完丈夫描述的事情经过后,绫明白是丈夫跳入了情人预设的圈套而不自知。她在心里想着“我才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心烦意乱”,从容地同意离婚,并且祝丈夫幸福。当时丈夫的惊喜溢于言表,说她“变成了一个好女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为她痛着。
当绫为了事业加班的时候,丈夫却更看重“回家就有饭吃”,多少有点抱怨的意思。如今绫同意离婚,就成了“好女人”了。难道一个女人的理想就不值得支持的尊重,而要把所有价值体现在做家务生孩子同意丈夫出轨吗?
多年前曾经看到过一篇分析的文章,说日本经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女性的牺牲。大量女性放弃了工作在家里专心相夫教子,让男人们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到了女性回归职场的初期,女性占比依旧非常少,因而很容易遭受性侵犯,即使后来两性员工占比更加均匀,做复印、端茶之类没有含金量的工作还都是女性员工在负责。
我才恍然大悟一般,想起小时候看的日本动画片,里面妇女的角色大多是全职家庭主妇,原来是有这个背景。再看一些日本特色的动漫和某类别电影,对女性的侮辱和不尊重何止一点点?可我又疑惑,既然日本的女性在工作中不受待见,那日本的女性为何还需要努力念书学习?男女在同一个班上汲取同样的知识接受同样的考试,难道也没有培养出两性共同竞争的氛围吗?
2
在我们看来“一切都很好”的国度,依然有很多不公在上演。不止是日本,一些中东国家的女性处于劣势地位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生于中国算幸运了吗?我们认为我国当代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保护已经得到极大的提升,可还没有实现质的改变。尤其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女性的弱势被放大,“家里没个男人”更容易被动挨打。我们也常常听到 “三十岁还没结婚的女人”、“还不生孩子的女人”、“没有人要的女人”这类充满歧视性质的词。
在原始时期,男女两性就已经有了分工,以便更好地合作。在肌肉量、体格等方面,男性更具优势,所以他们掌握了维持生命最基本的资源——狩猎、耕作。身体素质较弱的女人即使能发挥细心、洞察力强这类优势,功劳也不敌“食物”来得有分量,“弱势”的标签就贴上了。
可现在,劳动力早已经大大解放,在这个不论性别,“才华”就能喂饱人的时代,是时候让女性翻篇了吧。
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燕子飞回来了”
© 本文版权归 159****6646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