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出海,去北冰洋钓鱼,吃“苏联火箭”
貌似是个荒唐的命题,作为中国离海洋最远、最干旱的内陆省份,新疆大量的河流都最终消失在塔克拉玛干那茫茫沙漠里。“出海”的潜台词是要乘船,“从新疆出海”简直就像伪命题!更何谈“去北冰洋钓鱼”?但是,恰恰是在新疆,有中国唯一一条北冰洋水系的河流,额尔齐斯河。并且,中国境内的额尔齐斯河就在此次探访的中国冰雪童话世界——喀纳斯的所在地,阿勒泰地区。
图1 虽然不是在秋日里,无法欣赏到“五彩滩”的绚烂,但银装素裹的“杨树基因库”依然是美不胜收的!尤其是洁白的树挂,犹如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次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之行是从布尔津县城出发,首先沿额尔齐斯河顺流而下的。布尔津段额尔齐斯河谷的海拔只有480米(五彩滩),而当她注入北冰洋的时候,还需要流淌接近4000公里(额尔齐斯河全长4248公里,中国境内546公里)。这种小落差河流注定会因为流速舒缓而形成宽阔的行洪河滩和百曲回肠的浅、宽型河槽,滩、槽沙洲发育充分、河道支叉交错。那是一类易于繁衍林木的地貌类型,因此布尔津境内的额尔齐斯河孕育了世界四大杨树种系(白杨、黑杨、青杨和胡杨),素有“杨树基因库”的美誉。欧洲黑杨、银灰杨等8种天然林构成了中国唯一的天然多种类杨树基因库。
图2 俯瞰布尔津草原,依然是茫茫雪世界,而稀疏的树木挂满树挂,则如一树树繁花在雪中绽放
美丽的风景往往是在路上的。额尔齐斯河不仅仅是“杨树基因库”,秋日里的色彩斑斓、美不胜收更让这里有了“五彩滩”的美誉。虽然现在是冬季,无法领略“五彩”的绚烂,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那银装素裹的树挂却也不负“中国唯一的天然多种杨树林自然景观”的美誉。
图3美丽的布尔津草原树挂。布尔津草原是去往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冬季喀纳斯的必由之路
额尔齐斯河仅仅是北冰洋水系的河流,还不足以“出海去北冰洋钓鱼”。北极的商业化航道已经开通,2014年9月19日,加拿大“努那维克”号货轮抵达中国营口的鲅鱼圈港,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成功穿越整条北极西北航道的远洋货轮。通航北极,无疑是裁弯取直走捷径,而中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如果能从额尔齐斯河出海北冰洋,恐怕可以更有效地缩短航程,提高效率。
图4 近距离欣赏大喀纳斯地区,这个中国冰雪童话世界里的树挂之美
利用额尔齐斯河这条“出海北冰洋”的黄金水道,不是天方夜谭。早在清光绪27年(1901年),清廷就在布尔津设立码头、定期通航俄罗斯。上世纪50年代,将近一半中国偿还前苏联的援建债务,是以货物形式,在布尔津的码头通过额尔齐斯河转运的。只是后期中苏关系恶化,航运才于1962年关闭。不久前,本年度北极前沿大会在挪威特鲁姆瑟举行,这是讨论北极可持续发展的论坛,不少北欧国家期待中国在北极事务中发挥更多作用。在这种大趋势下,当额尔齐斯河重新开放航运的时候,“从新疆坐船出海,去北冰洋钓鱼”,发展中俄跨境旅游,将具有诱人的前景!
图5 中国冰雪童话世界里,冰晶玉洁的美丽树挂
从“新疆出海”这事儿虽然靠谱,但实现还有待时日,还是先回归此次的中国冰雪童话世界之行吧。行车几十公里,过到额尔齐斯河右岸,就改成了沿布尔津河(额尔齐斯河的支流)朔流而上了。由于之前为百城千舞后续影片的工作,去了昆明和贵阳,耽搁了行程,因此处在追赶大部队的状态,故没敢在“五彩滩”多做停留,但当到了布尔津草原,面对近在咫尺的美丽树挂,则无论如何不想再错过,于是有了上面的一组图片。喀纳斯是个让摄影人总能不期而遇美景的地方。
图6 沿途的村庄掩映在厚厚的积雪中。如果不是小木屋炊烟缭绕,静谧的村落让人怀疑是否还有人烟
终于到了布尔津河的起始点。其实整个水系还远没有穷尽,只是这里是两条支流的交汇处,靠西的是喀纳斯河——从喀纳斯湖下泄的溪流在这里,与禾木河交汇,至此始称布尔津河。从公路下到两河的交汇处还有相当的距离,只好仅仅停车拍摄一下周遭的景致,做“到此一游”状。这时有个骑行的牧民从下面的两河交汇处踏雪而来,瞬间就越过我们,绝“雪”而去。
图7 从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处骑马上行的牧民。两河交汇后,始称布尔津河
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点的前后区间,由于地势渐高,落差加大,这里经常有不封冻的河段。这为冬季的喀纳斯——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平添了灵动。“从新疆出海,去北冰洋钓鱼”虽然还是愿景,但是“观北冰洋(水系)的鱼”却是没有丝毫问题的。早些年喀纳斯水怪是沸沸扬扬的热点新闻,而喀纳斯水怪现在经过科学论证,基本可以断定为一种冷水鱼——哲罗鲑。
图8 美丽的禾木河畔。虽然是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依然有没有封冻的河段,为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平添灵动
图9 水体之美总是能让人流连忘返
哲罗鲑广泛分布在亚洲北部,除了西部的伏尔加河(里海流域)和东部的黑龙江(东北太平洋流域),其他西伯利亚三大水系(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都注入北冰洋,因此哲罗鲑是北冰洋水系的重要冷水鱼种。哲罗鲑可以长到1米以上,也曾经捕获到体长超过4米的。而喀纳斯水怪据信是几条大型哲罗鲑同时在水面游弋所产生的幻觉,以致让人认为是体长超过十几米的巨无霸。在俯瞰喀纳斯湖的山巅有一处观鱼台,由于此行的目的是策划推介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喀纳斯冬季旅游,结冰的湖面是无法指望看见哲罗鲑了,因此观鱼台只好忍痛放弃,没有去。但如果是其他季节,哪怕是“到北冰洋钓鱼”还暂时无法实现,但运气好的话,至少可以做到“观北冰洋(水系)的鱼”。如果哪位摄影人,能用影像记录下喀纳斯水怪,那可是无上荣耀!
图10 喀纳斯湖下泄而成喀纳斯河的咽喉部。由于流速加快,在这个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里形成了难得的不封冻河段。但美景与美女都不是本图片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图片左上角山顶上的小亭子——观鱼台。运气好的话能在那里“看到北冰洋水系的鱼中巨无霸——哲罗鲑”
在高寒、荒漠的阿尔泰山腹地,有机会看到体长超过4米的鱼中巨无霸,这种可能性本身就极其让人兴奋!但可能性毕竟还是可能性,而“吃苏联火箭”确实是我们这个高端摄影策划团,实实在在享受到的待遇。其实,“苏联火箭”是白班狗鱼的绰号,当地人也简称狗鱼。这也是一种高寒冷水鱼,而且是阿勒泰地区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疆这个内陆干旱荒漠化地区,居然有鱼类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恐怕得益于这是“北冰洋(水系)的鱼”。至于说“苏联火箭”的味道,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图11 别以为“吃苏联火箭”,这是无稽之谈。“苏联火箭”其实是一种北冰洋水系的冷水鱼,而且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学名叫白班狗鱼
之所以得名“苏联火箭”,不仅仅由于长长的流线型体型酷似火箭,更在于此鱼凶猛无比,竟能以“喀纳斯水怪”哲罗鲑的幼鱼为食。当然,“苏联火箭”的成鱼显然不是“喀纳斯水怪”的敌手,于是“吃苏联火箭”的可不止我们这些摄影、策划团的团员。这也许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法则。
图12 “唐姐姐”带着“大丫头”、“二丫头”在雪地里疯,而她们的背后是茂密的泰加林。在中国,只有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有这种极地植物群落分布
作为北冰洋水系的鱼,无论是哲罗鲑还是白斑狗鱼其实都广泛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尤其是西伯利亚。而喀纳斯所在的阿勒泰、布尔津地区,地处阿尔泰山脉腹地,则还有一种“雷人”的精灵只分布在北极圈及极寒高山荒原地带,它“雷人”到名字里就有“雷”字,叫雷鸟。
图13 同伴们在拍摄中国冰雪童话世界的美景(这里是喀纳斯湖水下泄而成喀纳斯河的地方)
雷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凤育九雏”之一,“见其则为骤雨之兆”。而在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中,雷鸟则是万能神灵的化身,在空中具有搅动雷电的威力。原本雷鸟只在中国东北有分布记载,但生境的恶化已使之多年未被野外观测到了。而只是在近期,才在新疆阿尔泰山脉(喀纳斯的所在地)被重新发现,而且阿尔泰山脉有两个亚种,岩雷鸟和柳雷鸟。只是雷鸟非常善于伪装,十分难拍摄到。雷鸟四季都会换羽,与生境景观高度一致,以致有国内的摄影师几乎都踩到了雷鸟,它依然淡定地停留在那里,可见其对自身保护色的自信程度,因此雷鸟也是极其罕见的善飞而不飞的鸟(飞翔率不超过5%)。不知有没有摄影人敢在冬季挑战一下自己,去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拍摄雷鸟?
图14 在此次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之旅中,我们下榻的酒店——禾木山庄的雪景。在这些温暖如春的小木屋内凭窗而坐,细细品着杯中的咖啡、香茶与美酒,看着窗外的雪景,真是一种人生享受!
本篇可能是荟聚网田野调查报告中,篇名最“无厘头”的。内容似乎也庞杂、跳跃,但其实是有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的,那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简约介绍,让朋友们能欣赏到水系之美,因为任何一处美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大体系中的一环节。通过对大体系的了解,我们进而可以欣赏到生态之美,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回护之心。荟聚网一直强调要摆脱过去跟团、扎店的“旅游”,强调要进行个性化、有体验感的“旅行”,当这些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与思考相衔接,则会让我们的旅行更具意义。仅仅是一次短暂的中国冰雪童话世界之旅,还不足以将额尔齐斯河流域之美、以及这里珍稀的动植物、迷人的泰加林生态系统完全展现给朋友们,仅仅用这篇田野调查报告做个抛砖引玉的起始篇吧!
荟聚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及链接地址,
http://www.chinahuiju.cn/article.php?id=2493。
![]() |
图1 虽然不是在秋日里,无法欣赏到“五彩滩”的绚烂,但银装素裹的“杨树基因库”依然是美不胜收的!尤其是洁白的树挂,犹如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次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之行是从布尔津县城出发,首先沿额尔齐斯河顺流而下的。布尔津段额尔齐斯河谷的海拔只有480米(五彩滩),而当她注入北冰洋的时候,还需要流淌接近4000公里(额尔齐斯河全长4248公里,中国境内546公里)。这种小落差河流注定会因为流速舒缓而形成宽阔的行洪河滩和百曲回肠的浅、宽型河槽,滩、槽沙洲发育充分、河道支叉交错。那是一类易于繁衍林木的地貌类型,因此布尔津境内的额尔齐斯河孕育了世界四大杨树种系(白杨、黑杨、青杨和胡杨),素有“杨树基因库”的美誉。欧洲黑杨、银灰杨等8种天然林构成了中国唯一的天然多种类杨树基因库。
![]() |
图2 俯瞰布尔津草原,依然是茫茫雪世界,而稀疏的树木挂满树挂,则如一树树繁花在雪中绽放
美丽的风景往往是在路上的。额尔齐斯河不仅仅是“杨树基因库”,秋日里的色彩斑斓、美不胜收更让这里有了“五彩滩”的美誉。虽然现在是冬季,无法领略“五彩”的绚烂,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那银装素裹的树挂却也不负“中国唯一的天然多种杨树林自然景观”的美誉。
![]() |
图3美丽的布尔津草原树挂。布尔津草原是去往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冬季喀纳斯的必由之路
额尔齐斯河仅仅是北冰洋水系的河流,还不足以“出海去北冰洋钓鱼”。北极的商业化航道已经开通,2014年9月19日,加拿大“努那维克”号货轮抵达中国营口的鲅鱼圈港,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成功穿越整条北极西北航道的远洋货轮。通航北极,无疑是裁弯取直走捷径,而中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如果能从额尔齐斯河出海北冰洋,恐怕可以更有效地缩短航程,提高效率。
![]() |
图4 近距离欣赏大喀纳斯地区,这个中国冰雪童话世界里的树挂之美
利用额尔齐斯河这条“出海北冰洋”的黄金水道,不是天方夜谭。早在清光绪27年(1901年),清廷就在布尔津设立码头、定期通航俄罗斯。上世纪50年代,将近一半中国偿还前苏联的援建债务,是以货物形式,在布尔津的码头通过额尔齐斯河转运的。只是后期中苏关系恶化,航运才于1962年关闭。不久前,本年度北极前沿大会在挪威特鲁姆瑟举行,这是讨论北极可持续发展的论坛,不少北欧国家期待中国在北极事务中发挥更多作用。在这种大趋势下,当额尔齐斯河重新开放航运的时候,“从新疆坐船出海,去北冰洋钓鱼”,发展中俄跨境旅游,将具有诱人的前景!
![]() |
图5 中国冰雪童话世界里,冰晶玉洁的美丽树挂
从“新疆出海”这事儿虽然靠谱,但实现还有待时日,还是先回归此次的中国冰雪童话世界之行吧。行车几十公里,过到额尔齐斯河右岸,就改成了沿布尔津河(额尔齐斯河的支流)朔流而上了。由于之前为百城千舞后续影片的工作,去了昆明和贵阳,耽搁了行程,因此处在追赶大部队的状态,故没敢在“五彩滩”多做停留,但当到了布尔津草原,面对近在咫尺的美丽树挂,则无论如何不想再错过,于是有了上面的一组图片。喀纳斯是个让摄影人总能不期而遇美景的地方。
![]() |
图6 沿途的村庄掩映在厚厚的积雪中。如果不是小木屋炊烟缭绕,静谧的村落让人怀疑是否还有人烟
终于到了布尔津河的起始点。其实整个水系还远没有穷尽,只是这里是两条支流的交汇处,靠西的是喀纳斯河——从喀纳斯湖下泄的溪流在这里,与禾木河交汇,至此始称布尔津河。从公路下到两河的交汇处还有相当的距离,只好仅仅停车拍摄一下周遭的景致,做“到此一游”状。这时有个骑行的牧民从下面的两河交汇处踏雪而来,瞬间就越过我们,绝“雪”而去。
![]() |
图7 从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处骑马上行的牧民。两河交汇后,始称布尔津河
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点的前后区间,由于地势渐高,落差加大,这里经常有不封冻的河段。这为冬季的喀纳斯——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平添了灵动。“从新疆出海,去北冰洋钓鱼”虽然还是愿景,但是“观北冰洋(水系)的鱼”却是没有丝毫问题的。早些年喀纳斯水怪是沸沸扬扬的热点新闻,而喀纳斯水怪现在经过科学论证,基本可以断定为一种冷水鱼——哲罗鲑。
![]() |
图8 美丽的禾木河畔。虽然是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依然有没有封冻的河段,为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平添灵动
![]() |
图9 水体之美总是能让人流连忘返
哲罗鲑广泛分布在亚洲北部,除了西部的伏尔加河(里海流域)和东部的黑龙江(东北太平洋流域),其他西伯利亚三大水系(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都注入北冰洋,因此哲罗鲑是北冰洋水系的重要冷水鱼种。哲罗鲑可以长到1米以上,也曾经捕获到体长超过4米的。而喀纳斯水怪据信是几条大型哲罗鲑同时在水面游弋所产生的幻觉,以致让人认为是体长超过十几米的巨无霸。在俯瞰喀纳斯湖的山巅有一处观鱼台,由于此行的目的是策划推介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喀纳斯冬季旅游,结冰的湖面是无法指望看见哲罗鲑了,因此观鱼台只好忍痛放弃,没有去。但如果是其他季节,哪怕是“到北冰洋钓鱼”还暂时无法实现,但运气好的话,至少可以做到“观北冰洋(水系)的鱼”。如果哪位摄影人,能用影像记录下喀纳斯水怪,那可是无上荣耀!
![]() |
图10 喀纳斯湖下泄而成喀纳斯河的咽喉部。由于流速加快,在这个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里形成了难得的不封冻河段。但美景与美女都不是本图片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图片左上角山顶上的小亭子——观鱼台。运气好的话能在那里“看到北冰洋水系的鱼中巨无霸——哲罗鲑”
在高寒、荒漠的阿尔泰山腹地,有机会看到体长超过4米的鱼中巨无霸,这种可能性本身就极其让人兴奋!但可能性毕竟还是可能性,而“吃苏联火箭”确实是我们这个高端摄影策划团,实实在在享受到的待遇。其实,“苏联火箭”是白班狗鱼的绰号,当地人也简称狗鱼。这也是一种高寒冷水鱼,而且是阿勒泰地区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疆这个内陆干旱荒漠化地区,居然有鱼类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恐怕得益于这是“北冰洋(水系)的鱼”。至于说“苏联火箭”的味道,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 |
图11 别以为“吃苏联火箭”,这是无稽之谈。“苏联火箭”其实是一种北冰洋水系的冷水鱼,而且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学名叫白班狗鱼
之所以得名“苏联火箭”,不仅仅由于长长的流线型体型酷似火箭,更在于此鱼凶猛无比,竟能以“喀纳斯水怪”哲罗鲑的幼鱼为食。当然,“苏联火箭”的成鱼显然不是“喀纳斯水怪”的敌手,于是“吃苏联火箭”的可不止我们这些摄影、策划团的团员。这也许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法则。
![]() |
图12 “唐姐姐”带着“大丫头”、“二丫头”在雪地里疯,而她们的背后是茂密的泰加林。在中国,只有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有这种极地植物群落分布
作为北冰洋水系的鱼,无论是哲罗鲑还是白斑狗鱼其实都广泛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尤其是西伯利亚。而喀纳斯所在的阿勒泰、布尔津地区,地处阿尔泰山脉腹地,则还有一种“雷人”的精灵只分布在北极圈及极寒高山荒原地带,它“雷人”到名字里就有“雷”字,叫雷鸟。
![]() |
图13 同伴们在拍摄中国冰雪童话世界的美景(这里是喀纳斯湖水下泄而成喀纳斯河的地方)
雷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凤育九雏”之一,“见其则为骤雨之兆”。而在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中,雷鸟则是万能神灵的化身,在空中具有搅动雷电的威力。原本雷鸟只在中国东北有分布记载,但生境的恶化已使之多年未被野外观测到了。而只是在近期,才在新疆阿尔泰山脉(喀纳斯的所在地)被重新发现,而且阿尔泰山脉有两个亚种,岩雷鸟和柳雷鸟。只是雷鸟非常善于伪装,十分难拍摄到。雷鸟四季都会换羽,与生境景观高度一致,以致有国内的摄影师几乎都踩到了雷鸟,它依然淡定地停留在那里,可见其对自身保护色的自信程度,因此雷鸟也是极其罕见的善飞而不飞的鸟(飞翔率不超过5%)。不知有没有摄影人敢在冬季挑战一下自己,去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拍摄雷鸟?
![]() |
图14 在此次中国的冰雪童话世界之旅中,我们下榻的酒店——禾木山庄的雪景。在这些温暖如春的小木屋内凭窗而坐,细细品着杯中的咖啡、香茶与美酒,看着窗外的雪景,真是一种人生享受!
本篇可能是荟聚网田野调查报告中,篇名最“无厘头”的。内容似乎也庞杂、跳跃,但其实是有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的,那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简约介绍,让朋友们能欣赏到水系之美,因为任何一处美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大体系中的一环节。通过对大体系的了解,我们进而可以欣赏到生态之美,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回护之心。荟聚网一直强调要摆脱过去跟团、扎店的“旅游”,强调要进行个性化、有体验感的“旅行”,当这些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与思考相衔接,则会让我们的旅行更具意义。仅仅是一次短暂的中国冰雪童话世界之旅,还不足以将额尔齐斯河流域之美、以及这里珍稀的动植物、迷人的泰加林生态系统完全展现给朋友们,仅仅用这篇田野调查报告做个抛砖引玉的起始篇吧!
荟聚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及链接地址,
http://www.chinahuiju.cn/article.php?id=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