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花艺,很毕加索!
不要再说李白了,
论草月,毕加索也一样可以。
说到毕加索,总会想到一些鼻孔歪掉、高低眼睛、形态诡异的画作,比如这样:

其实在毕加索早期,他的画并不完全是这种,这位天才的多变世纪是从西班牙来到艺术之都巴黎开始的,20世纪,这位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把绝对的不安分带进了自己风格的探索时期。
蓝色时期,顾名思义,蓝色主宰了他的世界,蓝头发、蓝眼睛、蓝眉毛,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背景简化,多用线条表达情感。能看出,那时候的作品,人物形态还是正常的。

粉色时期,又叫玫瑰时期,毕加索可能觉得蓝够了,再加上有爱情的滋润,加些柔和的粉红色烘托一下青春和爱,暖洋洋,娇滴滴的画面代替了冷调蓝,这时候他也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画法。

从立体主义时期往后,他的画作开始有些看似“混乱”,人变得好大只。

通过画面同时表现人物三维空间的所有部分,巨大的结构和人体造型无不表现画家对其中线、面与体积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空间的关注。

通俗点说就是,不再具象,把你看得懂的平面,拆开,拼成圆柱体、圆锥体与圆球体等立体结构。
就像接下来这幅,你确定你看得出来这是《弹吉他的人》吗……?

毕加索出现大量的此创作是有原因的,在不断的笔法摸索和自我风格的寻找中,一生中共经历了9个时期,这位自由不羁的画家最终跳出传统绘画手法,创立了立体派,对西方美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就像毕加索眼中的牛

他的作品也慢慢变为用空间、线条和颜色来表现丰富的造型和思想,而不只是各种形象的呈现。

凡是设计艺术领域的人,必须要了解毕加索的一点是,如何用线条、色彩、几何图形等简洁方式传达思想,如今,这种方式在各个设计领域应用广泛。当它进入花艺领域时,莫过于众多西方花艺设计师不断进修和探索的花艺类型——草月!


草月创始人河原苍风,花艺“毕加索”的称号绝不是空穴来风,不要总把草月归结为老一辈的古文化,如今,在艺术、时尚、建筑空间等领域,草月的施展空间可谓庞大,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简约现代的风格越来越受人追捧,草月已快速突出重围,论作品、论意境、论线条、论造型……可以,这很毕加索!



花艺设计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思想和情绪的渲染,从草月中,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设计师的爱与憎,草月的很多创作都充满了正能量,或许某一天,你不再想要循规蹈矩的创造一个自然,而是想把情绪写到自己的作品,不如学这个小老头的不安分,学学草月。
就像毕加索自己说的:“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