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放弃“关心”你的私事
本文公号地址: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放弃“关心”你的私事
他们什么时候才会不再“关心”你结婚没结婚,生娃没生娃呢。最近流传的一个段子似乎给出了答案,大家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段子出自豆瓣网友skyhiker,原文如下:
如果能顶到一定年纪不结婚,家里的同龄人逐渐就开始该离的离,该家暴的家暴,该乱搞的乱搞,院里的长辈带三四个娃还要烦恼子女的家庭矛盾也差不多快崩溃了,就没人再关心你为毛还没结婚了。。。
我善意地认为这位网友的美好想象,还是太单纯了。善意的意思是不抡大棒子,也不冷嘲热讽,只说事情。这位网友的单纯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把人们想象得太简单太美好。二是忽略了人性。
鲁迅先生写的“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永远适用,别抱太多幻想。别人为什么要关心你结婚没结婚,生娃没生娃,你得问问这表象背后埋得真正原因是什么。“真的关心你”这条你首先就得排除了。
然后你得看些“关心”你的人是什么状况,如果他们自己,他们自己的孩子还没结婚还没生娃,他们是不会来“关心”你的。这么剥下来,“关心”你的深层原因就很明显了,因为你没有的,他们有。而他们要靠这来获得愉悦——在“没有”的人面前显示“我有”来获得存在感和优越感。你不用问“结个婚”“生个娃”有什么好优越的,
这个是没有答案的。在某国,如果全国人民信奉吃大便,照样有吃大便的人来跟没吃大便的人秀优越感,所以,就不要问“结个婚”“生个娃”有什么好优越的了。这就是人性,他们可以没任何本事,一辈子没任何出息,但一旦他们进入了繁殖渠道,他们就会捞着救命稻草一样,拿这当做“抬得起头了”的万年金牌,普遍状况是,不管多么无能的蠢货,一旦进入婚、育的通道,他们和他们背后的家长体系,都无法忍住跟能力卓群还未婚的科学家去炫耀,他们执行了繁殖程序。
当然这只是个修辞手法。用以说明,婚、育对有些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们就这么一个能拿桌面上显摆的事情了——也不管别人是不是羡慕。
恶意揣测完中国人,分析完人性。你应该能清楚他们为什么“关心”你了。就是因为三个感:愉悦感,存在感和优越感。为了这三个感,他们永远不会放弃机会。实际情况会是这样,他们(他们的孩子)刚结婚,刚生娃风平浪静的时候,他们会“关心”你,要获得愉悦感,存在感和优越感。他们家里乱七八糟的时候,看到一个还单着的,更要“关心下”——我们好歹结过了,生过了,(我们好歹抱上孙子了,)这还有个单着的呢。心情能马上舒坦会——获得愉悦感。
网友“无支x”如此说道:真不会放过你的,比如我表姐,已经闹离婚了还劝我——不要担心以后日子过不下去,哪有两口子不争不吵的呢,忍忍就过去了(我觉得互相一定是拿错了剧本,因为实在不想承认她精分)。
总之,指望他们主动放弃“关心”你是不可能的。前阵子我就写过《死循环》,歌词见文尾。要想终结这死循环,除非你一开始就堵死这毒瘤。今天要补的是,要想不被他们气得吐血,最佳途径是早早开练根本不在意他们说什么。
如网友“烦人精”所说:老是想道理说服自己,说明还是很纠结、在意家人的感受,别人的看法。还是放不下。真正放下了,老娘想咋活就咋活,谁都管不着,个人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完了。
如网友“狐狸小白小”所说:主要还是看当事人有没有所谓吧…
最大关口还在自己,自己在意的话,被气吐血的情形是不会停止的。除了自己,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想他们主动放弃“关心”你,也绝无可能,别幻想了。
附:
《死循环》 歌曲链接: 死循环(词曲.唱:陈哈)
你以为有了对象就终结了?他们的重点会变成你什么时候结婚。 你以为结了婚就终结了?他们的重点会变成你什么时候生孩子。
你以为生了孩子就终结了?他们的重点会变成谁家的孩子以后更有出息。
你以为孩子考上大学或者工作就终结了?他们的重点会变成你家孩子什么时候有对象。
这是个死循环,生生不息的死循环。你指望死循环自动终结,几无可能。
你以为有了对象就终结了?他们的重点会变成你什么时候结婚。 你以为结了婚就终结了?他们的重点会变成你什么时候生孩子。 你以为生了孩子就终结了?他们的重点会变成谁家的孩子以后更有出息。
你以为孩子考上大学或者工作就终结了?他们的重点会变成你家孩子什么时候有对象。
这是个死循环,生生不息的死循环。要想终结这死循环,除非你从一开始就堵死这毒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