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春深碧老处,啼声入帘栊。
张泌此阙南歌子中,“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一联最为清疏,狗尾续貂续上一联,觉得也很适合当下暮春初夏,春深碧老,群芳暂歇,郁金香繁盛的场景。
前次提及崇效寺牡丹为旧时盛景,后来寺庙改建拆除,牡丹均被移植到中山公园,成就了中山公园每年闻名的牡丹花展。当然,和一直久负盛名的郁金香展比起来,中山公园的牡丹并没有那么出彩,况且旁边还有景山每年的牡丹与芍药,包括姚黄魏紫这些名种。
时序上四月中以后,已然暮春初夏,海棠落尽,碧桃正盛,紫藤初开,牡丹未发。倒像是应着农历三四月间青黄不接的景象,各色树木初发的叶子带着嫩柔的绿色,一切都是春深碧渐老的样子。此时郁金香喧闹着占去这中间大致一旬的时光,等你一眼看过一片郁金香时,当真觉得“庭花照日红”所言非虚。中山公园的郁金香种在柏树下的空地里,这些经霜不凋的柏树都需要几人合抱,几可荫蔽,阳光透过叶子间的缝隙照射下来,在郁金香艳丽的色彩组合之外,又增添了另一层光影变幻的动态美感。
周六天气上佳,虽然体感已达32度,但游人甚众。还有诸多老法师,肩扛三脚架,手提小喷壶,往往跟着他们走,可以找到还不错的摄影角度(当然,借着他们喷的水,也可以拍到些玲珑剔透的照片)。后来遇到一位老奶奶,年岁大概80往上,虽然行走略微不便,还需要颤巍巍地扶着小车,但依然拿着一款索大好的小相机乐此不疲地拍照。后来还请我们给她就着花海拍照一张,她理理衣服和头发,笔直地站在花丛前,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薰风日暖,春花可爱,所有的人心情都好了起来。
说回到郁金香,虽然开得密密匝匝,视觉上的压倒感十分强烈,但是拍照时构图却比较困难,因为往往同款种在一起,一眼望去容易失焦,所以要么借助光线取其明暗对比,要么选取撞色的角度取颜色的冲击。




至于花朵之间撞色的情况,估计只能归因于园丁们的工作失误(也有可能有意为之),毕竟球茎长得还是很像,只看这个应该是完全不能分辨出来的。但正因如此,也有了不期而遇的惊喜。




当然,还可以借景找到更新颖的角度,比如碧桃树下的郁金香,虽然花朵多得过于闹腾了,但也是另一种喜庆的感觉(某歪表示这是非常春晚的配色……-_-|||)。

除了郁金香,现在园子里还有紫藤,一串串如紫色璎珞,在明冽的阳光下骄傲地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牡丹有几朵开得早,无一例外都是在阳光可以照到的空隙里,日照够足。而将近黄昏时的氛围,真像阴暗舞台上聚光灯照射下的舞者,独自盛开,舞姿翩跹。



而梅园里已经芳菲落尽,之前开的繁盛的棠梨也已经败去,唯一一树苹果花(看起来好象是,如果不是请其他人指正)还在余晖之下骄傲地抖落雪片般的花瓣。小朋友们讶于这一场景,在落花如雪的奔跑呼喊,非常激动。

中间小山上有五株木绣球,虽然比不得江南一树树千头垂雪的高大,但依旧是百花成朵,团扶如球,远看这一球球的花朵,仿佛淡青色的云朵翻滚。

西门附近的槭树比前次看杏花和玉兰时绿色又深了不少。抬头望天时,小小的掌形叶子重叠之下,加之阳光照射,呈现鹅黄到深绿的色彩过渡,极其恬静。

蔓生明灭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川中五日 (4人喜欢)
- 津门漫步——从哥特穹顶到海棠花影 (5人喜欢)
- 三月桃花雪 (8人喜欢)
- 京都冬末 | 二访天龙寺,及金阁寺 (4人喜欢)
- 山水清寒,草木希音——2025月历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