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健
李健倒是老早就关注,从他在水木年华的时候。彼时其刚火,曾来我校演出,是“两个丑男里面比较帅的那个”。
后来单飞,最初觉得这人咋这不合群,看人羽泉,死活也不散。然后发现水木没了李健,宛若没了灵魂,俨然成了烂大街杀马特,而李健反倒高产,而且质量不错。
大学于是买了李健单飞的专辑《八月照相馆》,一上自习就戴着耳机循环播放。感觉都不错,很有味道。可你要说很喜欢甚至迷恋也没有。不像那时候听游鸿明,听王杰张信哲,听刚火起来的阿杜,知道没啥文化含量,但声音动人,颇有个性的感觉,不知哪句或沙哑或明亮的小嗓子就触到你心里哪一块了,会让你说:好听。李健你不会说,因为曲风相似,歌词像散文诗,人淡如风,没啥爆点,也不适合推荐给大众。尽管耐得住反复播放并令心如静水,实为自习良友。
再后来工作了搬砖,追名逐臭,啥砖热搬啥,也不知经历了几个春秋。
忽一日,李健又火了,因我是歌手。此番成为男神,我赶去围观,却也无甚异议。相貌未经岁月磨损,反倒真有种俊郎少年气。衣品,人品,歌品,段子品,无一不佳,就连生活品位,以及他和老婆神仙眷侣,也成为广大吃瓜群众艳羡不已的对象,因为符合大家对富贵闲人的想象,对所谓“把日子过成诗”的追求。
这些都没什么异议的同时,对李健的歌还是感觉不明显,好听依然是好听的,歌词依然也是散文诗,如清汤寡水的名家作品。因为觉得不错但始终差点动心处,也就没什么追风的动力了。
直到最后一役,被大家说成“为了不得冠军也是拼了”的唐僧在女儿国抒怀并望着你的眼睛(这名字也太网络了),反倒突如其来让那点火候到了。虽然小岳岳颤抖的声音和瑕疵屡屡让人不忍卒听,但从歌词到曲调到演绎,突然有了一种动人的魔力。也许在小岳的衬托下,也许是歌和声音的契合,李健的魅力出来了。
我反复听这首歌,越听越有味道,越听越喜欢。符合这个时代的解构和需求,大众的噱头也不缺,小岳的曲艺腔也相得益彰。然后结合《一生所爱》同听,对比着《大圣娶妻》,都是世俗中带着点玩世不恭的忧伤,倒是殊途同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