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手机APP的一个思路
虽然天天用手机,时时刻刻用手机,但整理手机这个议题,总是一拖再拖。如果我不是和自己说,今天,你要把手机整理干净,就会拖延到明天。
整理手机的思路很多。这篇日志则主要提供整理手机的其中一个思路:
如何更neat、更节约空间、避免找不到软件。
Step One 软件断舍离
整理APP的第一步是:找出需要删除的APP
1、很久很久不用的、觉得总有一天会用的、因为贪图长相而下载结果功能很鸡肋的,都可以删掉。
2、同质化严重的,可以删掉大部分,保留一个。
————————
最简单的判断方式是:这一年里,是不是一次都没有用过它?
如果是,那就删了。这半年没有用,下一个半年也不会用的。(计算器、指南针、水平仪等工具类和保命类软件除外。)
————————
APP断舍离比扔东西更容易,扔了东西,就和它永远说再见了。
而软件则是可以随时下载的。只要进入商店,翻看曾经买过的APP,分分钟就能下载找回!
“随时下载不用愁,我有流量我最牛”记住这首诗歌,删起来就容易多了。
————————
删除完长期不用的闲置APP,就可以正式整理手机APP了。
有一些设计湿、处女座、颜控朋友,把APP按照色彩排列,这种重度强迫症朋友,维持原状就好。 前面也说了,此日志说的是为了方便来整理,而不是按照视觉。

————————————
我的原则是:优先按照使用频率,然后再按类型整理。

Step Two 按照使用频率整理
首先,要区分一个软件的使用率。
这个软件到底是高频、中频,还是低频打开软件呢?
如果想彻底的清理,可以将手机里的软件都列举出来,用纸笔或者手机记事本按照使用频率来排序。如果只是随便来来,只要大致浏览一遍就好。
————————————————
A.超高频软件(一天打开十次以上)
放置超高频使用软件最好的位置就是固定菜单栏。
但是问题来了,固定菜单栏只有四个,如何取舍?
要看这些软件的重要性。
微信、企业微信、企业QQ等工作沟通类APP、各类邮箱,此类可以放在下面的固定菜单栏,方便看到未读的条数,防止错过信息。
音乐类APP、资讯类APP、社交APP,也是打开率很高的,这类的软件,可以裸奔在打开手机的第一屏。(裸奔:别把它塞进文件夹!)
————————————————
B.高频软件(一天打开三五次的)
高频软件最好的去处,也是打开手机的第一屏。
第一屏的空间,可以留三五个给文件夹,其他的用来放高频软件,这样在选择最节约时间。
支付软件、最常用的社交软件、工作效率类软件,都适合在第一屏出现。
——————————————
C.中频软件(一周内打开好几次)
中频软件可以放在随手滑动便可触及的第二右屏;也可以按照类型整理起来,放在文件夹里,再将文件夹按照总体软件的使用率,放在第一屏或者第二屏。
—————————————
D.低频软件(一个月打开一次甚至以下)
低频软件应该给予一个最不重要的位置,将文件夹也移动到不那么重要的屏幕上。
*超高频&高频使用软件,优先放置。
*中高频率&低频使用软件,建立文件夹来整理。
Step Three 文件夹的建立(按照类型整理)
在将最高频&高频的软件裸奔放置之后,文件夹就登场了。
文件夹是一个管理APP最好的方法,虽然很多小伙伴嫌弃它不够好看。但它确实能够更加高效地对软件进行管理。
APP大体上,可以分为:音乐类、生活方式类、购物类、理财类、出行和地图类、游戏类……
当然,每个人的文件夹都不同,建立文件夹类型的标准是“我拥有这类软件的数量”。
举例1:一般人只要用“旅游”就可以把酒店、机票、攻略软件全部扔进去,旅游达人则可能拥有“订机票”“订酒店”“地图类”等多个文件夹。
举例2:游戏很多人,可能有“玩过、没玩过、没玩过但最近不想玩”这些简单粗暴的多个文件夹。
建立了文件夹之后,再回过头,根据使用频率,对文件夹的位置进行划分,这之后,整理差不多就结束了。
最后 保持整洁
保持手机的干净不仅仅靠临时抱佛脚的整理,也靠定期对软件进行整理、删除、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