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益力多背后的小故事
你今日饮左未呀?有一种饮料,小小瓶,没有吸管,只能撕开锡纸封口,或者从底部咬破来喝,味道酸酸甜甜,可能不会每天都喝,但很多人一定喝过。说到这里,你一定会心地笑了:这不是益力多吗?

无论读书还是工作,吃完饭以后,半岛君总会习惯性地拉上朋友去买一排益力多,然后找个静谧的角落,一边小口喝着一边聊天,好像生活的幸福都融入了这口酸甜的滋味里面。

当烈日变得躁动后,冻成冰沙的益力多和甜蜜的桃子,就是最美妙的夏天风物诗。入口即化的冰屑,立马给这个热到要昏厥的季节带来了一丝清凉。

小小的一瓶,几口喝完,却给人大大的满足。到底这份从日本远道而来的好滋味,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冷知识,今期,半岛君和你八一八益力多的前世今生。

·益力多的诞生记·
「益力多」是乳酸品牌Yakult的译名,只有在广东、香港、海南等几个地方会叫这个名字。像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是称之为「养乐多」,在新加坡,它的名字又不一样了,叫「益多」。

益力多诞生于1930年的日本,当时的人们身体素质极差,常常受到痢疾和霍乱等肠胃疾病的危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代田稔」的医生用了5年时间,成功研制出一种对肠胃有益的乳酸菌。

这种乳酸菌非常厉害,它们会通过胃酸、胆汁的重重考验,直达肠道,杀死病菌,广告里所说的「有益肠胃」就是这么个原理。现在我们喝的益力多,每一瓶至少有100亿个活性乳酸菌。
虽然乳酸菌有益,但直接食用的话,味道并不讨喜。于是,代田稔反复调整,加入奶粉、糖来调整饮料的糖酸比,做出男女老少都喜欢的滋味。

·小瓶子的秘密·
早期的益力多像鲜牛奶一样,用玻璃瓶包装,直到70年代,才逐渐被PC瓶所代替,一直用到现在。

喝了这么多年的益力多,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个瓶子的由来呢?原来,发明瓶子的人是日本的「设计巨匠」,剑持勇先生。他希望瓶子的造型能表现出日本的传统特色,于是融入了日本的特有人偶——「木芥子」的线条。

设计完不久后,老爷子就遭到了抑郁症的困扰,最后自杀。除了益力多的瓶子,他还有很多作品仍被世人所用。像淘宝上的圆藤椅,大多抄袭了藤丸椅子的设计

·益力多阿姨的陪伴·
「靓仔(靓女),饮唔饮益力多啊?」有时候走在街上,会遇到一些骑着单车的阿姨,问你要不要买益力多。买过的朋友都会知道,她们是益力多公司的宅配员工,不仅负责将饮料送到订户,还会在大街小巷进行售卖。

阿姨们多数是家庭主妇,每天送完孩子上学后,会利用空闲的几个小时工作,帮补家用。由于她们外形亲切,会和客人寒暄,不像普通sales那样功利卖货,在广州等城市,她们又被叫做「益力多小姐」(上海的叫法是「养乐多妈妈」)。

这个职业最早是在1963年的日本发展起来的。因为工作既自由,又能赚钱,当时很多妈妈在生完小孩以后,都选择了这份工作。这种灵活又有人情味的售卖方式出现后,即使是交通、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里,益力多也广为人知。

「益力多小姐」是一份很不容易的工作,妈妈们每天都要骑着单车,穿街过巷地送货。不仅如此,车上还放着上百斤的饮料和冰块。尽管工作辛苦,阿姨们依然亲切待人。假如没有这个职业,益力多也会少了一份温馨的人情味吧。

看似简单的一瓶饮料,背后也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付出,实在来之不易。希望益力多能继续孜孜不倦地,将健康和美味传承下去,为更多的人带来香甜和幸福的滋味。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