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

有人说: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离得再近也无法连成一片陆地,一座孤岛与另一座孤岛的遥遥相望,才是它们长久矗立于海面的秘密。 或许吧。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当你窥望井底的时候你发现大地并不是连绵的大陆而是隔绝的孤岛。 似乎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孤独。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哪怕你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副幸福的模样也难逃这种偶尔感觉孤身一人的境地。 人终其一生都在探求这个答案。也有可能永远不会找到答案。 但这寻找本身似乎就是活着的意义。 下雨了,在这个静谧的午后,站在窗前,眺望远方。 视线内的一座废弃的园子里有一匹马在草丛间不停地来来回回,不知疲倦无休无止。 头脑中闪现很多零乱的念头,让人困惑而又没有答案,于是只是轻轻叹口气告诉自己这一切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就像这场雨没有由来地降临,然后悄无声息地止住。 思考如果不够彻底总是带来负面的效应。 在达到本质以前一切都以美到极至的假象呈现从而迷惑人的思想使人产生某一方面的愚昧。 所以不好的回忆总是带有缺口再回首时往往惨不忍睹,而憧憬却又美得让人无法轻易摆脱掉沉溺其中的危险。 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用望眼欲穿的眼神注视着电线杆上的一只麻雀,它不知道在它背后的那片树林此刻是多么的安静。 在树叶不会随风飘零的日子,雨水无法激起我内心的那一点柔软。 有太多个让人无动于衷的理由,而又无法开口。 在害怕希望一点点冷却的时候,愈加地希望看到阳光,纵使皮肤经不起紫外线的曝晒终有一天会失去光洁的表面,内心的潮湿也难逃被蒸干的危险。 这无疑是一个尴尬的境地没有退路而又看不见未来。 仿佛被困在大海中的一艘孤零零的小船,随时可能被涌起的海浪吞没。 我后来常常想,与其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还不如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天摆在海面上的一艘孤舟。 我们在海浪里听见生命的潮起潮落,远方的灯塔散发出哪怕一丁点光芒,也会让我们感觉充满希望。 而到了一定的阶段,似乎人都会麻木,把没有希望当成自己生命的常态。然后漫无目的地坚定地向前飘过去。哪怕不一定能到达自己想要停靠的海岸。 活着,不管用哪种状态活着,这个课题永远博大精深。 感觉自己随时都处于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之中,奇怪的是,转眼却似乎又处于濒临绝望的境地。 在这样的时刻,开始愈加想念一个陌生的地点,甚至渐渐发展成,想念它成为一种习惯。 但事实上,我甚至已经忘记了它真实的样子。 那一次,我没有任何由来地赶赴那里,在没有任何计划的一个清晨。一个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沿途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后来,那个清晨成为了我记忆中很独特的一个,拥有无法轻易被替代的地位。 渐渐习惯想念它那蓝得净乎透明的天空和清新潮湿的风从天边吹来仿佛遥远的呼唤。 想念那一片玉米田总是格外的茂盛就像这个地方一样让人喜欢。 任风轻轻吹动我的头发,视线内有一片嫩嫩的绿色,鲜艳欲滴的感觉。 略感满足,然后在心中喃喃自语,我似乎来过这里,但又不属于这里。 我们不都是这样活着吗?似乎很热烈,但仔细去想,却似乎又找不到任何存在的理由。 然而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为什么会想念它。想象曾经的那一个念头抑或是愿望。 用自信的表情朝着天空微笑或许想象永远要比真实美好所以只是凌乱的念头却远比再次身临其境更加美好。 如果一切没有答案,那么不知道什么才是终点。 雨停了,我离开窗前,回到自己的生活里,没有人知道我想了些什么。想起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的一句话: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