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論古典文學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八十年代印行了一系列老輩學者的古典文學論文集。我陸續搬回家的有鄭振鐸。胡適。朱自清。俞平伯。茅盾。郭紹虞。李嘉言。陳中凡。社里好像並没有打算印成叢書。是以沒有書目。也就無從得知究竟出版了哪些。這些書編校精良。收羅齊備。而且多是精裝厚冊。看上去養眼得很。


目前覺得以外形論郭紹虞先生那兩本最為漂亮。這裡面也有我不大佩服而仍然買來。比如茅盾的那一本。刻板教條。讀之無味。純是為了裝幀。精裝本的布料用了不知道是怎樣的麻布。斑駁粗拙。饒有風姿。這些書大體上把這些學人的主要文章攏在了一處。讀者大可以一網打盡。竭澤而漁。最近買來的一本是《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


一千三百來頁。是從全集里認真擇選而來。五四以來談以新方法整理國故。胡適之是繞不過去的人物。以今日之眼光看。可以說在細節上他或許過時。然他開風氣之先的魄力與眼光。卻依然有了不起的地方。更何況他的白話文一清如水。雖不似周氏兄弟文字那般蒼澀厚重。也自有動人之處。比如他的白話詩“不是怕風吹雨打。不是羡燭照香薰”便好聽得很。


只是讀他的這些長短文字。有一點不満意。即是他對自己研讀的這些古典作品。在感情上非常淡漠。包括他論古代白話小說那幾篇有名的長文。印在亞東圖書館的新式標點本白話小說書前做序言的。他的態度極其泠靜客觀。仿佛是理科教授作科學記錄一般。他花那麼些時間與力氣評論《紅樓夢》。他卻一點也不喜歡。他研究《儒林外史》。卻又嫌它亳無結構可言。是失敗的作品。

他的這種事不關己的嚴謹態度也許是作學問的好基礎。然而文學研究而無一點溫情與敬意與詩心。那不如乾脆放棄於人於己皆是解脫。
来自 豆瓣App
-
BD16578野菊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2 13:22:46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1 10:18:2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1 07: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