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创作】雷达:《芈月传》满足了当代青年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转载自 雷达 蒋猫说历史

▲ 雷达 文学评论大师
说起《芈月传》,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网络文学的兴盛,它表现出来的活力和潜力,已经是完全不可忽视的。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正视它了,但是我们的正视还不够,因为它的影响力确实太大了。
第二个就是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且取得了成功。《花千骨》、《芈月传》、《琅琊榜》,收视率特别高,在民众中间的影响特别大,这个现象在整个中国的文学总格局中都特别重要。但是怎么去评价它?它和我们主流的文学什么关系?这个是很大的问题。
第三个就是网络文学和纯文学的关系,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大家都说蒋胜男的《芈月传》是一部女性大历史作品。我不太赞成形成这样的固定称谓,这样一来大家都会争相去写。其实没有必要这样,这样一部作品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相信蒋胜男也不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写的。因此我觉得网络文学的经验急需健全,网络文学的评价机制也急需健全。
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客观的位置上,缩小它,就看不到它的活力,这是不对的,夸大它,也是不对的。以《甄缳传》为例,人民大学的一篇文章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评价过《甄嬛传》,文中就说“《甄缳传》是比坏的作品,比谁更坏。”其实他忘记了一个审美的评价。一方面,把一切藏在历史背后,称为影子似的一些女性,其实非常优秀,充满智慧,她们爆发出了青春的火花和美。另一方面,这些人在封建专制的体制下,为了争宠逐渐的毁灭自己,这个毁灭本身也是美,美的毁灭也有价值,我们不能说美的毁灭没有价值。因此我们要从伦理和美这两个角度来评价《甄嬛传》。
我个人认为《甄缳传》是成功的,因为它影响到了我们整个文学的评价体系,它出现了一种以前不一定有过的审美经验,满足了现在人们的需要。
每一个东西都要有来历,都要有固定的时间刻板在上面。这是一种审美,我们也需要这种审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历史深刻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应该是主流的东西。但还有另外一种东西,就是今天大家非常喜欢看的东西。《芈月传》发行了120万册,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这个东西?实质上它满足的还是当代青年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芈月传》里面的主人公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历史上确实有芈月这个人,但是芈月身上体现的平等意识和自由意识都是对自身的一种解放,这些品质是她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从最卑贱的地位一直成长起来的,而蒋胜男对芈月的塑造正好满足了现代青年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心理需求。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再过多少年,网络文学会代替纯文学,这个观点我不同意,因为我们民族提倡真善美的价值观,而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远离现实,它越远离现实就越有美感。但是我们不能提倡所有的纯文学都这样写,因此我觉得网络文学会代替纯文学,是永远不可能的。
有些人认为《甄缳传》比《芈月传》在艺术上更细腻,一方面,我有这样的感觉,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两部作品不一样。因为《甄缳传》写的是封建社会的烂熟时期,明清时代的文化已经达到了烂熟的程度,所以它能带来很多的美感。但是早期的历史人物是刚健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因此蒋胜男的文风和文笔干净利落,叙述节奏很简洁。虽然这六本书我没有全看,但我觉得她已经在为剧目做准备,文章里面影视镜头的感觉,形成了一种网络特有的行文方式。这部小说在对话和情节转换上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