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叛逆
对不起,题目下手太重了,但我就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起因是我某个已婚已育好友,突然说她要移民了。故事的开头像是一个玛丽苏片,除了霸道总裁不在场以外,有钱任性都在场,动不动就移民,我听了是很崩溃的。这意味着我身边又少一个人,孤单到崩溃。
说回她要移民,我问,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想移民?问这句话的当下我们刚点了两杯酒,没喝之前,她说移民为了宝宝,想给ta一个更好的空气和更好的教育。听到这里,我内心其实是抗拒的。朱家角空气也很好啊,你们能不能都给我留在上海陪陪我,哪怕昆山也可以。
聊了几句以后,点单小姐说八点前happy hour买一送一,接着又送来了两杯,好友两杯喝完,带着微醺,终于告诉我移民真正的原因:
“我乖乖读书,听父母的话选了安稳的工作,在大家的期待下早几年结了婚。可是我从高中就想出国,父母一直反对。现在三十岁了,我觉得自己想做的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
当下我立刻瞳孔放大,嘴巴还来不及捂住,就蹦出四个字“中年叛逆!”。青春期这场摆脱父母的独立运动,如果十几岁不经历,迟早也还是要经历的。这场叛逆是每个人心中想摘的水蜜桃,摘得早,现在都已经吃完之后金盆洗手,摘得晚,就多几年徘徊摇摆,心生惦记,最后还是不摘不死心。
回头想想,这场中年叛逆在很多青春期缺失的人身上都有很大的发生概率。 甚至廊桥遗梦也是一场追求真爱的夕阳叛逆。小时候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一定不会把这种遗憾带进棺材里,迟早会在某一年突然想通:我一直想做xx的啊,我这辈子总得做一次吧!
那,迟不如早啊,真的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