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层级2.0

大家好 我是啰嗦的荣哥
这一期是要说意识的第三个层级的
但是在说第三个层级之前必须要把理论前提铺垫好
要不然你们也不会理解我的观点
最近一直在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他的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古印度宗教的哲学思想
所以好奇心泛滥的我去研究了一下佛教
我本身是无神论者,也没有宗教信仰
之前我对佛教的理解基本停留在世俗角度
认为佛教是世人来满足内心幻想的一个宗教
但是研究一段时间发现真正的佛教和世俗化的佛教是不一样的
原本的佛教更像是一个哲学教派而不是宗教
很多观点非常符合我之前所说的意识理论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 现今尼泊尔
所以很多人对于佛教起源有一个误区认为现今印度是佛教起源地
其实并不是 而是尼泊尔
而且如今印度信仰佛教的人寥寥无几基本已经边缘化了
首先作为佛教创立者 古迦毗罗王子原名 悉达多·乔达摩
出生尼泊尔南部 古印度思想家 佛教创始人
经过我一段时间研究我发现
人们对佛教有很大的误区
原因可能就是汉传佛教经过长时间汉化和被统治者利用、改造造成的
佛教最初的理论并不涉及神明 甚至最初的佛教理论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是无神论
说到这很多人就要忍不住说我胡说八道了
释迦摩尼是弟子和后人对这位思想家的尊称,
除了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名字叫佛陀
佛陀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原意不是指神明或佛祖
而是指开悟的人
悉达多说到世界如何形成时“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悉达多认为世界形成是因缘
万事万物皆有因缘而生
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因果论
悉达多从来没有说到神明主宰一切
反而他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明或者说
某种绝对的力量能左右世界
所谓万法无常就是说世界没有绝对恒定
更不可能存在神明来决定一切
你可以不相信我所说 但是你去查阅资料就会发现
悉达多的理论就是一种无神论
至于后人和教徒如何神化他 神化包装佛教不在我讨论范围内
在我看来佛教是一个伟大
独创性的哲学理论体系
回到佛教理论上来
佛教有一个最出名的理论 叫三界 指众生所居住的三种世界
这个三界可不是什么神界 人界 鬼界
这个都是神话小说改编的
佛教里的三界是指欲界 色界 无色界
对应的就是我的意识三层次理论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睡眠欲等多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之世界,
其间男女参杂而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通俗来讲 当人还不能控制自己欲望 自己的身体时
你的意识就处于第一层 多半时间下是你的欲望 你的生物性需求
支配你的意识
色界,指远离欲界淫、食之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众生所居之世界。
这里的色,指色质,亦即物质。
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
这就是我说的意识的第二层级
思考意识或者叫人性意识
很多人说是人就会有各种欲望 需求 这就是人性
错 这是兽性 不是人性
别忘了 人也是一种动物 一种兽
人性只存在意识的第二层
当你能控制欲望 控制身体时候
你才能说自己是完完全全的一个人 才有所谓的完整人性
康德说过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而是自我主宰
当你连自己的欲望都无法控制 自己的身体都无法自控时候
与兽无异 谈何人性
无色界,指超越物质(色)之世界。此界唯有受、想、行、识四种精神现象而没有物质现象
随着研究深入 我发现我已经看不明白意识第三层什么了
我之前认为
第三层是领袖意识
当人意识能够完美自控时候 人类一定会产生领袖意识
在超脱第二层意识以后 高级意识一定会想要引领其他个体
个人意识发展到极限以后 唯有提升群体意识才能
让个人意识层级更加进步
在领袖意识下
一定思考的是如何带动一个群体意识的进步
见到群体思想未开化 领袖意识的人 一定是痛苦的
很多伟大的思想家 哲学家也是通过传播思想留下巨作
希望能开化民智 提高群体的思想意识
后来读的理论多了以后发现 第三层意识也许就是无
就是空
感谢大家听我啰嗦这么久 感恩感恩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