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五年仍一无所有,30岁的我该不该逃离?
30岁是人生的一个分界点,有人说,三十而立,事业也该定型了,一辈子就这样了;也有人说,30岁是人生的第二个起点,30岁就如人生的期中考,是检验前阶段成绩的时期,审视过去,思考未来,并自觉不自觉地将此当作人生的重要门槛,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调整。
2017年是M君北漂的第六个年头,30岁的他从一个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到现在月薪1万多。虽说不算太少,但北京的环境空气,不断上涨的房租物价,家里父母让人操心担忧的身体,让他的生活感觉越来越痛苦,心里也越来越累,每年回去都能感觉父母白发更多了,皱纹更深了。
他平时生活不敢乱花钱,一部手机用了将近3年。老婆是搞工业设计的,前段时间看中了一款手机,犹豫很久还是没有买。作为一个男人,他感觉生活很失败,有时会想,身边的朋友也开始逐渐离开北京,或许他也到了该跟北京说再见的时候了?
H君的情况则相反,他一直生活在三线城市,做了5年室内设计师的他到了而立之年。毕业之后一直在这个城市工作,工作稳定,月薪3000+,有提成,还有午休,六点准时下班。早已习惯了这种节奏慢、压力小,生活安定的他,对这种生活还挺满足。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所承担的负担和压力也越来越重,突然觉得越来越无力,力不从心。 直白点说就是虽然生活安逸,但经济压力很大。想到以后除了要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还得考虑赡养父母。因此他心中萌生去大城市打拼的念头,但不知道他的年龄还能否适应北京的竞争和压力,这样的他在北京有没有竞争力,能否逃离北上广的浪潮中坚持下来?
M和H的故事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围城》中的那句经典: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我觉得,北京就像这座围城,北漂的人想逃离,非北漂的人想进去,虽然不太准确,但是对M和H想法的简单概括。很多人对30岁没有概念,不知道30岁在北漂族处于什么阶段,所以才会造成有人觉得自己老了,有人却觉得自己还小这种差异。其实,30岁在北京是一个最普遍的,人员最多的年龄段,美丽屋对30000多名北京租户年龄分析后发现:北漂租房人群平均年龄在29.4岁,各个年龄段的租户比例都很多,其中30岁的租户就占1/5。
小编认为,去北京打拼还是逃离北京,这与年龄没有太大关系,最主要的还是看你的决心和毅力,能否承受北京的竞争和压力,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能力,是否做好吃苦的准备,30岁,是一个正适合奋斗的年龄。至于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一旦选择一条路,就不要后悔,哭着也得走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017年是M君北漂的第六个年头,30岁的他从一个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到现在月薪1万多。虽说不算太少,但北京的环境空气,不断上涨的房租物价,家里父母让人操心担忧的身体,让他的生活感觉越来越痛苦,心里也越来越累,每年回去都能感觉父母白发更多了,皱纹更深了。
他平时生活不敢乱花钱,一部手机用了将近3年。老婆是搞工业设计的,前段时间看中了一款手机,犹豫很久还是没有买。作为一个男人,他感觉生活很失败,有时会想,身边的朋友也开始逐渐离开北京,或许他也到了该跟北京说再见的时候了?
H君的情况则相反,他一直生活在三线城市,做了5年室内设计师的他到了而立之年。毕业之后一直在这个城市工作,工作稳定,月薪3000+,有提成,还有午休,六点准时下班。早已习惯了这种节奏慢、压力小,生活安定的他,对这种生活还挺满足。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所承担的负担和压力也越来越重,突然觉得越来越无力,力不从心。 直白点说就是虽然生活安逸,但经济压力很大。想到以后除了要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还得考虑赡养父母。因此他心中萌生去大城市打拼的念头,但不知道他的年龄还能否适应北京的竞争和压力,这样的他在北京有没有竞争力,能否逃离北上广的浪潮中坚持下来?
M和H的故事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围城》中的那句经典: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我觉得,北京就像这座围城,北漂的人想逃离,非北漂的人想进去,虽然不太准确,但是对M和H想法的简单概括。很多人对30岁没有概念,不知道30岁在北漂族处于什么阶段,所以才会造成有人觉得自己老了,有人却觉得自己还小这种差异。其实,30岁在北京是一个最普遍的,人员最多的年龄段,美丽屋对30000多名北京租户年龄分析后发现:北漂租房人群平均年龄在29.4岁,各个年龄段的租户比例都很多,其中30岁的租户就占1/5。
小编认为,去北京打拼还是逃离北京,这与年龄没有太大关系,最主要的还是看你的决心和毅力,能否承受北京的竞争和压力,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能力,是否做好吃苦的准备,30岁,是一个正适合奋斗的年龄。至于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一旦选择一条路,就不要后悔,哭着也得走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本文版权归 meiliwu123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