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原豆
今天我又尝试了一种新的食材--生可可原豆。从淘宝买了生的可可豆和香草荚。可可豆130度烘10分钟,剥皮(似乎也可以省略这一步),碾碎(我用的臼,如果有一个spice grinder就好了),煮开,不放糖。喝第一口就把我惊呆了,感觉以前的巧克力都白吃/喝了!首先香气的头是植物香,大概是青草和花果,然后再是我们熟悉的可可脂的香气,一丝丝的烘烤味。最棒的是有一点发酵香(想象甜酒酿/清酒),因为可可果实到生豆的制作过程是经过发酵的。喝到嘴里有油质感(实际上液面也漂着油花),清甜为主,一丝丝苦味,有单宁涩。回味淡雅但是悠长。喝完以后我感觉,通过商店里的“巧克力”认识到可可味,似乎略等于把一瓶红酒做成红酒炖牛肉,然后通过这锅牛肉去体验这瓶酒。我想这杯巧克力味道如此丰富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没有经过烘焙和研磨,一些含量极少和/或易挥发的风味物质得以保留吧。另外烘过的可可豆直接吃也不错。有了这个基础,我准备以后加上一些变化,比如烘豆的温度时间、研磨程度、冲煮方法(咖啡方向),掺入盐、辣椒粉、烟熏红椒粉、丁香、肉桂、豆蔻、姜、孜然、香菜子等香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烹饪方向)。
以上是本日记正文,希望在坐的各位饭桶也能体验到这么美好的东西,上海北京的女友邻如果约我可以让我做一保温瓶带上。以下就是今天happy bullshit time了, buckle up。
我在想以前花了辣么多钱吃巧克力,为什么从来没有这么嗨过。问题,我认为,出在食品的“再制“上。从本质上讲再制就是现代食品工业增加利润的手段。生产可可生豆的成本是比较固定了,运输费用也是稳定的,所以即使最黑心的商人倒卖可可生豆,利润也十分有限。然而随着可可豆被深入加工,它就能一次次的被加价。这些加工的目的真是使可可更加美味吗?未必。只要可以“不彻底摧毁加工对象“,这道工序就可以存在,它存在的目的就是存在,它的副产品就是利润。当然还有一些工序是有意义的,但是这些意义只针对整个再制过程而不是最终产品,比如改变加工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它在下一道工序更容易被使用。如果把此处的“下一道”工序取消,那么“这一道”工序也没有了单独存在的意义。
当然对食品本身的加工还不是最黑的,最黑的是“概念营销”,比如把巧克力和“浪漫”联系起来,并形成“情人节送巧克力”的文化。如果说制作巧克力是割韭菜,营销巧克力可以说是“用联合收割机割韭菜”了,这个问题下面还会展开说。
可能有的女友邻喝过我的巧克力会说“你这个巧克力不对啊,又不浓稠又不苦又不甜,不好喝“。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它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生活的全方面规训,此处的方面是口味。和前面的高利润结合起来,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建立起来了。高利润-全面占领市场-形成消费习惯-高销售量-低成本-高利润。完美。
另外有人可能会指出,这样做出一杯巧克力前前后后要几分钟,如果买成品只需3秒钟就能吃好。牺牲一些口味和金钱换取的时间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观点我确实无法反驳。只想说,首先,我相对更看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花在制作巧克力的时间对我来说并不是纯消耗,它本身就是一种禅修。不仅如此,它还有被赋予更多意义的潜质。比如这样女友邻可以来我家,磨豆子的时候坐在前面掌握研磨棒,我从后面抓住友邻的手一起用力:

另外我十分怀疑用“节约”出来的时间干的“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否真的“更有意义”。那些认为某事“更有意义“的价值观,是否也可能是规训的结果?Last but not least,自己做巧克力可以玩更多的花样,这是加工成品难达到的。
以上就是本日记的附件。在坐的各位愤青可以散了。如果有北京上海的女友邻想赞我或者怼我可以约我去Godiva坐一坐。下面I'll take the bullshit to next level了。
我又想既然在食品领域存在“过度再制”现象,在思维领域是否有同样的问题。当我们决定做或者不做某事的时候,我们的决策过程是否真的在满足我们的目标?我意识到就像巧克力被一道道的再制一样,生活中的很多事也被强加上了附属含义。又拿打炮来说,可能的一些含义:1.爽;2.繁殖;3.表达亲密;4.表达承诺;5.表达对对方的欣赏/认同;6.表达对某人的不满;7.表达价值观;甚至8.表达政治观点。通常你们打炮的时候,是几种意义混合在一起的,但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把2取消掉了。2本来是打炮最重要的本征意义,它都可以被取消,那么被兜售浪漫的文化工业强行插入的3、4,又为何不能被取消?5似乎不太常见?就像超市里一大堆放牛奶的巧克力,放辣椒的却很罕见,但是只要有人喜欢,它就应该被承认。易卜拉欣说过“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是piece of shit,这不kosher“,当我们望向生活,生活说“你瞅啥?”。瞅的就应该是事务“被赋予”的意义。每个当代人都应该学习设计、广告、传播,以了解“赋予意义”这一过程是如何工作的;学习语义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以把意义从事物中分析剥离出来,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免于被文化/价值观割韭菜,可以重新选择、组合意义以构建出更真实更纯粹更抓马或许更美的生活。
只是喝了一杯巧克力而已,内心戏还挺足。完。
© 本文版权归 咚touch h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sweetbutpsych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15 13:11:53
-
一萌 (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30 10:55:16
-
biglulufis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26 15:59:54
-
biglulufis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4-26 15:54:42
咚touch her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Brompton T系列设计缺陷一览
- 2024年终总结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