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苍蝇
我把那只不知名的苍蝇做成了标本,一周过去,差不多就该到了撤针的时刻。既然已经成为了标本,进入到我某一阶段的人生收藏,总不能还头顶着一个未知国度的问号。
几日前我就开始查找这只可怜的小家伙究竟是什么。隔行如隔山,想要入门昆虫分类学可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
还是不要那么学术了,走捷径吧。这家伙看着就是一副苍蝇的样子,而且长着两对翅膀,至少也是双翅目下面的小伙伴。于是打开维基百科,找到双翅目,顺利得找到了家蝇下目。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有些棘手了,家蝇下目下面不同的蝇科数了一下差不多有十多个。原本从直觉上觉得苍蝇的分类应该不少,但当真的看见这个列表的时候才真真切切意识到苍蝇家族有多庞大。
扁脚蝇科 、食蚜蝇科、眼蝇科、果蝇科、缟蝇科……名字都挺好听,让人忍不住点进去看看它们都长什么样子,但是每个科下面还会有着一对的属,属下面还会有着一堆种。想要从中找出我的小标本究竟属于那个无疑是大海捞针。
此路不通,此路绝对不同,必须另想办法。
能飞到我家屋顶来的苍蝇,应该不是什么稀有货色吧。其实就在我抓了它之后还在堆肥桶中看见了另外一只。既然如此,那就从“常见的苍蝇”下手吧。
肯定不是家蝇,家蝇最丑了,腿上还都是黑色的毛;也不是丽蝇,我的这只是黄色的,而丽蝇是呈金属蓝色的;沙蝇的体型似乎长得有点像,但是沙蝇的腿是褐红色,而我这只却是黄色,而且生活环境的话也对不上;果蝇的话身体的颜色倒是能堆上,但是复眼的颜色完全不对,我这只是绿色,而果蝇一般是红色;更不可能是麻蝇,这个家伙我在澳洲见多了,长着一副肥头大耳的样子;马蝇看起来是最像的了,但是我这只的体型明显比马蝇纤细,而且腿也要长得多。
不行,完全不行,再次失败!
看样子并不是什么常见的苍蝇。为什么我的堆肥桶会吸引来这么个少见的货色。
文字搜索无功而返,看样子只能用图片搜索了。我把标本的图片从手机传到了电脑上,然后拖入了GOOGLE IMAGE,数秒之后一堆色彩鲜艳的苍蝇就占领了我的显示屏。准确的说,苍蝇群中也混杂着蚊子。看样子现在的人工智能虽然能够通过算法自己来分别什么是猫,但是想要分别苍蝇还需继续努力才行。
刚嫌弃了下人工智能的弱智后我就发现一只长得极像标本的家伙出现了,打开图片所展示的网页,是一个专门的双翅目昆虫分类网站。每一张图片的下面都带着准确的学名,简直是天堂。连忙复制黏贴到百度,但却并没有相应的中文翻译。这种情况很多件,不少国外的物种并没有中文的准确学术名,或者说还没法在网上搜到。
不过没关系,我不需要精确到属和种,毕竟那张照片里的家伙和我的标本长得也不是完全一样,但差不多的形态特征可以让我知道这小家伙隶属于那个科。
长足虻科……
不是苍蝇?不是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