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高追求 当上CEO还是成为家庭主妇?
最近认识了几位新朋友,全是女的。
都是处在三十上下的年纪,身份却各有不同。
朋友A是我的一个邻居,她是一个家庭主妇,有一个三岁的女儿,一直是自己带。有时候晚上去楼下小广场散步时,会常常遇到她。她看起来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就算是自己天天在家带孩子,几乎每次在外面看到她时,她都是穿戴整齐,时不时地还有过精心打扮的痕迹。渐渐熟悉一些后,被她邀请去她家玩。并不算大的房子,收拾的还算漂亮。
有一次在她家和她聊天,我以为她会像其它的妈妈一样,会三句话不离开孩子老公之类的,但是我发现她没有。她一路从她毕业开始说到后来的工作,在工作中她曾经有过怎样的表现,得到过怎样的奖励,本来有机会获得升迁,但是因为有了孩子当了妈妈,担心家里老人带不好孩子,于是不得不退出职场。
说完这些,她显得十分落寞,不停地感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都在这几年被家庭生活所磨灭了。她说现在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眼看着曾经的同事都有很好的发展,但是自己却只是在变老。总是担心自己会被社会所淘汰,又怕被曾经的朋友瞧不起。每天都很焦虑,一点都不快乐。
听到这些话,我十分惊讶,我一直认为她是家庭主妇的成功代表。家庭和睦,孩子也乖巧可爱,她也能管理好家庭的一切事物,这对一个女人来说,也算是一件成功的事。当我跟她说了这些想法后,她说其实她一点都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也不享受当下的状态。把孩子教好,把家里管理好,只是一种责任。
我建议她能否请一个人来带孩子,她再去工作。她说曾经也试过,但总是觉得别人做的不好,老是担心家里有事,上班也不能全心全意。于是自己就总是处在纠结之中,一方面自己现在是家庭主妇的身份,却又时时在想着外面的精彩世界,觉得只有在外面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现在,似乎什么样的选择都是错。
按照A的理想状态来看,我的朋友李小姐应该就是她想成为的样子了。
李小姐刚三十出头,未婚未育。和朋友一起开了个创业公司,朋友圈的状态不是在北京出差,就是在上海开会。今天见了某个大佬,明天又遇到一个大咖。又是赶上创业的风口了,又是抓到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时间谈恋爱,更何况是生婚生孩子了。家里着急的要死,每一次和她妈打电话都得是不欢而散。就算有相亲介绍异性的机会,在她光鲜的外表之下,不是对方不敢有下文,就是她看不上。
就算是再好的创业项目,也并不是能天天一帆风顺。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数不清的不按点吃饭。年纪轻轻,动不动这痛那痛的。每当大家说她真厉害,在这么年轻就成了CEO了,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女性群体中的成功人士。
类似的赞誉她竟然一点都不喜欢。她每次说,这一切都是被现实所逼迫,才把自己推上了这个位置,创业并不是内心最热爱的事。要不是怕别人笑话,不知道多少次都想放弃了。心里最想要的状态就是特别想做一点轻松的事,有空去谈恋爱、早点结婚生孩子、出去旅行,做一个自由的人。
A妈妈和李小姐当下所处的位置,和所做的事,就当下的时代标准来说,她们都做的相当好。虽然自己的社会角色各不相同,但是她有一个状态却十分一致,那就都对当下自己生活有一种“苦大仇深”的怨念。
这似乎是女人身上的一种特有通病。拥有一种生活,却又总不能接受当下的状态,心里总有另一个向往的美好远方。一旦你让她去改变,她又会把自己困某个圈子里,比如说被一些标签所定义,怕别人说,又怕失去现有的东西。这个总是在想着另一种生活会更好的状态会变成一个泥潭,让人越陷越深。
A妈妈和李小姐像是诸多女性群体的一个代表,她们在现有位置上,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但是她们总是不甘心不享受当下的生活。可是,在我看来,一个家庭主妇要做的事并不比一个白领的工作要简单,一个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的女青年,并不一定非得要赶快结婚生子。
说到底,女人的最高追求,并不在于是成为瞩目的CEO,或是过上美满小日子的家庭主妇。而是成为自己。成为一个无论自己处在什么境遇之中,都能在此时此地活出一个好的状态,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少一纠结,多一些快乐。
有一次在看青音的一篇关于女人选择的文章中,她提到,有一回她参加“中国商界女性精英峰会”的圆桌论坛,被“创-Talk”的主持人维辰提问:“什么是支撑女性创业的精神力量?”
青音的答案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创业是很辛苦,可是难道做个全职妈妈不辛苦吗?人的一生,总要做成点事情,女人也一样。要么成就一段美满姻缘,要么成就一个可爱的孩子,要么成就一个为梦想打拼的事业。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并且热爱它为它快乐,就都是对的选择。”
在文章的结尾,青音姐写到:“谁说女人的一生不嫁人不生子就是活错了?谁又能说如今只有辛苦创业的女人才是值得为自己骄傲的?当女人们有一天不再被这个世界给的标签所定义,而是被自己内心里的热情和热爱所定义的时候,女人就自由了……
我也认为,当一个女人可以不以他人的目光定义自己,不以自己的焦虑捆绑自己,悦纳自己当下的生活,在当下的基础之中,每日精进、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
都是处在三十上下的年纪,身份却各有不同。
朋友A是我的一个邻居,她是一个家庭主妇,有一个三岁的女儿,一直是自己带。有时候晚上去楼下小广场散步时,会常常遇到她。她看起来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就算是自己天天在家带孩子,几乎每次在外面看到她时,她都是穿戴整齐,时不时地还有过精心打扮的痕迹。渐渐熟悉一些后,被她邀请去她家玩。并不算大的房子,收拾的还算漂亮。
有一次在她家和她聊天,我以为她会像其它的妈妈一样,会三句话不离开孩子老公之类的,但是我发现她没有。她一路从她毕业开始说到后来的工作,在工作中她曾经有过怎样的表现,得到过怎样的奖励,本来有机会获得升迁,但是因为有了孩子当了妈妈,担心家里老人带不好孩子,于是不得不退出职场。
说完这些,她显得十分落寞,不停地感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都在这几年被家庭生活所磨灭了。她说现在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眼看着曾经的同事都有很好的发展,但是自己却只是在变老。总是担心自己会被社会所淘汰,又怕被曾经的朋友瞧不起。每天都很焦虑,一点都不快乐。
听到这些话,我十分惊讶,我一直认为她是家庭主妇的成功代表。家庭和睦,孩子也乖巧可爱,她也能管理好家庭的一切事物,这对一个女人来说,也算是一件成功的事。当我跟她说了这些想法后,她说其实她一点都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也不享受当下的状态。把孩子教好,把家里管理好,只是一种责任。
我建议她能否请一个人来带孩子,她再去工作。她说曾经也试过,但总是觉得别人做的不好,老是担心家里有事,上班也不能全心全意。于是自己就总是处在纠结之中,一方面自己现在是家庭主妇的身份,却又时时在想着外面的精彩世界,觉得只有在外面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现在,似乎什么样的选择都是错。
按照A的理想状态来看,我的朋友李小姐应该就是她想成为的样子了。
李小姐刚三十出头,未婚未育。和朋友一起开了个创业公司,朋友圈的状态不是在北京出差,就是在上海开会。今天见了某个大佬,明天又遇到一个大咖。又是赶上创业的风口了,又是抓到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时间谈恋爱,更何况是生婚生孩子了。家里着急的要死,每一次和她妈打电话都得是不欢而散。就算有相亲介绍异性的机会,在她光鲜的外表之下,不是对方不敢有下文,就是她看不上。
就算是再好的创业项目,也并不是能天天一帆风顺。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数不清的不按点吃饭。年纪轻轻,动不动这痛那痛的。每当大家说她真厉害,在这么年轻就成了CEO了,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女性群体中的成功人士。
类似的赞誉她竟然一点都不喜欢。她每次说,这一切都是被现实所逼迫,才把自己推上了这个位置,创业并不是内心最热爱的事。要不是怕别人笑话,不知道多少次都想放弃了。心里最想要的状态就是特别想做一点轻松的事,有空去谈恋爱、早点结婚生孩子、出去旅行,做一个自由的人。
A妈妈和李小姐当下所处的位置,和所做的事,就当下的时代标准来说,她们都做的相当好。虽然自己的社会角色各不相同,但是她有一个状态却十分一致,那就都对当下自己生活有一种“苦大仇深”的怨念。
这似乎是女人身上的一种特有通病。拥有一种生活,却又总不能接受当下的状态,心里总有另一个向往的美好远方。一旦你让她去改变,她又会把自己困某个圈子里,比如说被一些标签所定义,怕别人说,又怕失去现有的东西。这个总是在想着另一种生活会更好的状态会变成一个泥潭,让人越陷越深。
A妈妈和李小姐像是诸多女性群体的一个代表,她们在现有位置上,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但是她们总是不甘心不享受当下的生活。可是,在我看来,一个家庭主妇要做的事并不比一个白领的工作要简单,一个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的女青年,并不一定非得要赶快结婚生子。
说到底,女人的最高追求,并不在于是成为瞩目的CEO,或是过上美满小日子的家庭主妇。而是成为自己。成为一个无论自己处在什么境遇之中,都能在此时此地活出一个好的状态,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少一纠结,多一些快乐。
有一次在看青音的一篇关于女人选择的文章中,她提到,有一回她参加“中国商界女性精英峰会”的圆桌论坛,被“创-Talk”的主持人维辰提问:“什么是支撑女性创业的精神力量?”
青音的答案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创业是很辛苦,可是难道做个全职妈妈不辛苦吗?人的一生,总要做成点事情,女人也一样。要么成就一段美满姻缘,要么成就一个可爱的孩子,要么成就一个为梦想打拼的事业。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并且热爱它为它快乐,就都是对的选择。”
在文章的结尾,青音姐写到:“谁说女人的一生不嫁人不生子就是活错了?谁又能说如今只有辛苦创业的女人才是值得为自己骄傲的?当女人们有一天不再被这个世界给的标签所定义,而是被自己内心里的热情和热爱所定义的时候,女人就自由了……
我也认为,当一个女人可以不以他人的目光定义自己,不以自己的焦虑捆绑自己,悦纳自己当下的生活,在当下的基础之中,每日精进、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