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故乡的再次相遇
查看话题 >清华老街的剃头店
![]() |
![]() |
相比于清华新街上打着“特价洗剪吹”的那些来往着红男绿女的理发店,老街上的这家店铺,显得过分质朴,甚至稍带尴尬。
位于清华老街的这家理发店,依然在使用传统工具。甚至是洗头,也是不厌其烦地用的铝盆为客人盛上热水。就连墙上挂着的擦刀帆布,也有岁月痕迹。
当然,现代化的工具也是有的。
![]() |
![]() |
![]() |
理发师不善言谈,除了理发,基本也没有什么愿意拿出来分享的。只不过,每当谈到店内那张“年过半百”的椅子,还是带着匠人的骄傲。关于这家理发店,她也只说,是她婆婆传给她的,距今至少四五十年了。至于她口中的“婆婆”,也是只愿在镜头前走过。
在交流过程中,关于婺源是否有在农历新年前理发的讲究,理发师也没有什么套路,除了年前剃头是传统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可说。
拍摄期间,前来理发的人,从不间断,有特意从乡下骑着摩托赶来的农民,也有居住在隔壁的小童。而我也恰好见证了从洗头到理发,再到刮胡的全过程。
![]() |
![]() |
![]() |
面对着店铺的徽式古老门窗,以及那些印上岁月痕迹的工具,我想起了李宗盛的一句话——“如今我摸着它们的血肉躯体,赞叹着它们的纹路机理”。我似乎找到了,为何那些新潮的理发店总是短命,总是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以及这家老店也许再无传承的原因。
这些古老而经典的事物,就像是一个时刻等待着的开关。无论我们离开多久,再次回来,它们总能自动为我们续上离开的那一刻,找回从前的记忆。
![]() |
![]() |
![]() |
![]() |
![]() |
![]() |
![]() |
剃个头,喝壶茶,抽袋烟,一天的光景如同滚刀般滚过去了。从没放下,才是一种不平凡。
![]() |
微信公众号:在婺源(zaiwuyuan)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