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017年4月27日完成
最近对心理学的书很感兴趣,于是就把网上排名第一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作者高铭)买下来读一读,其中全部是作者与精神病人的谈话实录。
其实对于某个对象的恐惧源自不了解,当你了解之后就能理解这个对象或者物体之所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而对其就会多了一些同理心,如果谈不上认可的话。
其实,将某类人群定义为“精神病人”有失公允,有一种拿甲之标准来衡量乙的感觉。书中作者与一位专供精神科研究的医生谈话,其中说到:“人人都是精神病。”这句话听起来令人吃惊,但是仔细想想,“你有没有过某方面的偏执?”是啊,洁癖的人不能允许地上有一根头发,有的人不能允许电脑桌面上的图标不能超过三个,有的人一定要先洗脸才刷牙......偏执,其实即是精神病人的根本特质。
疯子还是天才,其实很难去明确的界定。但是,我们却在潜意识中存在对精神病的贬低和鄙视。文中有一位成功的创业人士,身价不菲。但是却怀疑自己得了精神病,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看到自己往世的很多事情,知道自己上辈子乃至上上辈子是士兵、商人、老师或者其他。他不敢轻易告诉别人,因为别人会把他当成精神病来看待。他和作者讲述这些后,说到“可能其实我就是精神病人,只是我有钱,没人认为我疯了,那些没有钱的,就是疯子...”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世俗的成功会让人们对他减轻敌意,而那些没有钱的偏执的人们,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被人们孤立、鄙视、恐惧,就像瘟疫。
对于这些所谓的精神病患者,他们都是迷失的旅行者。在这个不被理解的社会里,他们寻不到自己的家,这里永远是异国他乡。
其实对于某个对象的恐惧源自不了解,当你了解之后就能理解这个对象或者物体之所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而对其就会多了一些同理心,如果谈不上认可的话。
其实,将某类人群定义为“精神病人”有失公允,有一种拿甲之标准来衡量乙的感觉。书中作者与一位专供精神科研究的医生谈话,其中说到:“人人都是精神病。”这句话听起来令人吃惊,但是仔细想想,“你有没有过某方面的偏执?”是啊,洁癖的人不能允许地上有一根头发,有的人不能允许电脑桌面上的图标不能超过三个,有的人一定要先洗脸才刷牙......偏执,其实即是精神病人的根本特质。
疯子还是天才,其实很难去明确的界定。但是,我们却在潜意识中存在对精神病的贬低和鄙视。文中有一位成功的创业人士,身价不菲。但是却怀疑自己得了精神病,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看到自己往世的很多事情,知道自己上辈子乃至上上辈子是士兵、商人、老师或者其他。他不敢轻易告诉别人,因为别人会把他当成精神病来看待。他和作者讲述这些后,说到“可能其实我就是精神病人,只是我有钱,没人认为我疯了,那些没有钱的,就是疯子...”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世俗的成功会让人们对他减轻敌意,而那些没有钱的偏执的人们,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被人们孤立、鄙视、恐惧,就像瘟疫。
对于这些所谓的精神病患者,他们都是迷失的旅行者。在这个不被理解的社会里,他们寻不到自己的家,这里永远是异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