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神志不清的将心比心
刚刚随手点开了一篇文章,读完大概知道好像是因为最近一个跳楼的孩子引发的讨论。夜深了,我也只是想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不想说服谁,本来就是主观的东西。
一个学生因为抄袭被抓,被羞辱伤自尊,然后跳楼。于是引发众人反思,作弊是不是本该是一件好事。
这个时代好像,就喜欢糟践价值观这种东西。歪理也是理,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讲得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大家都爱看,说,看这个人,多么与众不同,看这个人,多么真实多么不虚伪多么不造作。
这件事情本身来看,作弊只是一个引子。就好像是他迟到被骂被羞辱然后恼羞成怒纵身一跃一样,事件有导火索,也有直接原因。今天作弊被羞辱跳楼,一堆人跳出来说,哎呀作弊本来就没什么不对啊!作弊是没错的啊!明天偷东西被抓被羞辱跳楼,还会有一堆人站出来说,偷东西没什么不对啊本来就是没错的啊!他走投无路不偷还能怎么办?
于是本着死者最大的观点,本着对众生的怜悯之心,总有这么一群人站出来告诉我们,他们做的都对;反倒让老老实实信奉道德尊重法律的人,无言以对不知如何是好。
读了一篇文章,打着苦情牌,通篇论述作弊的好处,以及自己作弊的无奈,自己作弊的各种不得不,仿佛看见昔日读书无用论。我看见评论里很多人写,这是现实啊,事实就是这样的啊。
知道孟母三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你的环境是什么样子,你就以为世界是什么样子。
我只是仿佛看见枯井里几只青蛙,一起抱怨着这片天空有多么狭窄。最可笑的地方是,作者很认真地讲
“ 考试作弊和抄作业是我们全班有组织进行的,那时候大家都不觉得这件事跟人品和耻辱有关,抄作业能让我们保证5小时的睡眠,作弊能偶尔帮助大家逃过羞辱罚站批斗检讨请家长。 我们为了虚荣而作弊?虚荣这个词已经达到了精神高度,我们还在为了生理需求这么低级的原因而作弊。 我爸妈,还有一些同学的父母也都知道我们抄作业的事情。每年大假都有山一样的作业,有时同学们来我家集体写,有时我去别人家写,我们的家长都知道我们互抄。家长们从来不说什么。我的父母希望我好好学习,但他们更关心我的身体健康。”
作者说的所谓像富士康一样流水线的高中生活,谁没体验过?我的高三一年无假,双周的周日下午休息4小时,寒假过年放了三天假。高中,我不能说本来就该是这样子的,你当然可以选择不这样,就像选择抄作业选择作弊,其实就是相当于选择不过这种苦日子,你想保证睡眠,你想保证人格尊严不受伤害,你想要舒舒服服的生活,你想安逸,这都没什么。只是别告诉小孩子,所有人都应该在年轻的时候选择偷懒选择有技巧地划水。这个世界不是这么运作的,我也不相信一个班的人互相作弊抄袭。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为什么要浪费那个时间抄作业?都高考了啊,再这样自欺欺人有意思吗?一整个班的人抄作业,我不知道是老师的悲哀还是这个班同学的悲哀。既然同学父母都知道你们全部都在抄作业,就没有个家长反映少一点作业?就没有一个家长给老师说,老师我们家孩子需要睡眠你不要像对别的孩子那样对他,他时间不够就不做作业?你以为老师放弃一个学生是侮辱?老师放弃一个学生是忽略。那种老师,没事就侮辱学生的,那是他师德有问题。可是他有问题不代表你们没问题。作弊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跳楼也不是啊。
体制有问题了,要改,而不是默不作声唯唯诺诺一边附和着体制一边阴着忤逆体制。
“改革,你嘴上说得轻巧”
我没说轻巧,但至少像这样苟活在体制下,对集体对个体并无意义。 改变很难,但是那些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自欺欺人地以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改变很难。
现在的潮流好像就是推翻主流价值观的一切,以标新立异,以特立独行。于是人们七嘴八舌,怀疑所有。不信奉道德,不信仰法律。我们讲道德的时候,总有人跳出来说,世界都这样了,道德的意义何在;我们讲法律的时候,却偏偏有人硬要扯进道德来,“换做是你,你难道不会杀他吗?”
换做是我,我会杀,但是我没说不接受法律的制裁;你可以同情我,但是法律不可以。这就是法律和舆论的区别。舆论说什么都可以,法律不能那么随便。人们的选择都是自己做出的,不需要你来给他们合理解释。本来,就不需要解释。
将心比心这事在以前,是让人们学会体谅,放到今天却完全变了味。就好像是说什么,我可以通过想象成你,来判断你的对错,来判断你的价值取向,来判断你是不是有罪。人和人的想法,思维,人和人的成长背景,经历,那都是不一样的啊!别没事动不动就想通过事情换位思考解决问题,换位思考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会让你在那个“位”上看待是非对错更加主观。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人,也没有绝对对和绝对错的事,于是,有人就自以为是地把小处无限放大,再偷换概念,来告诉我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运作。
悲天悯人,有时候是善良;不分场合地悲天悯人,更多的,就是愚蠢。很多时候有的人为了少数人,发声啊呼吁啊,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殊不知在潜移默化中,他的言行,他对道德对法律的蔑视,已经深深影响了社会中的其他人,而因此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我们面对一件事情,不是说靠人多嘴杂逼迫公权力投降,而是看到底是什么问题,究竟是长此以往危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只有少部分人可能会受损;究竟是通过改变部分人的行为模式即可改善,还是必须要更换道德标准,重新撰写法律法规……这些都是面对一件事情要思考的问题,而事实上,多数人的思考方式是,面对着造成悲剧的众多原因,他更愿意把自己最有共鸣的那部分当做唯一原因,并朝它开刀。
我想我们需要一点理智。我们欠缺太多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