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公开课《文学与形式-比较文学》
人们对复杂事物进行研究时不可避免的想要去寻找这个事物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相似的或者不相似的事物的共同点。
所以,不论讨论文学的哪一种主题,都会涉及对形式的比较。即在X中寻找Y,或者在Y中寻找X。
而当你尝试去比较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对两者进行简化。此举将减少你能接触到的细节。同样,对一个事物无限复杂的描述也会使得它变得不可比较。
而不可比较这个结论也是在比较的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因为它的含义是,相对于两者的共同点来说,他们的不同点更为显著。这就是比较这个词的哲学意义?
而可比较和可理解被一些人认为是共同的。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一部作品使用了私人语言所以变得不可理解。
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声称自己是不可比的;但每一件艺术作品希望不被比较。(听起来很有道理系列~)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对比,或者被迫与别人对比。严格意义说来这里只是混淆了比较的范围而已。
而一部作品(文学作品)内部的比较也通常称为理解某一部作品的唯一途径,或者说叙述者希望这部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被读者理解,比如《等待戈多》。这也是比较文学最容易被大众理解与接受的一个定义。
而视频中提出如果想要判断一部小说是否是现实主义小说,就要对现实主义小说特性的缺失或者占有进行比较。其实说白了,比较是归纳法的一个基本手段。
而最后视频里又对比较的方法论做了一些阐述。比如运用第三方,将两个被比较的事物放在同一个坐标上进行比较,举了劳伦斯和艾略特对性的态度的差异,就引入了莫泊桑作为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