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丹东
这两天自认为干了一件大事,想找个地方把最近的经历写下来留来回忆,也不想被太多人看到,然后呢就想到了以前注册过豆瓣账号,干脆在这里写写好了,反正也没人看,就自己过过瘾,嘿嘿
1.前期准备
其实没有什么准备,只是前期确定了一下此次丹东之行有谁想去,毕竟路途稍微有点远。最终结果我们将一行三人。登贵和郭子都有自行车还有墨镜面罩之类的,我什么都没有,就借了一辆自行车和一个斜背包。另外买了一些头天晚上买了一些零食水果塞在了包里。这是一支极其业余的队伍,三辆自行车分别是沙滩车,山地车和公路赛。我们把出发日期定在4月27日。心想五一之前人应该不多。
2.骑行途中
我们周四一大早就起来,自从大四下学期以来好久没有起的如此之早,天公作美,今天蓝天白云。吃了点早餐,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这是我们出发时在学校门口拍的照片(黑衣服是我)
我们选择从古城子方向走,那里是106省道,路线规划的大约90公里,可以接受。贴一张我们的去程路线图
刚开始骑行还可以没有感觉到累,因为路还是比较平坦的,我们先后经过塔峪镇,石文镇,高官镇;大约中午的时候路况就不尽如人意了。当然并不是堵车,是我们进入到了山区了,开始走盘山公路了。毋庸置疑,上坡的时候最困难,根本骑不动,尤其是不能变速的公路赛自行车,登贵的大轮胎沙滩车是最重的,同时也是最吸睛的,我们总是能看到路人惊奇的目光,时常会听到人说“小伙子,这大轱辘,骑着重吗?”不重是假的,后来我们都是换着骑。
骑行途中风景还是非常不错的,领略到了东北的特色民居,村庄。放眼望去,路两旁垄好的土地绵延到远处的山脚下,田地里耕耘的农民伯伯大多会拿着一种我没有见过的播种工具,这种工具大约有七八十厘米高,整体呈柱状,一端有手提的把子,另一端呈尖状,中间空间应该是盛放种子的。每次提着它把有尖的一端插进土里就会有种子播出,然后再提起来戳进下一个地方如此循环。
公路大多时间都是沿着河流蜿蜒前进的,在石文镇的时候我们遇到了英守水库,目测水库储水量一般,岸边可以看到白鹤(具体种类不明)婀娜的身姿,当然也可以看到鸭子。在水库旁我们看到了正在施工中的辽中环高速。
盘山公路着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路面不宽,时常会有车辆迎面驶来,我们一直都倍加小心。当然不止有车辆这种现代的交通工具,途中还遇到了羊群,还有驴车(可能还有马,但是我分不清楚,郭子说是驴子)。驴车都是当地的农民用来农作的工具,有并驾齐驱的两匹驴子拉着板车,车上坐着他们的主人;也有前面是一匹大的驴子,在板车后面跟着一匹小的,我猜测应该是它的孩子。可惜没有拍张小驴子的照片,还好有羊群
服了我自己了,做毕业设计顾不得写这篇日记了,写了好多天了,变成周记了。继续说在路上的各种美景,劳累,糗事。有相当一部分路都是上坡,没办法推着走吧,这个时候才发现步行真是一种享受啊。像是这种
这种山路蜿蜒曲折,像盘踞的蛟龙。不过在高处还是有无限的风景的。一路走走停停,但是速度也远超预期,毕竟有上坡也就有下坡,有时一次能滑行好几公里。
在下午三点左右,离目的地大约十几公里吧。我们在路人的指导下抄了一条近道。谁知道那是一条泥巴路,上面还满是碎石子。此时沙滩车大显身手,再颠簸也没有多大感觉,平稳舒适。可是就在它最擅长的路上,它却倒下了,车胎被扎破了。奈何没有带工具,附近也没有什么人家,轮到我们驮着它了。终于,我们到了一个看来比较繁荣的村子,说繁荣是因为这个村子不像其他的那样很难见到人,而且有商铺。这个村子叫做同江峪村,房屋基本分布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两旁,不远处就是本溪水洞景区,这里是来观光的必经之地,游客的到来带动了这里服务业的发展,路两旁满是一些农家酒店,宾馆。可能是当地政府的要求,路边统一的原木色的建筑以及招牌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淳朴质感。筋疲力尽的我们在这个村庄里找到了修车的谢师傅,谢师傅的房子并不靠近马路,是在垂直于马路的一条小石子路上,像标准的修理店那样,门口有一辆破旧的报废卡车,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生锈的零件,在卡车下面还栓着一条白色的长毛狗,狗狗毛发又脏又乱,估计也是寂寞难耐,应该是我们侵犯了它的领地,总冲我们叫。
当天晚上,很累了,准备第二天再去水洞,出去逛逛的心情也消耗在来时的路上了。我们就近选择了一个“酒店”,准备今晚就在这里休息了。说是酒店,其实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把自家的两层小楼改装成了招待客人的地方,一楼是饭店,二楼是住房。我们去的比较早,五一假期没到,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客人,就我们三个人。另外,今晚的房价也很实惠,我们住了一间挺大的屋子就要60元。老板娘是那种典型的东北人,热情,豪爽,善良。她得知我们骑了一整天从抚顺来到这里,说我们这是缘分啊。她有个儿子应该比我们大点,已经结婚了,现在在沈阳上班。可能在她眼里我们都是孩子,给我们做晚饭的时候还给我们加了菜,另外本来我们想每人点两瓶啤酒,她却说一人一瓶不就行了,最后我们也就每人喝了一瓶。
当晚洗了热水澡,九点多就都睡了,话说好久没睡过这么早了,疲倦的一天画上了句号。
第二天,用黄历的话说就是宜出行,尤其是骑自行车,天空有云彩,时不时会遮住太阳。郭子的一个同学晚点也要来水洞玩,我们准备一起去。所以我们大约九点多才和老板娘以及门口商店的大娘(那应该是老板娘的婆婆,按理说应该是奶奶级别的,我们从她那里买了挺多东西)道了别,登上自从车奔赴本溪水洞。
关于郭子的同学,我并不认识,是个女生,不妄加评论。从和她不多的几句交谈中能感觉她是那种比较强势,说一不二那种。多了个女生,我们收敛了许多。反正今天的重点不在她,而是水洞,这个我们跋涉了近一百公里心之所向的地方就在眼前,贴一张图
科普一下这个水洞。本溪水洞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用几句官话)。
水洞内有一段是旱地,里面打着五颜六色的灯光,在加上角落里摆放的一些恐龙,猛犸,原始人(其实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些不协调的东西放在一起,那么大的恐龙能进来吗?但再仔细想想可能人家只是想表现一下这里的地质变化,何必这么较真呢!)等模型以及身上写着福字的小象给人一种光怪陆离的感觉。
本来以为才走几步就结束了,感觉这有点坑啊。后来才知道还可以乘船,这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洞里确实很凉快,可谓寒气逼人,好在工作人员给发了棉服。一条小船能乘将近二十人,船长开着船载着我们在神秘的洞中暗河里穿梭,不时来个“程序转弯”。水道比较狭窄,有时仅容一条船通过,身边触手可及处是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仿佛置身外星球,被好多垂涎欲滴的怪物包围;又像是洞顶在慢慢的融化,马上就要流下来。再向水中看去,真是清澈见底,我还仔细看了看有没有鱼,没有见到任何可疑生物,再把手伸到水里感觉快结冰了。
从水洞出来,外面的世界真好,绿树,小草,游客,静谧温暖。
离开景区也中午了,我们并没有吃饭的冲动。我们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距离水洞有二十多公里,听说在秋天的时候漫山枫叶万紫千红风光旖旎,可是不知道春天怎么样。关门山我自己理解是关东的门户山,秋天枫叶漫山的时候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所以这里有枫叶之乡的美誉。我们没想太多,登上自行车就一顿狂飙(像蜗牛一样在上山的公路上爬行)。
我们离开水洞不远处就是小市,这里是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府所在地。女生决定坐通勤车过去,都是山路我们也没法用自行车载她。从这里出发,接下来就是进入大山深处,能感觉到山里的凉空气都拂面吹来,而且云也多了起来。接下来的二十多公里比较艰难,骑了两三个小时,不知道为什么骑着这么重,明明有很多平路啊(回来的时候证明,基本没有什么平路,只是倾斜角度很小而已,我们一直在上坡)。
一路上,我们骑骑走走歇歇唱唱哼哼,路两旁很空旷,远处才有山,令人心旷神怡。我们遇到过写着“毛主席万岁”几个大字的万岁山,遇到过没有飞机的飞行训练基地,还有路旁小河上的破桥等等。
搞笑的一件事是,当我们看着天空中云多了起来,冲着天空喊有本事下暴雨啊。话音刚落没多久就狂风大作落起了雨滴。看来是说错话了,赶紧认怂,没多久就不下了太阳也出来了,有惊无险。
接下来是关门山,女生先于我们到达,等候多时。我们饿的不行了,买了点食物和水,仓促买了门票就进去了。进来后稍许后悔,已经下午三点多除了我们四个外就没有任何游客,从大门到达山顶有十几公里路要走,观光车处的大姐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坐车今天是到不了山顶,即使坐车上去那也只能待几分钟赶紧下来,因为他们四点半下班。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小观光车将我们送到了距离所谓山顶有几公里的车站。后来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山顶,我们下车后继续沿着山谷走了几公里道路戛然而止。所谓的关门山主打的并不是那些登顶远眺的高山之景,而是秀丽静谧的山谷,绵延在山谷里的清澈泉水,以及秋天的时候置身于五颜六色的枫林中的陶醉。最重要的是该景区是森林公园。
就目前的风景来说算是差强人意,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溯溪而上时我们看到了还没有融化完全的冰雪。一来这里的海拔比较高,二来在背阴处冬天积压的很厚的雪很难融化。清澈的泉水从积雪下面缓缓流淌,偷偷的在白雪身上画下了一道道沟痕。过不了多少天这些坚强的积雪终究经受不住渐渐升高的温度,慢慢的化成水,加入到泉水的队伍,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世界上来到我们身边。
下山的时候我们注定是毕竟坐不到园方的观光车了,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在下山的停车站点处,有几个正在修公园设施的师傅正在工作,考虑到他们待会儿下班应该不会步行下去。果然,询问后得知他们会有工头的车来接,但是时间会晚些,但是比我们直接走下去会节约不少时间,两个质朴 的师傅欣然同意待会儿愿意让车载上我们,而我们沿着下山公路先行下去。结果是我们在途中遇到了工头的皮卡车,也愿意载我们下车,不过每人要给十块钱,我靠,没想到在这还被宰了一顿,这工头真是会发难财,让我对这里的人刮目相看。奈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办法,只有这样了,不过稍微欣慰的是,我们砍掉了十块。
到了山下,天快黑了。我们拒绝了工头推荐的附近住处,毅然决定骑回小市,没错就是二十多公里外的县政府所在地。我们是仔细斟酌过的,一来这里远离闹市,只有几户农家饭店,安全没有保证;再说也不想明天一早还要骑行这么长艰难的路段,我的行事风格是先把这些硬骨头给啃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此外,明天女生要坐车去本溪市,从那里出发会方便很多。
后来我们就顶着夜色,在微弱的路灯指引下,向着我们的目的地进军。女生是郭子的同学,驮人的重任落在了他车上,况且只有他的自行车有货架。就这样我们一路上说着,笑着,唱着,前进着。下山相对来说轻松一点,下坡路多了不少。
闲话少说,当晚到小市身心俱疲,美美的吃了一顿难吃的自助。小市毕竟县城,住处还是挺多的,而我们总能找到实惠的。
第二天一早,我们三个继续赶路。没走多远继续爆胎,这次是二逼郭,好在距离上次修车的老师傅那里不远,然后继续了我们未完的缘分。
今天的路艰难多了,从满族自治县去本溪市区的路总在山谷里蜿蜒,上坡,顶风,让人怀疑人生。推着自行车不知到走了多远。中午时分,路边酒家吃了一顿羊汤。一路上有人家的地方总能看到挂着羊汤招牌的饭店。喝过才知道确实不错,价格是三四十一小碗,不过肉还是蛮多的,汤呈乳白色,口感很好,膻味不大,汤可以无限续。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流口水。
路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隧道,这个隧道处于停用状态,不到一千米,没有灯光,漆黑一片,温度很低与外面的炎热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我们径直闯了进去,感受到了仿佛来自地狱的黑暗与寒风,这是旅途中最刺激的片段了。
晚间十分我们穿过颠簸的村庄道路,两旁是如骷髅般的正在拆迁的民房,路上没有灯,仅有我们带的一个微弱车灯。大约九点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学校,圆满结束这次旅行。王者归来。附上一张全程图。
1.前期准备
其实没有什么准备,只是前期确定了一下此次丹东之行有谁想去,毕竟路途稍微有点远。最终结果我们将一行三人。登贵和郭子都有自行车还有墨镜面罩之类的,我什么都没有,就借了一辆自行车和一个斜背包。另外买了一些头天晚上买了一些零食水果塞在了包里。这是一支极其业余的队伍,三辆自行车分别是沙滩车,山地车和公路赛。我们把出发日期定在4月27日。心想五一之前人应该不多。
2.骑行途中
我们周四一大早就起来,自从大四下学期以来好久没有起的如此之早,天公作美,今天蓝天白云。吃了点早餐,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这是我们出发时在学校门口拍的照片(黑衣服是我)
![]() |
出发 |
我们选择从古城子方向走,那里是106省道,路线规划的大约90公里,可以接受。贴一张我们的去程路线图
![]() |
去程路线 |
刚开始骑行还可以没有感觉到累,因为路还是比较平坦的,我们先后经过塔峪镇,石文镇,高官镇;大约中午的时候路况就不尽如人意了。当然并不是堵车,是我们进入到了山区了,开始走盘山公路了。毋庸置疑,上坡的时候最困难,根本骑不动,尤其是不能变速的公路赛自行车,登贵的大轮胎沙滩车是最重的,同时也是最吸睛的,我们总是能看到路人惊奇的目光,时常会听到人说“小伙子,这大轱辘,骑着重吗?”不重是假的,后来我们都是换着骑。
骑行途中风景还是非常不错的,领略到了东北的特色民居,村庄。放眼望去,路两旁垄好的土地绵延到远处的山脚下,田地里耕耘的农民伯伯大多会拿着一种我没有见过的播种工具,这种工具大约有七八十厘米高,整体呈柱状,一端有手提的把子,另一端呈尖状,中间空间应该是盛放种子的。每次提着它把有尖的一端插进土里就会有种子播出,然后再提起来戳进下一个地方如此循环。
公路大多时间都是沿着河流蜿蜒前进的,在石文镇的时候我们遇到了英守水库,目测水库储水量一般,岸边可以看到白鹤(具体种类不明)婀娜的身姿,当然也可以看到鸭子。在水库旁我们看到了正在施工中的辽中环高速。
![]() |
英守水库 |
![]() |
施工中的辽中环高速 |
盘山公路着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路面不宽,时常会有车辆迎面驶来,我们一直都倍加小心。当然不止有车辆这种现代的交通工具,途中还遇到了羊群,还有驴车(可能还有马,但是我分不清楚,郭子说是驴子)。驴车都是当地的农民用来农作的工具,有并驾齐驱的两匹驴子拉着板车,车上坐着他们的主人;也有前面是一匹大的驴子,在板车后面跟着一匹小的,我猜测应该是它的孩子。可惜没有拍张小驴子的照片,还好有羊群
![]() |
羊群 |
服了我自己了,做毕业设计顾不得写这篇日记了,写了好多天了,变成周记了。继续说在路上的各种美景,劳累,糗事。有相当一部分路都是上坡,没办法推着走吧,这个时候才发现步行真是一种享受啊。像是这种
![]() |
阿贵 |
这种山路蜿蜒曲折,像盘踞的蛟龙。不过在高处还是有无限的风景的。一路走走停停,但是速度也远超预期,毕竟有上坡也就有下坡,有时一次能滑行好几公里。
在下午三点左右,离目的地大约十几公里吧。我们在路人的指导下抄了一条近道。谁知道那是一条泥巴路,上面还满是碎石子。此时沙滩车大显身手,再颠簸也没有多大感觉,平稳舒适。可是就在它最擅长的路上,它却倒下了,车胎被扎破了。奈何没有带工具,附近也没有什么人家,轮到我们驮着它了。终于,我们到了一个看来比较繁荣的村子,说繁荣是因为这个村子不像其他的那样很难见到人,而且有商铺。这个村子叫做同江峪村,房屋基本分布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两旁,不远处就是本溪水洞景区,这里是来观光的必经之地,游客的到来带动了这里服务业的发展,路两旁满是一些农家酒店,宾馆。可能是当地政府的要求,路边统一的原木色的建筑以及招牌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淳朴质感。筋疲力尽的我们在这个村庄里找到了修车的谢师傅,谢师傅的房子并不靠近马路,是在垂直于马路的一条小石子路上,像标准的修理店那样,门口有一辆破旧的报废卡车,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生锈的零件,在卡车下面还栓着一条白色的长毛狗,狗狗毛发又脏又乱,估计也是寂寞难耐,应该是我们侵犯了它的领地,总冲我们叫。
当天晚上,很累了,准备第二天再去水洞,出去逛逛的心情也消耗在来时的路上了。我们就近选择了一个“酒店”,准备今晚就在这里休息了。说是酒店,其实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把自家的两层小楼改装成了招待客人的地方,一楼是饭店,二楼是住房。我们去的比较早,五一假期没到,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客人,就我们三个人。另外,今晚的房价也很实惠,我们住了一间挺大的屋子就要60元。老板娘是那种典型的东北人,热情,豪爽,善良。她得知我们骑了一整天从抚顺来到这里,说我们这是缘分啊。她有个儿子应该比我们大点,已经结婚了,现在在沈阳上班。可能在她眼里我们都是孩子,给我们做晚饭的时候还给我们加了菜,另外本来我们想每人点两瓶啤酒,她却说一人一瓶不就行了,最后我们也就每人喝了一瓶。
当晚洗了热水澡,九点多就都睡了,话说好久没睡过这么早了,疲倦的一天画上了句号。
第二天,用黄历的话说就是宜出行,尤其是骑自行车,天空有云彩,时不时会遮住太阳。郭子的一个同学晚点也要来水洞玩,我们准备一起去。所以我们大约九点多才和老板娘以及门口商店的大娘(那应该是老板娘的婆婆,按理说应该是奶奶级别的,我们从她那里买了挺多东西)道了别,登上自从车奔赴本溪水洞。
关于郭子的同学,我并不认识,是个女生,不妄加评论。从和她不多的几句交谈中能感觉她是那种比较强势,说一不二那种。多了个女生,我们收敛了许多。反正今天的重点不在她,而是水洞,这个我们跋涉了近一百公里心之所向的地方就在眼前,贴一张图
![]() |
我们四个,后面是水洞 |
科普一下这个水洞。本溪水洞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现开发地下暗河长3000米,水流终年不竭,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泛舟游览,使人流连忘返(用几句官话)。
![]() |
![]() |
![]() |
水洞内有一段是旱地,里面打着五颜六色的灯光,在加上角落里摆放的一些恐龙,猛犸,原始人(其实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些不协调的东西放在一起,那么大的恐龙能进来吗?但再仔细想想可能人家只是想表现一下这里的地质变化,何必这么较真呢!)等模型以及身上写着福字的小象给人一种光怪陆离的感觉。
本来以为才走几步就结束了,感觉这有点坑啊。后来才知道还可以乘船,这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洞里确实很凉快,可谓寒气逼人,好在工作人员给发了棉服。一条小船能乘将近二十人,船长开着船载着我们在神秘的洞中暗河里穿梭,不时来个“程序转弯”。水道比较狭窄,有时仅容一条船通过,身边触手可及处是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仿佛置身外星球,被好多垂涎欲滴的怪物包围;又像是洞顶在慢慢的融化,马上就要流下来。再向水中看去,真是清澈见底,我还仔细看了看有没有鱼,没有见到任何可疑生物,再把手伸到水里感觉快结冰了。
![]() |
![]() |
![]() |
![]() |
![]() |
从水洞出来,外面的世界真好,绿树,小草,游客,静谧温暖。
离开景区也中午了,我们并没有吃饭的冲动。我们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距离水洞有二十多公里,听说在秋天的时候漫山枫叶万紫千红风光旖旎,可是不知道春天怎么样。关门山我自己理解是关东的门户山,秋天枫叶漫山的时候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所以这里有枫叶之乡的美誉。我们没想太多,登上自行车就一顿狂飙(像蜗牛一样在上山的公路上爬行)。
我们离开水洞不远处就是小市,这里是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府所在地。女生决定坐通勤车过去,都是山路我们也没法用自行车载她。从这里出发,接下来就是进入大山深处,能感觉到山里的凉空气都拂面吹来,而且云也多了起来。接下来的二十多公里比较艰难,骑了两三个小时,不知道为什么骑着这么重,明明有很多平路啊(回来的时候证明,基本没有什么平路,只是倾斜角度很小而已,我们一直在上坡)。
一路上,我们骑骑走走歇歇唱唱哼哼,路两旁很空旷,远处才有山,令人心旷神怡。我们遇到过写着“毛主席万岁”几个大字的万岁山,遇到过没有飞机的飞行训练基地,还有路旁小河上的破桥等等。
![]() |
搞笑的一件事是,当我们看着天空中云多了起来,冲着天空喊有本事下暴雨啊。话音刚落没多久就狂风大作落起了雨滴。看来是说错话了,赶紧认怂,没多久就不下了太阳也出来了,有惊无险。
接下来是关门山,女生先于我们到达,等候多时。我们饿的不行了,买了点食物和水,仓促买了门票就进去了。进来后稍许后悔,已经下午三点多除了我们四个外就没有任何游客,从大门到达山顶有十几公里路要走,观光车处的大姐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坐车今天是到不了山顶,即使坐车上去那也只能待几分钟赶紧下来,因为他们四点半下班。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小观光车将我们送到了距离所谓山顶有几公里的车站。后来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山顶,我们下车后继续沿着山谷走了几公里道路戛然而止。所谓的关门山主打的并不是那些登顶远眺的高山之景,而是秀丽静谧的山谷,绵延在山谷里的清澈泉水,以及秋天的时候置身于五颜六色的枫林中的陶醉。最重要的是该景区是森林公园。
就目前的风景来说算是差强人意,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溯溪而上时我们看到了还没有融化完全的冰雪。一来这里的海拔比较高,二来在背阴处冬天积压的很厚的雪很难融化。清澈的泉水从积雪下面缓缓流淌,偷偷的在白雪身上画下了一道道沟痕。过不了多少天这些坚强的积雪终究经受不住渐渐升高的温度,慢慢的化成水,加入到泉水的队伍,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世界上来到我们身边。
![]() |
![]() |
下山的时候我们注定是毕竟坐不到园方的观光车了,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在下山的停车站点处,有几个正在修公园设施的师傅正在工作,考虑到他们待会儿下班应该不会步行下去。果然,询问后得知他们会有工头的车来接,但是时间会晚些,但是比我们直接走下去会节约不少时间,两个质朴 的师傅欣然同意待会儿愿意让车载上我们,而我们沿着下山公路先行下去。结果是我们在途中遇到了工头的皮卡车,也愿意载我们下车,不过每人要给十块钱,我靠,没想到在这还被宰了一顿,这工头真是会发难财,让我对这里的人刮目相看。奈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办法,只有这样了,不过稍微欣慰的是,我们砍掉了十块。
到了山下,天快黑了。我们拒绝了工头推荐的附近住处,毅然决定骑回小市,没错就是二十多公里外的县政府所在地。我们是仔细斟酌过的,一来这里远离闹市,只有几户农家饭店,安全没有保证;再说也不想明天一早还要骑行这么长艰难的路段,我的行事风格是先把这些硬骨头给啃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此外,明天女生要坐车去本溪市,从那里出发会方便很多。
后来我们就顶着夜色,在微弱的路灯指引下,向着我们的目的地进军。女生是郭子的同学,驮人的重任落在了他车上,况且只有他的自行车有货架。就这样我们一路上说着,笑着,唱着,前进着。下山相对来说轻松一点,下坡路多了不少。
闲话少说,当晚到小市身心俱疲,美美的吃了一顿难吃的自助。小市毕竟县城,住处还是挺多的,而我们总能找到实惠的。
第二天一早,我们三个继续赶路。没走多远继续爆胎,这次是二逼郭,好在距离上次修车的老师傅那里不远,然后继续了我们未完的缘分。
今天的路艰难多了,从满族自治县去本溪市区的路总在山谷里蜿蜒,上坡,顶风,让人怀疑人生。推着自行车不知到走了多远。中午时分,路边酒家吃了一顿羊汤。一路上有人家的地方总能看到挂着羊汤招牌的饭店。喝过才知道确实不错,价格是三四十一小碗,不过肉还是蛮多的,汤呈乳白色,口感很好,膻味不大,汤可以无限续。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流口水。
路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隧道,这个隧道处于停用状态,不到一千米,没有灯光,漆黑一片,温度很低与外面的炎热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 |
我们径直闯了进去,感受到了仿佛来自地狱的黑暗与寒风,这是旅途中最刺激的片段了。
晚间十分我们穿过颠簸的村庄道路,两旁是如骷髅般的正在拆迁的民房,路上没有灯,仅有我们带的一个微弱车灯。大约九点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学校,圆满结束这次旅行。王者归来。附上一张全程图。
![]() |
© 本文版权归 Lighting Shaw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