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你再说一遍?!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书生的刻板印象。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三国里,有个形容文人将军的词,叫“儒将”。周公瑾,诸葛亮,都是破军于千里之外的顶尖儒将。尤其是诸葛亮,更是三把火为刘皇叔烧出了三足鼎立,《三国演义》中神一样的存在,
但《三国志》中有一个人并不逊色于周瑜、诸葛,他就是演义中后期才被提及的陆逊。
过人的才智三国的儒将谁都有,但陆逊为什么能打败一票前辈呢?
因为一点,“不符年龄”的冷静。

丨奈何狂犬吠日,我自心如止水丨
他有多冷静呢?刘备安排10000老弱残兵在陆逊寨前轮流骂娘,自己偷摸地带着8000精兵暗中埋伏,
由于卧龙先生的缺席留守,刘备的军事阵型丧失了合理的军法调度,纯属一种土匪头子的连绵铺排,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等劳什子玩意都被抛在脑后,陆逊见这横冲直撞的“气势”,果断龟缩,刘玄德的一记记重拳全然打在了软豆腐上……
面对打不透的软豆腐,刘备急火攻心、恨意全发泄在阵前的叫骂上了;陆逊看在眼里,想在心上,冷静地对写字台念叨着:
刘备的套路是唯快不破,好好好,我一小书生打不过你,你的士兵素质差就该暴露一下嘛,也让我东吴的兵士来点仇恨的力量。

任凭蜀军的漫天污言秽语、不管己方老将的遍地牢骚,陆逊小茶壶一端,悠哉游哉地满军营逛荡着,和年老士兵拉家常、和年轻士兵扯八卦,在军队的底层世界也混得风生水起,似乎早把对战刘备这事撇一边去了,啥叫冷静,这就叫冷静。
后来、再后来、半年过去的后来,陆逊看着刘备在低洼草丰木盛之处连营700余里,呵呵一笑:
没脑子,诸葛亮在你身边,你能犯这低级错误,看我如何致敬诸葛、烧光你的老本儿,荆州等地,原本就是我们吴国的。
陆逊的火烧连营成功“复制并超越”周瑜、诸葛的屡次火攻,书生自此扬名。

丨面对土匪,冷静更显超强大脑丨
扬名前的陆逊其实也很冷静,那时他经常出外征讨山贼,
当内外交困、后院起火时,出外的陆逊不会变成热锅蚂蚁,而是切换至冷至静的思考模式。
陆逊,一书生,上干得过关羽、下斗得了流氓,年轻的时候还真收服不少山越贼寇,这也还是依靠了他处变不惊的冷静姿态与心智。
孙氏公司别人都喜欢白天跑业务,陆逊专挑晚上“折腾”那帮占山的土匪——
地头蛇般的土匪们早就是山林野地的老江湖了,怎么会把一“娃娃”陆逊放在眼里,
白天抢劫惯了的土匪总要休息,此时的陆逊则缓缓抿口茶,指挥副将:
在那伙子黑帮的周边多插彩旗,排好战鼓,咱们人手少,头脑冷静些,摇旗擂鼓吓唬、折腾他们就成。

山越贼寇一听鼓声四起,以为四面八方皆是官兵,没见过大阵仗的小土匪们更是作鸟兽散,
被折腾久了的山贼土匪就差喊陆爷爷了,这半夜的“擂鼓闹钟”谁受得了啊?
陆逊打了个哈欠,在前线阵地上喊:
大家辛苦了,今晚我请客,夜宵和捏脚都记在我账上。
说完心生一喜——牺牲我们几个晚上,换得东吴百姓几年安宁,值得。又转念一想,这伙子土匪也毕竟是“江东父老”,假若招安、挑选精壮者入伍,还可以为东吴攒下日后征战天下的本钱。
陆逊的冷静,烧得了刘备,剿得了山贼。

丨气定神闲,巧施“空城”妙计丨
想炫酷玩“空城计”的人,都冷静得可怕,陆逊也是。
北征襄阳时,东吴间谍被敌军俘获,泄露了虚实。高级军事顾问诸葛瑾一听,这下坏了,赶紧提笔给陆逊写信,右手哆嗦得赶紧并上左手握稳笔头,一封“狂草式”的报告终于送至陆逊。即使这样,陆逊还是哈哈大笑,瑾哥别怕,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要冷静思考,害怕没有用。
他即刻传令全体军士停止操练、种植大头菜,携手诸葛瑾,散散步、下下棋、射射箭,俨然过起了退休的悠闲生活。
敌军看陆家军不动声色地吃喝玩乐、满心恐慌心生埋伏,以为草木皆兵、杀气腾腾,自是不敢轻举妄动。此时的陆逊找准时机、佯攻襄阳,势处下风的陆逊,不冷静面对,还要当面认怂?
对方看到陆字战旗,果然习惯性地激灵一下,随着神经线的牵动就开始撤退,这时的诸葛瑾再“偷渡”而出,陆逊则更是大张旗鼓地“登船逃跑”,吓蒙了的敌军不知究竟、送君东还。
一腔义气的刘备也许真的该好好学学陆逊的冷静头脑。

冷静,不是冷如冰霜、麻木无情的机械设置,而是静水潜流下的积蓄力量,陆逊的次次撤退、只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更好地捕捉时机、一击即中。
冷静,成就了这个书生,一代儒将——陆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