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篇 浙江:春风得意马蹄疾 3之2(宁波、慈溪、余姚)
本篇:宁波(甬江、月湖、鼓楼、天宁寺西塔、天封塔、七塔寺、天一阁、宁波博物馆、保国寺)——慈溪(上林湖、越窑窑址)——余姚(姚河、河姆渡文化遗址)

浙江,大环境是山青水秀宜居,小环境是 “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既静态可观、更动态可游。
(三)宁波市 明1381年置宁波府名,海定波宁之意,1994年设副省级市,杭州湾南岸,东临舟山群岛。
(1)甬江、月湖
奉化江、余姚江汇合成甬江,入东海。
从景点之间的距离可看出老城的规模,永丰库遗址是元代的储备仓库;原址新建的居士林依傍在月湖; 偕我公会把《南京条约》开埠的宁波作为中国总部。


(2)鼓楼 城门楼上落着三层楼阁,飞檐屋顶上再摞着长方形两层楼(搭积木似),如同身穿唐装、戴一顶西厨高帽。


(3)天宁寺西塔 西塔紧挨马路,东塔早已无存,说明唐代双塔制。
始建于唐851年,四面形五层楼阁式砖塔,高12米。出檐微微上挑,叠涩似农家的粗花布。

(4)天封塔 宁波唐代成为重要外贸港口,696年始建天封塔,也用作航标,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南宋1129年毁,历代再建再毁,现为1989年落架重修。
八面形七层楼阁式,飞檐挑得较高、显得有些矫情。一层结构与应县木塔相同、有外廊,以上各层都有暗层。


(5)七塔寺 唐858年始建,此为何代? 寺前排列七座石塔,高矮不一,代表禅宗起源。


钟楼、鼓楼。


圆通宝殿,三面墙嵌着清代线刻五百罗汉、似工笔画。
大钟,宋1134年铸,口沿似莲瓣下垂。




香樟木贴金的千手观音,眯着眼睛监督和尚们做功课呢。一枯瘦老和尚歇着。
和尚们诵经速度极快,我跟着试试接不上气,这也是力气活呀。



(6)天一阁 范钦1506-1585,明代兵部右侍郎,退隐造园,天一阁号称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
潘天寿题——南国书城。
陈从周题——春随人意、以衍清芬。




好园似好书,装帧各异、集在一起美眼呵呵。
随意走走,大小庭院自由布局衔接妥帖,态势流通虚实交织。 凝晖堂、千晋斋,只那名字就让你神清气爽。




东厅,清1829年,用作居室,
藏书房,原名东明草堂、亦称一吾庐。


几只石虎,大头小耳-翘尾收尾-抿嘴瞪眼,呆萌呆萌的。




尊经阁,大木书柜散发着特殊香味,袁枚、钱大昕等名家著述,我把小本本伸进镜头与经典对话。
现在打字打印太方便,生产容易、就降低了责任; 物质丰裕、就敷衍了事。过去书写、编辑、装饰、印刷、翻页,谁还记得过程之美?






(7)宁波博物馆 我很早就关注过,因为是王澍建筑(看过他设计的苏州大学图书馆),他的 “瓦爿墙” 从传统文化汲取灵感,被普利兹克评奖委员会认为最代表。
低矮的直线石墙、直角石墙,是序曲。

视觉跟着脚步迎向建筑主体,高低错落,长144米、宽65米,灰色主调用灰黑-砖红配色夹入孔缝。
地面铺满鹅卵碎石、增加自然质感,植几株红枫香樟、让鲜红青绿衬托。
所谓新乡土主义,我认为就是江南乡村的青砖材质 + 现代建筑的几何立体 + 欧洲朗香教堂式的不规则窗户。
抬头望天,淡淡蓝天似主体建筑、丝丝白云似色彩点缀,建筑就是学习大自然的法则啊。




建筑内部,质感的竹子剖面贴墙、明黄的楼梯扶手、外露的钢梁纵横,给大楼提神醒目。






河姆渡文化,牙雕鹰首、鹰形陶豆、多角沿陶釜(口沿似女孩帽子)。



商代,鸭形硬陶壶,似鸭子撅着屁股。

战国,铜钺、原始瓷钲。


西汉双系带盖钟。东汉青瓷熏炉、买地券(浙江人自古会做生意)。



西晋,青瓷鸟形杯,似燕子宽尾巴。

唐代,越窑执壶四件、越窑双鹤纹壶、越窑带銎qiong双系瓜楞壶。






唐代,越窑大钵、褐点大碗、越窑油盒、荷叶盖罐、喇叭口唾盂(吐痰都讲究)。
越窑茶碾、荷叶盏托(似荷叶边粘着一片茶叶,滋润啊滋润)。







北宋,越窑摩羯纹碗(显得干燥内敛)、金刚飞天刻石、经幢盖(飞天们腾云驾雾)。



南宋,韩瓶(变得萎缩小气)、天封塔地宫出土造像。




元代,景德镇窑影青碗、龙泉窑拱花坛和梅瓶(胎厚釉重)。




通向博物馆外阳台,上到屋顶。




出口,做足了线条曲折与笔直的调和。


(8)保国寺 城北,雨过天晴,马尾松熠熠生辉。



大殿墙基外,汉代骠骑井。
保国寺重点是南宋大殿,佛台只是一面板,西侧的栌斗是方形木质、东侧是圆形石质。
八棱柱略扁内斜,似宋代瓜棱壶同样的审美观。





昏暗中,看清凿井、斗拱、两层屋檐间透空的格栅,工作人员催着关门。



迁来的两座唐代经幢,基座变化有致、莲瓣肥厚湿润,一座四面刻像不同、另一座有盘龙。




(四)慈溪市 唐738年置慈溪县名,东汉董黯母慈子孝、有溪流之意,1988年设县级市,杭州湾南岸。 (1)上林湖、越窑窑址 2008年国庆节来过。东汉始创越窑青瓷,唐代兴盛,南宋停烧,有150多处窑址,上林湖最集中。
陆龟蒙诗——九秋风露越窑开。

G说,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的后司岙,断定就是秘色瓷窑址。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就产于此,比一般青瓷更白更细(借图)。


(五)余姚市 秦汉置余姚县名?1985年设县级市,宁绍平原,余姚江横贯,杭州湾南岸。 (1)河姆渡文化遗址 2008年国庆节来过,保存有大片干栏式建筑木桩。我国西南偏远山区的农屋,至今还在使用这几千年的建筑样式。


再来,姚河还是摆渡,若建桥就没味了。
小雨朦胧,白鹭扎水。



河姆渡文化,第一层5600-5300、第二层6000-5600、第三层6300-6000、第四层7000-6500年。


因为物产果实丰富、劳动工具丰富,才有了发达的文明。
稻穗纹陶片、稻谷、炭化米粒、葫芦籽、芡实、酸枣、麻枥国、菱角、青冈。





骨针(穿孔)、骨机刀。


漆木筒、木浆。


猪纹陶钵(野猪还在驯化)、陶盉二件(刻画野猪)、陶釜(粘有米粒)。




猪陶塑、鸟形陶塑、羊形陶塑、兽形陶塑、人首形陶塑,简直就是后现代呀!





骨哨(贾湖文化是骨笛)、角饰、兽牙饰、骨笄 ji。




圆雕鸟形象牙匕,不解何用?
双鸟朝阳象牙碟形器,是最著名的器物!


(2)曹娥江、钱塘江 杭州湾环线南线高速G92西返,昨晚迎着明月、今晚顶着雨雾,打着双跳奔跑看不清前方。
雨声,不是噼噼啪啪打芭蕉、不是嘈嘈切切错杂盘、不是嘟嘟囔囔诵经文,而是急急脆脆。
曹娥江,一蓑立翁,伫立茫茫水面。


常台高速G15w北行,跨过钱塘江,雨刮器抵不过雨势,白茫茫中,嘉绍大桥六组斜拉索架顶天立地。

2015年5月行记
建筑、园林、桥梁,都是思想观念的展现,读萨迪奇《设计的语言》——设计影响着观看世界的方式。物品是我们衡量生命流转的方式,定义标识自己是谁、不是谁......设计师扮演角色就是讲故事的人。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今古一相接

-
нялх тэмээ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8-06 22: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