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书签(毛姆)
1.布雷德利太太年轻时想必是个美人,五官虽非精致,但十分端正,眼眸明亮动人。但她那张蜡黄的脸已然下垂,几无妆容可言,而且显然也陷入中年发福的危机。我猜想,她应该倔强地不愿认命,因为她坐得直挺,直立的椅背并无软垫,但与一身紧绷的马甲相较,已属舒适。她身穿蓝色礼服,织毛工繁复,坚硬的胸衣把领子撑得老高,一头白发烫成道道波浪,梳理得一丝不苟。由于另一位客人还在路上,我们就先闲聊起来。
2.葛瑞格·布拉巴松的名字听来浪漫,但本人并非这么回事。他身形矮胖,头秃如蛋,仅在颈后与耳旁有撮黑鬈发,而他的脸红彤彤的,似乎随时会出大汗,一对灰眼睛咕溜打转,嘴唇肥厚,下颚松垂。他也是位英国人,我俩有时会在伦敦的波西米亚聚会上遇到。他为人爽朗,笑口常开,但明眼人都不难发现,他这般友善聒噪的外表仅是面具,好掩饰精明的生意人形象。
3.伊萨贝尔当晚也十分亮眼,身穿白丝礼服,下身是窄长裙你,恰好遮住胖腿。由衣服裁剪判断,她的前胸颇为丰满,露出略嫌多肉的臂膀,但颈项倒是纤美。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双眼闪亮动人。毋庸置疑的是,她的外貌靓丽迷人,但若不勤加保养,日后恐怕会胖得难看。
4.成年人鲜少会想到,年轻人对我们的评价可能既无情却又中肯。
5.艾略特语气尖刻,“就我三十年来的经验,我可以告诉你,婚姻这档事啊,依照地位、财富和社交圈来安排,绝对远远好过只因为两情相悦就结婚。”
6.这才发觉,他的笑容既阳光又甜美,不过分灿烂耀眼,而是由内而外照亮脸庞。
7.他们待在芝加哥这样的城市,势必三天两头就会碰面。有个男的这么献殷勤,任何女孩都会受宠若惊。一旦她发现身旁的闺蜜们都巴不得嫁给他,我问你,谁能忍着不捷足先登呢?这就好像你去参加一场派对,虽然事前就知道会很无聊,点心又只有柠檬汁和饼干,但终究还是会前往,只因为没受邀的好朋友都非常眼红。
8.“就像你说的,没什么不好,我只是碰巧对赚钱没兴趣。”伊萨贝尔咯咯笑着。
9.“死人完全就是死透的样子。”
10.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伊萨贝尔从小就接受了大人灌输的价值观。她不会想到钱的事,因为生活向来都是衣食无缺。不过,她仍然能凭直觉认为钱很重要,钱象征着权势和社会地位,男人赚钱天经地义,人生本来就该为此努力。
11.你觉不觉得,他可能在追求某种虚无缥缈的理想?好比天文学家想寻找一颗星体,而他唯一的存在证据就是数学上的计算结果。
12.“我好好教训了跟在你后面的混蛋。”他说道。
“你怎么了,帕西?”我问。
“噢,没事,被子弹打到了。”
他的脸惨白,表情忽然变得狰狞。他这才察觉到自己快死了,以前连想都没想过死亡这回事。他瞬间坐了起来,笑了两声。
“唉,累死了。”他说。
他倒下来,没了气息。他才二十二岁。他原本都盘算好了,战后要娶一名爱尔兰女孩为妻。
13.许多小伙子跟三十年前的我一样,不畏一旁店员的凶狠目光,既然自己买不起书,那就读几页算几页。
14.“太太,一般人如果没有你这般成熟到熟透了的年纪,还真高雅不起来呀。”
15.“这是为了什么呢?”
“获得知识啊。”他微笑着说。
“听起来不太实用。”
“可能不实用,也可能很实用,但是非常有趣。你真的很难想象,读懂《奥德赛》的原文有多么令人兴奋,仿佛只要踮起脚尖,伸出手来,就能碰到天上的星星。”
16.“还有你知道请保姆要多少钱吗?”她逐渐感到心烦意乱,因此语气愈来愈激动,“你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你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有多无理。我还年轻,想把握人生,从事下年轻人的活动,我想参加派对、舞会,打高尔夫和骑马。我也想穿好看的衣服。女孩子在朋友面前穿的相形见绌,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买朋友穿腻的旧衣服,或是等别人施舍新衣服,你又能体会那种心情吗?我想找家像样的美容院做头发,都没有办法了。我才不要坐着电车和公交车到处跑,我想要有自己的车。况且,你在图书馆读书的时候,我该找什么事做呢?是要我漫无目的地逛街,还是待在卢森堡花园顾着孩子,以免他们闯祸?这样是交不到朋友的。”
17.拉里在壁炉台上划了根火柴,由于是老式的法国硫磺火柴,立即有辛辣气味扑鼻而来。他点燃烟斗后,走过她的身边,站在窗前向外眺望,一语不发,沉默的时间仿佛没有尽头。伊萨贝尔仍站在原地,瞧着炉台上的镜子,却看不见自己的身影。她的心跳极快,神情中满是煎熬。拉里终于转过身来。
18.“假如你真的爱我,就不会让我这么不快乐。”
“我真的爱你。可惜有时候,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难免会让人不快乐。”
19.伊萨贝尔一进客厅,就看见几位客人已经在喝茶了。其中两位是定居在巴黎的美国女士,穿着非常讲究,脖子上围着珍珠项链,手腕上戴着钻石镯子,指头上套着所费不赀的戒指。虽然一人的头发染成深褐色,另一人则是满头部自然的金发,但说也奇怪,两人却颇为相似:同样有涂了睫毛膏的睫毛、画得鲜红的嘴唇、抹了胭脂的面颊、辛苦锻炼过的苗条身材、清晰立体的五官,以及如饥似渴的彷徨眼神,让人无法察觉到,她们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力挽救逐渐消逝的风采。她们的嗓门嘹亮尖锐,言不及义地东拉西扯,一刻也不停歇,仿佛担心片刻的沉默都会让身体停摆,一切人工装饰就会分崩离析。还有位美国大使馆秘书,看来阅历丰富,文质彬彬但一言不发,因为完全插不上话。另外一位则是矮小黝黑的罗马尼亚王子,有双锐利的黑眼睛和一张刮得干净的黑脸庞,卑躬屈膝,老是急着起身帮人奉茶、递蛋糕、点烟,还相当厚颜无耻,对在座众人的言论全是恶心的奉承,极尽恭维之能事,完全是借着巴结这些对象,偿还过去和今后受邀晚宴的人情。
20.伊萨贝尔一进来就散发出青春活力,加上外表高挑出众,替浮夸的气氛注入了清新之感,宛如人间女神翩然而至。罗马尼亚王子连忙起身替她拉把椅子,手舞足蹈地竭力盛赞。两位美国女士一面高声向她亲切问候,一面上下打量,仔细瞧她的衣裳。伊萨贝尔正值花样年华,也许会让她们好生郁闷。美国外交官见到伊萨贝尔一出现,两位女士立即显得虚伪枯槁,不禁暗自莞尔。
21.伊萨贝尔却是容观焕发,面色红润,她那一头深色的棕发,水汪汪的淡褐眼睛,还有白净的肌肤,如此青春洋溢,好像在单纯享受当下活着的感觉,旁人也感受到感染,跟着她笑开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相当可笑的画面,她成了颗梨子,金黄多汁,熟透香甜,唤人大快朵颐。她浑身散发着温暖气息,好像你一伸手就能感受她的舒适。
22.我只是想告诉你,有些人内心的渴望十分强烈,非得做某件事情不可,挡也挡不住,而且为了满足这种渴望,什么都可以牺牲。
23.你们就好像两个朋友一起去度假,可是一个想爬格陵兰的雪山,另一个却想去印度的珊瑚海钓鱼,是不会有结果的。
24.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25.“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如果过程有很多波折,就会觉得非常难过,以为永远无法释怀。但是最令人出乎意料的,往往是航海带来的疗效。”
”怎么说呢?”她面带微笑。
“爱情就好比航海技术很差的水手,颠簸的航程会让人受尽各种折磨。不过,如果你和拉里之间隔了一片大洋,你就会恍然大悟,刚开始那点难以忍受的痛苦,以后竟然会变得微不足道。”
26.一般人在热恋时,常会编造各种借口,来说服自己凡事跟着感觉走。我猜想,这也许是不幸的婚姻为何那么多的原因。这就好像你明知某人是骗子,但因为交情深厚,所以偏要把事情托付给他,只因不愿相信骗子会重视利益到牺牲友情,认为即使他对人再不老实,也绝不会辜负自己。
27.他的神色如此镇定,也影响了格雷和伊萨贝尔,也许他正有此意。两人平静了下来,但仍对他投以欣喜地目光。我在此要澄清,面对别人的由衷热情,他并非抱持冷淡的态度,反而礼貌周到且风度十足。不过,我老觉得他举手投足之间,带有某种疏离,让人纳闷起其中意涵。
28.这回答让我感到有些许不安。在如此陈设精美、挂着名画的房间里,这句话就像是漫过浴缸的水,在渗透天花板后,滴答一声落了下来。
29.“我实在弄不明白,”我回答说,“我只能胡乱猜测他的理由,说不定根本就没什么。或许他生性古怪,除了热情有所保留,住处也有所保留。”
30.“我想我不是真的爱他,但就算没有爱情,生活还是过得下去。我内心渴望的人是拉里,但只要没见到他,我就不会心烦。记得你跟我说过,只要隔着三千英里的大洋,爱情带来的痛苦就不难忍受了,对吧?我当时觉得这话说得好酸,但是后来想想还真有道理。”
31.“你不知道吗?美国女人对丈夫的那些要求,英国女人只会拿来要求管家。”
32.这个回应很巧妙。伊萨贝尔的一大优点是,即使赤裸裸的事实当前,也不会恼羞成怒。
33.日落前一刻,沼泽上的光线实在迷人,他常站在那里凝望,内心幸福无比。他也会骑马骑得老远,跑去一些荒凉偏僻的树林,宛如梅特林克戏里出现的场景,灰暗如寂寥,甚至带有几分诡异。每逢春节都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山茱萸盛开,橡树抽新芽,嫩绿的叶子伴着西班牙苔藓,好不欢乐,地上还铺满了白色的大百合和野生杜鹃。格雷说不出内心的感受,但想比是深受感动,他整个人陶醉在宜人的春光里。
34.这不过是肉欲罢了。战胜肉欲得最佳办法就是满足肉欲。
35.不羁之情人,汝永远,永远吻不着,再接近亦属枉然。
36.卫道人士老是主张,性的本能和爱情是两码子事。他们常把性的本能,说成是附加的现象。
2.葛瑞格·布拉巴松的名字听来浪漫,但本人并非这么回事。他身形矮胖,头秃如蛋,仅在颈后与耳旁有撮黑鬈发,而他的脸红彤彤的,似乎随时会出大汗,一对灰眼睛咕溜打转,嘴唇肥厚,下颚松垂。他也是位英国人,我俩有时会在伦敦的波西米亚聚会上遇到。他为人爽朗,笑口常开,但明眼人都不难发现,他这般友善聒噪的外表仅是面具,好掩饰精明的生意人形象。
3.伊萨贝尔当晚也十分亮眼,身穿白丝礼服,下身是窄长裙你,恰好遮住胖腿。由衣服裁剪判断,她的前胸颇为丰满,露出略嫌多肉的臂膀,但颈项倒是纤美。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双眼闪亮动人。毋庸置疑的是,她的外貌靓丽迷人,但若不勤加保养,日后恐怕会胖得难看。
4.成年人鲜少会想到,年轻人对我们的评价可能既无情却又中肯。
5.艾略特语气尖刻,“就我三十年来的经验,我可以告诉你,婚姻这档事啊,依照地位、财富和社交圈来安排,绝对远远好过只因为两情相悦就结婚。”
6.这才发觉,他的笑容既阳光又甜美,不过分灿烂耀眼,而是由内而外照亮脸庞。
7.他们待在芝加哥这样的城市,势必三天两头就会碰面。有个男的这么献殷勤,任何女孩都会受宠若惊。一旦她发现身旁的闺蜜们都巴不得嫁给他,我问你,谁能忍着不捷足先登呢?这就好像你去参加一场派对,虽然事前就知道会很无聊,点心又只有柠檬汁和饼干,但终究还是会前往,只因为没受邀的好朋友都非常眼红。
8.“就像你说的,没什么不好,我只是碰巧对赚钱没兴趣。”伊萨贝尔咯咯笑着。
9.“死人完全就是死透的样子。”
10.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伊萨贝尔从小就接受了大人灌输的价值观。她不会想到钱的事,因为生活向来都是衣食无缺。不过,她仍然能凭直觉认为钱很重要,钱象征着权势和社会地位,男人赚钱天经地义,人生本来就该为此努力。
11.你觉不觉得,他可能在追求某种虚无缥缈的理想?好比天文学家想寻找一颗星体,而他唯一的存在证据就是数学上的计算结果。
12.“我好好教训了跟在你后面的混蛋。”他说道。
“你怎么了,帕西?”我问。
“噢,没事,被子弹打到了。”
他的脸惨白,表情忽然变得狰狞。他这才察觉到自己快死了,以前连想都没想过死亡这回事。他瞬间坐了起来,笑了两声。
“唉,累死了。”他说。
他倒下来,没了气息。他才二十二岁。他原本都盘算好了,战后要娶一名爱尔兰女孩为妻。
13.许多小伙子跟三十年前的我一样,不畏一旁店员的凶狠目光,既然自己买不起书,那就读几页算几页。
14.“太太,一般人如果没有你这般成熟到熟透了的年纪,还真高雅不起来呀。”
15.“这是为了什么呢?”
“获得知识啊。”他微笑着说。
“听起来不太实用。”
“可能不实用,也可能很实用,但是非常有趣。你真的很难想象,读懂《奥德赛》的原文有多么令人兴奋,仿佛只要踮起脚尖,伸出手来,就能碰到天上的星星。”
16.“还有你知道请保姆要多少钱吗?”她逐渐感到心烦意乱,因此语气愈来愈激动,“你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你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有多无理。我还年轻,想把握人生,从事下年轻人的活动,我想参加派对、舞会,打高尔夫和骑马。我也想穿好看的衣服。女孩子在朋友面前穿的相形见绌,你能想象那种感觉吗?买朋友穿腻的旧衣服,或是等别人施舍新衣服,你又能体会那种心情吗?我想找家像样的美容院做头发,都没有办法了。我才不要坐着电车和公交车到处跑,我想要有自己的车。况且,你在图书馆读书的时候,我该找什么事做呢?是要我漫无目的地逛街,还是待在卢森堡花园顾着孩子,以免他们闯祸?这样是交不到朋友的。”
17.拉里在壁炉台上划了根火柴,由于是老式的法国硫磺火柴,立即有辛辣气味扑鼻而来。他点燃烟斗后,走过她的身边,站在窗前向外眺望,一语不发,沉默的时间仿佛没有尽头。伊萨贝尔仍站在原地,瞧着炉台上的镜子,却看不见自己的身影。她的心跳极快,神情中满是煎熬。拉里终于转过身来。
18.“假如你真的爱我,就不会让我这么不快乐。”
“我真的爱你。可惜有时候,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难免会让人不快乐。”
19.伊萨贝尔一进客厅,就看见几位客人已经在喝茶了。其中两位是定居在巴黎的美国女士,穿着非常讲究,脖子上围着珍珠项链,手腕上戴着钻石镯子,指头上套着所费不赀的戒指。虽然一人的头发染成深褐色,另一人则是满头部自然的金发,但说也奇怪,两人却颇为相似:同样有涂了睫毛膏的睫毛、画得鲜红的嘴唇、抹了胭脂的面颊、辛苦锻炼过的苗条身材、清晰立体的五官,以及如饥似渴的彷徨眼神,让人无法察觉到,她们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力挽救逐渐消逝的风采。她们的嗓门嘹亮尖锐,言不及义地东拉西扯,一刻也不停歇,仿佛担心片刻的沉默都会让身体停摆,一切人工装饰就会分崩离析。还有位美国大使馆秘书,看来阅历丰富,文质彬彬但一言不发,因为完全插不上话。另外一位则是矮小黝黑的罗马尼亚王子,有双锐利的黑眼睛和一张刮得干净的黑脸庞,卑躬屈膝,老是急着起身帮人奉茶、递蛋糕、点烟,还相当厚颜无耻,对在座众人的言论全是恶心的奉承,极尽恭维之能事,完全是借着巴结这些对象,偿还过去和今后受邀晚宴的人情。
20.伊萨贝尔一进来就散发出青春活力,加上外表高挑出众,替浮夸的气氛注入了清新之感,宛如人间女神翩然而至。罗马尼亚王子连忙起身替她拉把椅子,手舞足蹈地竭力盛赞。两位美国女士一面高声向她亲切问候,一面上下打量,仔细瞧她的衣裳。伊萨贝尔正值花样年华,也许会让她们好生郁闷。美国外交官见到伊萨贝尔一出现,两位女士立即显得虚伪枯槁,不禁暗自莞尔。
21.伊萨贝尔却是容观焕发,面色红润,她那一头深色的棕发,水汪汪的淡褐眼睛,还有白净的肌肤,如此青春洋溢,好像在单纯享受当下活着的感觉,旁人也感受到感染,跟着她笑开怀。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相当可笑的画面,她成了颗梨子,金黄多汁,熟透香甜,唤人大快朵颐。她浑身散发着温暖气息,好像你一伸手就能感受她的舒适。
22.我只是想告诉你,有些人内心的渴望十分强烈,非得做某件事情不可,挡也挡不住,而且为了满足这种渴望,什么都可以牺牲。
23.你们就好像两个朋友一起去度假,可是一个想爬格陵兰的雪山,另一个却想去印度的珊瑚海钓鱼,是不会有结果的。
24.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25.“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如果过程有很多波折,就会觉得非常难过,以为永远无法释怀。但是最令人出乎意料的,往往是航海带来的疗效。”
”怎么说呢?”她面带微笑。
“爱情就好比航海技术很差的水手,颠簸的航程会让人受尽各种折磨。不过,如果你和拉里之间隔了一片大洋,你就会恍然大悟,刚开始那点难以忍受的痛苦,以后竟然会变得微不足道。”
26.一般人在热恋时,常会编造各种借口,来说服自己凡事跟着感觉走。我猜想,这也许是不幸的婚姻为何那么多的原因。这就好像你明知某人是骗子,但因为交情深厚,所以偏要把事情托付给他,只因不愿相信骗子会重视利益到牺牲友情,认为即使他对人再不老实,也绝不会辜负自己。
27.他的神色如此镇定,也影响了格雷和伊萨贝尔,也许他正有此意。两人平静了下来,但仍对他投以欣喜地目光。我在此要澄清,面对别人的由衷热情,他并非抱持冷淡的态度,反而礼貌周到且风度十足。不过,我老觉得他举手投足之间,带有某种疏离,让人纳闷起其中意涵。
28.这回答让我感到有些许不安。在如此陈设精美、挂着名画的房间里,这句话就像是漫过浴缸的水,在渗透天花板后,滴答一声落了下来。
29.“我实在弄不明白,”我回答说,“我只能胡乱猜测他的理由,说不定根本就没什么。或许他生性古怪,除了热情有所保留,住处也有所保留。”
30.“我想我不是真的爱他,但就算没有爱情,生活还是过得下去。我内心渴望的人是拉里,但只要没见到他,我就不会心烦。记得你跟我说过,只要隔着三千英里的大洋,爱情带来的痛苦就不难忍受了,对吧?我当时觉得这话说得好酸,但是后来想想还真有道理。”
31.“你不知道吗?美国女人对丈夫的那些要求,英国女人只会拿来要求管家。”
32.这个回应很巧妙。伊萨贝尔的一大优点是,即使赤裸裸的事实当前,也不会恼羞成怒。
33.日落前一刻,沼泽上的光线实在迷人,他常站在那里凝望,内心幸福无比。他也会骑马骑得老远,跑去一些荒凉偏僻的树林,宛如梅特林克戏里出现的场景,灰暗如寂寥,甚至带有几分诡异。每逢春节都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山茱萸盛开,橡树抽新芽,嫩绿的叶子伴着西班牙苔藓,好不欢乐,地上还铺满了白色的大百合和野生杜鹃。格雷说不出内心的感受,但想比是深受感动,他整个人陶醉在宜人的春光里。
34.这不过是肉欲罢了。战胜肉欲得最佳办法就是满足肉欲。
35.不羁之情人,汝永远,永远吻不着,再接近亦属枉然。
36.卫道人士老是主张,性的本能和爱情是两码子事。他们常把性的本能,说成是附加的现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