湡水往事
腊月廿十六,胡狗三的突然去世,让整个善贤村大为一惊。狗三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他的去世为什么如此引人们的关注?

文|宋泽雨 第1章 胡狗三的突然去世,让整个善贤村大为一惊。 狗三,官名胡喜田,胡家行三,是胡老贤的第三个男娃。自打十岁能握住锄头开始,双手就没离开过, 凭着“喜田”的二字以及对土地的热爱和忠诚,街坊邻里爱喊他“胡狗三”。 年轻时的狗三,是善贤村起的最早的汉子。 当阳光撒满在善贤村的每一弯溪流,每一家门口,每一方寸土上,他走在路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强壮。黝黑的脸庞镶嵌着一对倍儿大的牛眼,粗壮的手臂铿锵地挥舞在壮阔的胸膛上,宽厚的脚掌在善贤村这片黄土地上稳健的前行。 他淳朴憨直,话少爱笑,常常调侃自己这一身的狗膘全靠田里的地来滋润, 岁数增加,人老发胖,头发也花白稀少,狗三的背影逐渐低矮起来。 麻雀在昏黄的天空上划过一道弧,晚风催促着外出觅食的小鸡小鸭回家,在夕阳的映照下,一切似乎变得漫长。 常常看见年迈发福的狗三挎着箩筐,拄着锄头,朝着家的方向,一步一步地挪动着,小心地摸索,吃力地前行。汗珠悄悄爬上狗三的额头,回家的步伐明显减慢,常常走到家,月亮就露出了大半个头,夜开始深了。 这早出晚归,一起一落的日头,不知不觉便持续了五十年。
第2章
腊月二十七早上,狗三家门口挂了一串白纸花。 这是善贤村报丧的传统方法,来向村民告知家人的去世。 “今天鸡蛋咋卖啊?美玲” 徐大娘挎着篮子,一边弯腰挑着新上架的鸡蛋一边跟着杂货店主人美玲搭话。 “哎哟,徐婶啊,今天鸡蛋,一斤三块六。” 美玲坐在椅子上看着进货的账本,她脸颊略红,喘着粗气,很显然她刚忙完杂货店开店前的一些碎活儿,不急不缓地答道。 “俺还特地赶早从村东来买嘞,村东二楞家的鸡蛋一斤三块七,看来也不便宜多少嘛” 徐大娘回答时,略微加快了一些语速,恰到好处的表达出了失望。 “这不快到年三十了,家家户户包饺子,这鸡蛋啊,是一天比一天贵咯。” 美玲看出了徐大娘的失望,她从椅子站了起来,一边扶着椅子把手一边笑着向徐大娘解释道。 “那给我来十斤吧,今年除夕我好好给家里包一顿” “好勒,那徐婶您自己去拿吧,门口的新鲜!” 美玲利利索索地从椅把手那抽出大号包装袋递给徐大娘,边递着袋子边用眼神向她会意新鲜鸡蛋的摆放位置。 徐大娘接过塑料袋后扶着货架走出杂货店门口,猛的看见胡家门口上的纸花,由于徐大娘是从村东赶来的,而狗三家位于美玲杂货店的西北方向,所以来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狗三家门口的变化,那串孤零零的纸花在冬日的街道上,寂寞的吊坠着,格外的显眼。 徐大娘先是一愣,挎着的篮子差点没抓住,弓着腰转身急忙忙的走进杂货店。 “是不是香秀走了?” 徐大娘紧缩着眉头,小声急促地向美玲打听着。 “不是俺香秀婶,哎,是。。。” “狗三?!”还没等美玲说完,徐大娘诧异道

第3章
美玲看见徐婶的情绪变化,赶快放下手里的碎活儿,快步走向徐大娘。
她搀着徐婶胳膊,引着她先坐下,先朝着胡家看了一眼,转头说道:“喜田叔是昨个儿黑夜走嘞”
“啊!”徐大娘圆圆地睁着双眼,很显然不相信狗三去世的事实。
美玲帮着徐大娘拾掇着鸡蛋,扶着她慢慢地走出了杂货店。
徐大娘将随身带着的蓝布头盖在满鸡蛋的篮筐上,又慌慌地看了一眼狗三家,“这狗三好端端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啊?”徐大娘无奈地自问着。
“可不是嘞”美玲同情地附和着徐大娘的话。
“哎,人走如灯灭啊”
徐大娘边晃着头边叹着气,挎着篮子一步一步由村西朝着村东走去。
八点钟的太阳没有想象的暖和,空气中夹杂着瑟瑟的冷风吹乱了徐大娘的银发,善贤村整个的街道没有丝毫过年的味道。
徐大娘边念叨着边回忆往事,由村西到村东的路,似乎变得漫长。
她第一次见狗三的时候是秋天,那时才十一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