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还是丧失
如果有人要我推荐好的丧尸片,我会说乔治A罗梅罗的三部曲:《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以及《丧尸出笼》。
都是上个世纪的片子,最后一部《丧尸出笼》也是在1985年就有,可想这些片子特效和后期是有多初级。然而这却没有阻碍乔治成为世界僵尸电影之父,所以所谓丧尸片并不是仅凭惊悚和猎奇触到观众神经就能为人称道。
实话讲,这类片子确实难以界定好坏,比如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末日之战》,大场景大制作,爽的一妈批,票房甚好,可归根结底主题不过是继承传统西部片歌颂个人英雄,究其内涵,不过仅此。
那么除了惊悚与猎奇我们在丧尸片里还能看些什么呢?
当然是人性了。
丧尸片把人性置于一个世界末日的大背景下,一切内心的光与暗都被放大,人心被动摇,道义被践踏,生存成了重中之重,在这时候除了僵尸,人,也是会吃人的。延伸到现实,我们没有僵尸,那么吃人的只剩下人了。就讽刺批判这方面,丧尸片竟发挥到了一部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作用。
前段时间有一部大火的韩国丧尸片《釜山行》,我向来不大喜欢棒子却也不得不承认这部良作对人心刻画入木三分:涉及到本能,涉及到品性,涉及到阶级,自私的无私的,感性的理性的,众生百态不一而足,原来上位者不一定高尚,低微者不一定卑劣。
让我们把这种不切实际的题材的影片上升到理解层次。差不多所有片子里都有正义男甲无脑女乙腹黑理性小头目丙以及自私猥琐小反派丁,一般而言结局都是丁或丙害死一堆人最后被僵尸撕了,而甲带着累赘乙在被丁和丙玩得半死的时候逃出生天。
那么这些片子讲的究竟是什么,“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么?
也不尽然。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我说,丧尸片一方面贬斥人性,一方面也在歌颂人性。
三部曲第三部《丧尸出笼》里,残暴的据点头目杀了致力研究僵尸行为的博士,最后为博士报仇的竟是苏醒一部分人性的他已变成僵尸的朋友。不好意思,看了这么多丧尸片,还是改不了在僵尸把自私者撕掉的时候感到大快人心。
有时候,没有了人性的僵尸并不比扭曲了人性的人类更可怕啊。
少有的丧尸喜剧片里,《僵尸肖恩》算是杰作,充斥全片的黑色幽默让观众大笑之时毛骨悚然,并非恐怖,而是诛心。无论有多少惊悚恐怖,在心怀鬼胎面前都成了小巫见大巫。
由于某些原因,中国可以说几乎没有丧尸片。而中国僵尸电影,除了林正英道长也数不到别人。林道长说:“人分好人坏人,尸分僵尸死尸。”林道长还说:“做人要争气,做鬼要断气。”最怕的就是又熊又不老实,自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慢慢地无所不用其极,成了毒瘤害人害己。
丧尸片恐怖在丧尸,而丧尸恐怖在还是人的躯壳可是已没有人心,所以比丧尸更恐怖的就是未被僵尸感染就已没有了人性,甚至无法从外观辨识。这却是现实,人面兽心,终究难辨。
让人称奇的是,丧尸片里居然还有爱情题材的。《温暖的尸体》有“丧尸片中的《暮光之城》”一说,也是喜剧色彩颇浓,但我想导演的用心并非歌颂爱情伟大或怎样,而是丧尸片不变的主题——“活人永远比死人可怕”,甚至有时,死人比活人更值得世上最真挚的感情,毕竟艾米丽艾金森说过类似的话:唯有爱情和死亡才是永恒。
都是上个世纪的片子,最后一部《丧尸出笼》也是在1985年就有,可想这些片子特效和后期是有多初级。然而这却没有阻碍乔治成为世界僵尸电影之父,所以所谓丧尸片并不是仅凭惊悚和猎奇触到观众神经就能为人称道。
实话讲,这类片子确实难以界定好坏,比如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末日之战》,大场景大制作,爽的一妈批,票房甚好,可归根结底主题不过是继承传统西部片歌颂个人英雄,究其内涵,不过仅此。
那么除了惊悚与猎奇我们在丧尸片里还能看些什么呢?
当然是人性了。
丧尸片把人性置于一个世界末日的大背景下,一切内心的光与暗都被放大,人心被动摇,道义被践踏,生存成了重中之重,在这时候除了僵尸,人,也是会吃人的。延伸到现实,我们没有僵尸,那么吃人的只剩下人了。就讽刺批判这方面,丧尸片竟发挥到了一部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作用。
前段时间有一部大火的韩国丧尸片《釜山行》,我向来不大喜欢棒子却也不得不承认这部良作对人心刻画入木三分:涉及到本能,涉及到品性,涉及到阶级,自私的无私的,感性的理性的,众生百态不一而足,原来上位者不一定高尚,低微者不一定卑劣。
让我们把这种不切实际的题材的影片上升到理解层次。差不多所有片子里都有正义男甲无脑女乙腹黑理性小头目丙以及自私猥琐小反派丁,一般而言结局都是丁或丙害死一堆人最后被僵尸撕了,而甲带着累赘乙在被丁和丙玩得半死的时候逃出生天。
那么这些片子讲的究竟是什么,“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么?
也不尽然。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我说,丧尸片一方面贬斥人性,一方面也在歌颂人性。
三部曲第三部《丧尸出笼》里,残暴的据点头目杀了致力研究僵尸行为的博士,最后为博士报仇的竟是苏醒一部分人性的他已变成僵尸的朋友。不好意思,看了这么多丧尸片,还是改不了在僵尸把自私者撕掉的时候感到大快人心。
有时候,没有了人性的僵尸并不比扭曲了人性的人类更可怕啊。
少有的丧尸喜剧片里,《僵尸肖恩》算是杰作,充斥全片的黑色幽默让观众大笑之时毛骨悚然,并非恐怖,而是诛心。无论有多少惊悚恐怖,在心怀鬼胎面前都成了小巫见大巫。
由于某些原因,中国可以说几乎没有丧尸片。而中国僵尸电影,除了林正英道长也数不到别人。林道长说:“人分好人坏人,尸分僵尸死尸。”林道长还说:“做人要争气,做鬼要断气。”最怕的就是又熊又不老实,自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慢慢地无所不用其极,成了毒瘤害人害己。
丧尸片恐怖在丧尸,而丧尸恐怖在还是人的躯壳可是已没有人心,所以比丧尸更恐怖的就是未被僵尸感染就已没有了人性,甚至无法从外观辨识。这却是现实,人面兽心,终究难辨。
让人称奇的是,丧尸片里居然还有爱情题材的。《温暖的尸体》有“丧尸片中的《暮光之城》”一说,也是喜剧色彩颇浓,但我想导演的用心并非歌颂爱情伟大或怎样,而是丧尸片不变的主题——“活人永远比死人可怕”,甚至有时,死人比活人更值得世上最真挚的感情,毕竟艾米丽艾金森说过类似的话:唯有爱情和死亡才是永恒。
-
悄咪咪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6 0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