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威尔.施瓦尔贝(美)
翻开这本书,只是因着父亲的关系,内心不自主产生的共鸣。
只是不曾想,一口气看完。
文中的妈妈Maryann(e),儿子威尔,在母亲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的时候,为了在最后的时光陪伴妈妈,也为了母子之间除疾病外有更多的话题,他们开始了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两人读书会,在这个过程中,威尔通过与母亲共读一本书,交换彼此的理解及看法,来了解和掌握此时的母亲心绪变化并更进一步的了解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威尔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因此改变了自己后续的人生轨道,并终于有机会写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读完后,我一直在思索和和回顾自己与父亲最后相处的日子,在陪着父亲各个医院奔波最后确诊为肺癌晚期的时候,我也是同威尔一样的焦虑与难过。只是不同的是,玛丽安可以选择自己确诊后的生活模式和治疗方式,而父亲却只是一天天的沉默。父亲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他的一生都把对子女的爱深深藏在心里,最后的时光,他一个人人默默的为自己安排后事,为自己选择日后安息的地方:背靠高原,面向家门,脚踩渠水,头枕槐林,厚土为褥,苍天为被,守望着祖辈修养生息,子女初而为人的这篇土地。他这一生没有住过一次医院,就是确诊为肺癌之后,因已全身转移,他也选择了在家休息养护。他不想在自己最后的时光,因这没有希望的病痛,给子女增压上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给自己还算自由的双腿增加增加一副绳索,死是绝望,但生应该是希望,是未来!在这段日子里,外孙的出生,给了他脸上难得的笑容。生命的最后,他更多的是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摧残,而我,除了给他买一些姑息的药品缓解他的疼痛,做或者买他喜欢吃的食物之外其他一切无能为力,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身躯和被病痛折磨到变形的面容,听着他日夜疼痛的呻吟,我面对他的每一秒都是一种自我折磨。
我希望那时的我,能早点看到这本书,也许能够让我早点以这种比较理智平和的心态,或者读报念书的状态陪父亲走完他的最后一程,可惜,我最终还是做了一个逃兵,因为无法面对那种看着亲人被病痛折磨的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无助和自责。
我一直在想,每一个人其实都知道自己最终有一天要死的,只是不知道究竟会在哪一天,也许潜意识里,还是以为有很久很久的时间吧。所以不着急。可为何,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却无法平和的去面对和接受?无法平常的度过每一天?哪怕这个癌症确诊后存活期还有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五年,十年,或更久。我想唯一的差别就是面对癌症的那种可以治疗无法治愈的无力感吧。病症所引起的任何一次不适你都不会抱任何痊愈的希望,认为只是一种姑息的手段,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觉得时间紧迫人生苦短。生病最后的每一分都是上帝的馈赠,而这些,在生病之前从来没有再意过或者介意过,尤其是对还有许多未了心愿的人来说。希望是对人生最好的表达,而绝望,是走向毁灭的开始。
”我们所有人都会离去,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几十年之后,也可能就在明天,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充实的度过每一天,谁能够真的玩得起这个智力游戏,或者真的能充实的度过每一天?况且得知两年后可能会死和一定会死有着天壤之别“
母亲玛丽安是一个公益组织的成员,她终身的希望就是为战乱的国家阿富汗建立一座阿富汗国家图书馆及许多移动图书馆,她希望那些处于战乱/贫穷/和饥饿中的孩子,那些在战乱没了父母亲人的孩子通过读书还能看到人生最后的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与争取去改变自己后续的命运。她曾担任过哈佛大学的入学主任,纽约一所大学的咨询顾问,一所高中的校长,也曾任职公益组织应教会,流浪妇女儿童委员会,国际救援委员会,任职最长的是一个阿富汗境内建立图书馆的基金会。
威尔的父亲道格是一个音乐艺术经纪人。而威尔,是一家出版商经纪人。
威尔通过与母亲在最后的时光里一起读书的过程,描写了母亲自强的一生,童年父母离异的阴影,让她对于她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更多了爱护与责任,女校的学习,让她懂得女性生命的价值,读书是一条链子,串起了家里所有的成员,也串出了每个成员几十年间的过往 现在与未来,每一段与书相关的回忆,都会带给他们温暖 阳关 与关爱。而每一本书,也在它出现的同时,暗示着彼此此时的心境。”书能帮助我们诉说,让我们在不愿谈及自身的时候,有话题可以聊“借助书,表达了对彼此理解 关心 与爱,包括不安与焦虑的回应。而母子每看的一本书,都浓缩了当前心境及家庭的一段生活史,一段往日的生活思考的时光。
最关键的,最后的读书会列出了一个书单,也许我们一年都无法读完的书。本书总共列出122本小说,28部电影或戏剧。以下,只是书单的一大部分供后续查阅或参考。
1《终得安全》是关于两对夫妻终生友谊的故事,其中的一个查瑞,身患癌症
”读书与行动并不冲突,阅读真正的反面,是死亡。在阅读母亲心爱书籍的时候,我总是无法不想起她——而在我向他人推荐这些书的时候,我知道母亲的一部分将会随之而去,传递给别人;母亲的精神也将会活在这些读者中,她对这个世界如此这般的爱过,那些爱也将会启发这些读者,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爱这个世界“
2《霍华德庄园》福斯特 ”不妨从~说起“的简单开场让人们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期待。而人们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人生将以怎样的方式改变,这也是
人生难以预料的本质。
3 《在切瑟尔海滩上》 伊恩.麦克尤恩 描写一对1962年结婚的新欢夫妇初婚的甜蜜,以及生活的精彩而又悲怆的结局。
4 《相约萨马拉》 奥哈拉,书中讲的是不要鲁莽行事,自恃过高,处于傲慢固执不愿道歉。提醒人们反思人如果被某种方式教育,就觉得自己可以胡作非为了。由此萨马拉又引申出一则毛姆的寓言故事,一则经典的伊拉克传说。
《金刚搬箬菠萝蜜经》强调空性的概念,于此相关的还有印度的龙叔大师的《七十空性论》著名的一段:非常非无常,亦菲我无我,净不净苦乐,是故无颠倒。
5《荒野侦探》 智利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作品。故事以西班牙布拉瓦海岸为背景而创作。
6 《沉沦之人》迈克尔. 托马斯(波士顿) 与《荒野侦探》都提到了挫折 写作和逃跑。只是前者奔跑写实,后者奔跑写意;前者描述的是波士顿黑人孩子的遭遇的种族隔离与暴力及后期的命运转折。后者更倾向于市井故事类的侦探描述。
这两本书都写了有关伤痛的故事,是在母亲生病后第一次带个母子不同于奥赖利医生所给的截然不同的某种希望:不必退缩和孤立自己,即使母亲和我走在不同的人生旅途上,我们仍然可以分享彼此阅读心得;在阅读时我们不必在意生病与否,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母亲与儿子携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母亲生病后产生的恐慌和巨变之时,阅读提供给我们沉着的力量。
7 《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 卡勒德.胡塞尼有关阿富汗战乱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在做决定的时候,先想想做了决定后还有没有可以反悔的机会,要懂得做两手准备。当你陷入两难的抉择时,选择那个在必要时能重新再来的一个,不要选择少有人走的那条路,而是选择有逃生出口的那条,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假思索就愿意搬去异国他乡住一段时间的原因。如果你只呆在家里,就没有机会去其他地方,但不管去哪,总还有机会回家,我想这样是旅游与迁居最打的区别,是休假与失业的最大差别。
8 《疾病的礼仪》 苏珊.哈尔彭(心理治疗师)
9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人们对于命运承担了选择的后果。而书能帮助我们诉说,让我们在不愿谈及自身的时候,有话题可以聊。
10 《推销员之死》 阿瑟.米勒 出演过这部 舞台剧母亲的女子中学的戏剧老师米莉(唐纳柯)由此引出”女性除了结婚之外还可以更美好“的早期女权思想的启蒙。戏剧《家离恨天》《看房者》
11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12 《初恋》《战争风云》《哗变》 赫尔曼.沃克(美) 均是对战争背景下女性生活缩影
13 《爱花的牛》罗曼.里夫《阿罗有支彩色笔》 克罗格特.约翰逊 威尔童年最爱
14 《野兽国》莫里斯.桑达克 哥哥童年最爱
15 《厨房之夜狂想曲》 妹妹妮娜的童年最爱
16 《粉红驴子布朗》 玛丽安 的童年最爱
17 《飞天万能车》 伊恩.弗兰明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罗尔德.达尔 父亲的最爱
18 《霍比特人》《魔戒》《纳尼亚传奇》 托尔金的中土世界
19 《马尔科姆X自传》《怕飞》
20 《自由战士》《保罗.里维尔和他生活的世界》 埃斯特.福布斯
21 《血染雪山堡》《维瓦罗要塞的火炮》《链上的傀儡》 阿利斯泰尔.麦克
22 《禁忌祈祷书》《马奇》 杰拉丁.布鲁克斯
23 《每日的力量》 玛丽.泰尔斯顿 我知道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都与上一代人有很大差异,但对于勇敢/信仰与激励的需求是一样的。我们仅仅拥有今日,因为昨日的我们已经死去,而明日的我们尚未出生。”知道你的意思,即能洞察完美的公正,固然知道你的力量是永恒的根源“<所罗门智慧>第十五章
24 对于已经无可挽回的事情,再多的遗憾也没有用,应该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不要抱怨没有合适的工具,而应该更好的使用拥有的工具。我们是谁,我们在哪,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他可能通过人类的过错来体现,至于拥有智慧的凡人,是直面自己的弱点,设法从中得益”——FW.罗伯
《多舛的生命之旅》《正念》《恢复理智》卡巴金
"活在此刻,当我与你在一起,此时,我的眼中只有你“”你无法阻止波涛汹涌,但你可以学会踏浪而行“
25 《爱,药物以及奇迹》伯尼.S.西格尔
《管家》《家园》《吉利德》 玛丽莲.罗滨逊,后者曾获2005年普利策奖"此时此地,上帝会要我做些什么?
"这样,就会让我们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是为了你而存在,而是为彼此而存在.
26 《微妙的平衡》
27 《怜悯之旅:关于信仰的思考》
28 《威尼斯之死》《约瑟与他的兄弟们》《魔山》 《马里奥与魔术师》托马斯.曼
29 《蜥蜴笼》凯伦.康纳利 讲述缅甸监狱的生活
"你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被人毒打,但你有办法保护你幸福的多少。只要一个人能够守护自己的幸福,那么他会留住让生命值得为之活下去的东西,
而当他已不能守护自己的 幸福时也明白,他已经尽力了,没有遗憾了”
30 《弗利西亚的旅行》威廉.崔佛(爱尔兰短篇小说家)
31 《非普通读者》艾伦.班尼特 主角是英国女王 “摘要是浓缩,切割,要言不烦;而客悦读是博采广纳,铺陈扩散,并且持续不断的增长和延展."
32 《欢乐梅姑》电影 梅姑带着她的之子踏上奇妙的世界之旅“生活是一场宴席,大多数的弱者却饿得会死”我明白了一点,当深爱的人将要死去
时,可能要做的是庆祝过往,活在当下,并为未来哀悼.
33 《最后的演讲》 兰迪.波许/卡耐基.梅隆
34 《博来.法拉先生》 约瑟夫.铁伊
35 《三人同舟》 杰罗米.K杰罗米
36 《天才雷普利》《盐的代价》《火车上的陌生人》 翠西亚.海史密斯,感谢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愉悦
37 《第一女子侦探社》
38 《欲望号街车》田纳西.威廉斯,
39 《大陆漂移》拉塞尔.班克斯 《蝇王》威廉.戈尔 小说主要描述一群孩子如何在荒岛上存活。
40 《萨姆赛特.毛姆选集》 《人性的枷锁》《司事》《面纱》毛姆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1 《炼狱》-但丁
42 《同名同姓》《不适之地》《疾病解说者》 茱帊.拉希里,后者获1999年普利策文学奖
43 《大教堂谋杀案》剧本 T.S.艾略特 《纳瓦隆突击队》类似的内容
44 《心》 夏目漱石”如今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利己的环境,而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孤独“
45 《不可思议的一年》琼.狄迪恩 作者的女儿在该书完成后也患胰腺癌去世,此书是一本关于死亡,悲伤以及疾病的书。
“悲伤,当它袭来之时没有人可以预见。这跟我父母死时不一样:我爸爸在八十五岁生日前夕去世,妈妈在九十一岁生日前几个月去世,两人在去 世之前都经理了几年之久的逐步衰弱。他们走的时候我很难过,很孤独(无论多大年纪的孩子,被父母抛弃时都有孤独感),为过往时光,没有说 出的话语,为无法分享的甚至无法用任何现实的方式表达的感谢,为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所忍受的痛苦,无助,生理上的羞耻感,为所有这一切感到后悔“
46 《其他房间,其他奇迹》尼瓦尔.繆努丁 《奥丽芙.基特里奇》伊丽莎白.施特劳特
47 《脱缰之马》传记作家弗朗西斯.奥斯本
48 《埃莉诺.拉斯伯恩以及良心政治》 苏珊.佩德森
49 《像我们这样de女孩》 希拉韦勒(记者)
50 《法西兰组曲》依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长路漫漫》 伊斯梅尔.比阿,塞拉利昂反叛军的前童军
”那些适于我们,围绕我们的美丽与奇迹,是快乐,勇敢,以及实现愿望的努力。为什么不让那颗饱受滋养的心,信任自身存在的力量呢?难道新
不能不辜负始终温柔的引领,教诲的灵魂,倾听灵魂之声,相信未来是值得过去所有的付出呢?“
51 《芒果的滋味》玛利亚涂.卡马拉(12岁在塞拉利昂战乱中失去双手的残疾人)
52 《刺猬的优雅》妙丽叶.巴贝里(1969年出生在拉萨布兰卡,后定居日本,哲学老师)
53 《龙文身的女孩》斯蒂格.拉赫松(致力改革,反对极端的瑞典记者》
54 《《布鲁克林》《大师》《夜的故事》《黑水灯塔船》科尔姆.托宾,写出了母子关系中关于同性恋争议理解的时光(威尔是同性恋者)
55 《克里斯托弗和同类》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同性恋作家)《柏林故事集》
56 《重回蓝色珊瑚礁》
57 《父亲的眼泪》厄普代克
58 《大机器》 维克多.拉瓦列
59 《第一女子侦探社》系类书籍中《斯比迪汽车厂奇案》
60 《心灵盛筵》雷诺兹.普莱斯,美国著名小说家的短篇选集
61 《太多的幸福》爱丽丝.门罗,故事选集,内有《自由基》尼特将要死于癌症的故事。
62 《卡拉马佐夫兄弟》《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鸽之翼》《魔山》多次翻阅的书
63 诗歌《庙宇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玛丽.奥利弗(2004)
只是不曾想,一口气看完。
文中的妈妈Maryann(e),儿子威尔,在母亲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的时候,为了在最后的时光陪伴妈妈,也为了母子之间除疾病外有更多的话题,他们开始了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两人读书会,在这个过程中,威尔通过与母亲共读一本书,交换彼此的理解及看法,来了解和掌握此时的母亲心绪变化并更进一步的了解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威尔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因此改变了自己后续的人生轨道,并终于有机会写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读完后,我一直在思索和和回顾自己与父亲最后相处的日子,在陪着父亲各个医院奔波最后确诊为肺癌晚期的时候,我也是同威尔一样的焦虑与难过。只是不同的是,玛丽安可以选择自己确诊后的生活模式和治疗方式,而父亲却只是一天天的沉默。父亲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他的一生都把对子女的爱深深藏在心里,最后的时光,他一个人人默默的为自己安排后事,为自己选择日后安息的地方:背靠高原,面向家门,脚踩渠水,头枕槐林,厚土为褥,苍天为被,守望着祖辈修养生息,子女初而为人的这篇土地。他这一生没有住过一次医院,就是确诊为肺癌之后,因已全身转移,他也选择了在家休息养护。他不想在自己最后的时光,因这没有希望的病痛,给子女增压上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给自己还算自由的双腿增加增加一副绳索,死是绝望,但生应该是希望,是未来!在这段日子里,外孙的出生,给了他脸上难得的笑容。生命的最后,他更多的是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摧残,而我,除了给他买一些姑息的药品缓解他的疼痛,做或者买他喜欢吃的食物之外其他一切无能为力,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身躯和被病痛折磨到变形的面容,听着他日夜疼痛的呻吟,我面对他的每一秒都是一种自我折磨。
我希望那时的我,能早点看到这本书,也许能够让我早点以这种比较理智平和的心态,或者读报念书的状态陪父亲走完他的最后一程,可惜,我最终还是做了一个逃兵,因为无法面对那种看着亲人被病痛折磨的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无助和自责。
我一直在想,每一个人其实都知道自己最终有一天要死的,只是不知道究竟会在哪一天,也许潜意识里,还是以为有很久很久的时间吧。所以不着急。可为何,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却无法平和的去面对和接受?无法平常的度过每一天?哪怕这个癌症确诊后存活期还有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五年,十年,或更久。我想唯一的差别就是面对癌症的那种可以治疗无法治愈的无力感吧。病症所引起的任何一次不适你都不会抱任何痊愈的希望,认为只是一种姑息的手段,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觉得时间紧迫人生苦短。生病最后的每一分都是上帝的馈赠,而这些,在生病之前从来没有再意过或者介意过,尤其是对还有许多未了心愿的人来说。希望是对人生最好的表达,而绝望,是走向毁灭的开始。
”我们所有人都会离去,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几十年之后,也可能就在明天,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充实的度过每一天,谁能够真的玩得起这个智力游戏,或者真的能充实的度过每一天?况且得知两年后可能会死和一定会死有着天壤之别“
母亲玛丽安是一个公益组织的成员,她终身的希望就是为战乱的国家阿富汗建立一座阿富汗国家图书馆及许多移动图书馆,她希望那些处于战乱/贫穷/和饥饿中的孩子,那些在战乱没了父母亲人的孩子通过读书还能看到人生最后的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与争取去改变自己后续的命运。她曾担任过哈佛大学的入学主任,纽约一所大学的咨询顾问,一所高中的校长,也曾任职公益组织应教会,流浪妇女儿童委员会,国际救援委员会,任职最长的是一个阿富汗境内建立图书馆的基金会。
威尔的父亲道格是一个音乐艺术经纪人。而威尔,是一家出版商经纪人。
威尔通过与母亲在最后的时光里一起读书的过程,描写了母亲自强的一生,童年父母离异的阴影,让她对于她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更多了爱护与责任,女校的学习,让她懂得女性生命的价值,读书是一条链子,串起了家里所有的成员,也串出了每个成员几十年间的过往 现在与未来,每一段与书相关的回忆,都会带给他们温暖 阳关 与关爱。而每一本书,也在它出现的同时,暗示着彼此此时的心境。”书能帮助我们诉说,让我们在不愿谈及自身的时候,有话题可以聊“借助书,表达了对彼此理解 关心 与爱,包括不安与焦虑的回应。而母子每看的一本书,都浓缩了当前心境及家庭的一段生活史,一段往日的生活思考的时光。
最关键的,最后的读书会列出了一个书单,也许我们一年都无法读完的书。本书总共列出122本小说,28部电影或戏剧。以下,只是书单的一大部分供后续查阅或参考。
1《终得安全》是关于两对夫妻终生友谊的故事,其中的一个查瑞,身患癌症
”读书与行动并不冲突,阅读真正的反面,是死亡。在阅读母亲心爱书籍的时候,我总是无法不想起她——而在我向他人推荐这些书的时候,我知道母亲的一部分将会随之而去,传递给别人;母亲的精神也将会活在这些读者中,她对这个世界如此这般的爱过,那些爱也将会启发这些读者,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爱这个世界“
2《霍华德庄园》福斯特 ”不妨从~说起“的简单开场让人们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期待。而人们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人生将以怎样的方式改变,这也是
人生难以预料的本质。
3 《在切瑟尔海滩上》 伊恩.麦克尤恩 描写一对1962年结婚的新欢夫妇初婚的甜蜜,以及生活的精彩而又悲怆的结局。
4 《相约萨马拉》 奥哈拉,书中讲的是不要鲁莽行事,自恃过高,处于傲慢固执不愿道歉。提醒人们反思人如果被某种方式教育,就觉得自己可以胡作非为了。由此萨马拉又引申出一则毛姆的寓言故事,一则经典的伊拉克传说。
《金刚搬箬菠萝蜜经》强调空性的概念,于此相关的还有印度的龙叔大师的《七十空性论》著名的一段:非常非无常,亦菲我无我,净不净苦乐,是故无颠倒。
5《荒野侦探》 智利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作品。故事以西班牙布拉瓦海岸为背景而创作。
6 《沉沦之人》迈克尔. 托马斯(波士顿) 与《荒野侦探》都提到了挫折 写作和逃跑。只是前者奔跑写实,后者奔跑写意;前者描述的是波士顿黑人孩子的遭遇的种族隔离与暴力及后期的命运转折。后者更倾向于市井故事类的侦探描述。
这两本书都写了有关伤痛的故事,是在母亲生病后第一次带个母子不同于奥赖利医生所给的截然不同的某种希望:不必退缩和孤立自己,即使母亲和我走在不同的人生旅途上,我们仍然可以分享彼此阅读心得;在阅读时我们不必在意生病与否,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母亲与儿子携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母亲生病后产生的恐慌和巨变之时,阅读提供给我们沉着的力量。
7 《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 卡勒德.胡塞尼有关阿富汗战乱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在做决定的时候,先想想做了决定后还有没有可以反悔的机会,要懂得做两手准备。当你陷入两难的抉择时,选择那个在必要时能重新再来的一个,不要选择少有人走的那条路,而是选择有逃生出口的那条,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假思索就愿意搬去异国他乡住一段时间的原因。如果你只呆在家里,就没有机会去其他地方,但不管去哪,总还有机会回家,我想这样是旅游与迁居最打的区别,是休假与失业的最大差别。
8 《疾病的礼仪》 苏珊.哈尔彭(心理治疗师)
9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人们对于命运承担了选择的后果。而书能帮助我们诉说,让我们在不愿谈及自身的时候,有话题可以聊。
10 《推销员之死》 阿瑟.米勒 出演过这部 舞台剧母亲的女子中学的戏剧老师米莉(唐纳柯)由此引出”女性除了结婚之外还可以更美好“的早期女权思想的启蒙。戏剧《家离恨天》《看房者》
11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12 《初恋》《战争风云》《哗变》 赫尔曼.沃克(美) 均是对战争背景下女性生活缩影
13 《爱花的牛》罗曼.里夫《阿罗有支彩色笔》 克罗格特.约翰逊 威尔童年最爱
14 《野兽国》莫里斯.桑达克 哥哥童年最爱
15 《厨房之夜狂想曲》 妹妹妮娜的童年最爱
16 《粉红驴子布朗》 玛丽安 的童年最爱
17 《飞天万能车》 伊恩.弗兰明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罗尔德.达尔 父亲的最爱
18 《霍比特人》《魔戒》《纳尼亚传奇》 托尔金的中土世界
19 《马尔科姆X自传》《怕飞》
20 《自由战士》《保罗.里维尔和他生活的世界》 埃斯特.福布斯
21 《血染雪山堡》《维瓦罗要塞的火炮》《链上的傀儡》 阿利斯泰尔.麦克
22 《禁忌祈祷书》《马奇》 杰拉丁.布鲁克斯
23 《每日的力量》 玛丽.泰尔斯顿 我知道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都与上一代人有很大差异,但对于勇敢/信仰与激励的需求是一样的。我们仅仅拥有今日,因为昨日的我们已经死去,而明日的我们尚未出生。”知道你的意思,即能洞察完美的公正,固然知道你的力量是永恒的根源“<所罗门智慧>第十五章
24 对于已经无可挽回的事情,再多的遗憾也没有用,应该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不要抱怨没有合适的工具,而应该更好的使用拥有的工具。我们是谁,我们在哪,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他可能通过人类的过错来体现,至于拥有智慧的凡人,是直面自己的弱点,设法从中得益”——FW.罗伯
《多舛的生命之旅》《正念》《恢复理智》卡巴金
"活在此刻,当我与你在一起,此时,我的眼中只有你“”你无法阻止波涛汹涌,但你可以学会踏浪而行“
25 《爱,药物以及奇迹》伯尼.S.西格尔
《管家》《家园》《吉利德》 玛丽莲.罗滨逊,后者曾获2005年普利策奖"此时此地,上帝会要我做些什么?
"这样,就会让我们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是为了你而存在,而是为彼此而存在.
26 《微妙的平衡》
27 《怜悯之旅:关于信仰的思考》
28 《威尼斯之死》《约瑟与他的兄弟们》《魔山》 《马里奥与魔术师》托马斯.曼
29 《蜥蜴笼》凯伦.康纳利 讲述缅甸监狱的生活
"你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被人毒打,但你有办法保护你幸福的多少。只要一个人能够守护自己的幸福,那么他会留住让生命值得为之活下去的东西,
而当他已不能守护自己的 幸福时也明白,他已经尽力了,没有遗憾了”
30 《弗利西亚的旅行》威廉.崔佛(爱尔兰短篇小说家)
31 《非普通读者》艾伦.班尼特 主角是英国女王 “摘要是浓缩,切割,要言不烦;而客悦读是博采广纳,铺陈扩散,并且持续不断的增长和延展."
32 《欢乐梅姑》电影 梅姑带着她的之子踏上奇妙的世界之旅“生活是一场宴席,大多数的弱者却饿得会死”我明白了一点,当深爱的人将要死去
时,可能要做的是庆祝过往,活在当下,并为未来哀悼.
33 《最后的演讲》 兰迪.波许/卡耐基.梅隆
34 《博来.法拉先生》 约瑟夫.铁伊
35 《三人同舟》 杰罗米.K杰罗米
36 《天才雷普利》《盐的代价》《火车上的陌生人》 翠西亚.海史密斯,感谢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愉悦
37 《第一女子侦探社》
38 《欲望号街车》田纳西.威廉斯,
39 《大陆漂移》拉塞尔.班克斯 《蝇王》威廉.戈尔 小说主要描述一群孩子如何在荒岛上存活。
40 《萨姆赛特.毛姆选集》 《人性的枷锁》《司事》《面纱》毛姆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1 《炼狱》-但丁
42 《同名同姓》《不适之地》《疾病解说者》 茱帊.拉希里,后者获1999年普利策文学奖
43 《大教堂谋杀案》剧本 T.S.艾略特 《纳瓦隆突击队》类似的内容
44 《心》 夏目漱石”如今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利己的环境,而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孤独“
45 《不可思议的一年》琼.狄迪恩 作者的女儿在该书完成后也患胰腺癌去世,此书是一本关于死亡,悲伤以及疾病的书。
“悲伤,当它袭来之时没有人可以预见。这跟我父母死时不一样:我爸爸在八十五岁生日前夕去世,妈妈在九十一岁生日前几个月去世,两人在去 世之前都经理了几年之久的逐步衰弱。他们走的时候我很难过,很孤独(无论多大年纪的孩子,被父母抛弃时都有孤独感),为过往时光,没有说 出的话语,为无法分享的甚至无法用任何现实的方式表达的感谢,为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所忍受的痛苦,无助,生理上的羞耻感,为所有这一切感到后悔“
46 《其他房间,其他奇迹》尼瓦尔.繆努丁 《奥丽芙.基特里奇》伊丽莎白.施特劳特
47 《脱缰之马》传记作家弗朗西斯.奥斯本
48 《埃莉诺.拉斯伯恩以及良心政治》 苏珊.佩德森
49 《像我们这样de女孩》 希拉韦勒(记者)
50 《法西兰组曲》依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长路漫漫》 伊斯梅尔.比阿,塞拉利昂反叛军的前童军
”那些适于我们,围绕我们的美丽与奇迹,是快乐,勇敢,以及实现愿望的努力。为什么不让那颗饱受滋养的心,信任自身存在的力量呢?难道新
不能不辜负始终温柔的引领,教诲的灵魂,倾听灵魂之声,相信未来是值得过去所有的付出呢?“
51 《芒果的滋味》玛利亚涂.卡马拉(12岁在塞拉利昂战乱中失去双手的残疾人)
52 《刺猬的优雅》妙丽叶.巴贝里(1969年出生在拉萨布兰卡,后定居日本,哲学老师)
53 《龙文身的女孩》斯蒂格.拉赫松(致力改革,反对极端的瑞典记者》
54 《《布鲁克林》《大师》《夜的故事》《黑水灯塔船》科尔姆.托宾,写出了母子关系中关于同性恋争议理解的时光(威尔是同性恋者)
55 《克里斯托弗和同类》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同性恋作家)《柏林故事集》
56 《重回蓝色珊瑚礁》
57 《父亲的眼泪》厄普代克
58 《大机器》 维克多.拉瓦列
59 《第一女子侦探社》系类书籍中《斯比迪汽车厂奇案》
60 《心灵盛筵》雷诺兹.普莱斯,美国著名小说家的短篇选集
61 《太多的幸福》爱丽丝.门罗,故事选集,内有《自由基》尼特将要死于癌症的故事。
62 《卡拉马佐夫兄弟》《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鸽之翼》《魔山》多次翻阅的书
63 诗歌《庙宇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玛丽.奥利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