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
之前花了七个多小时看完了余华的这部长篇小说,结局在我的意料之外。因为看过《活着》,在看这部小说时一直担心许三观以及他的家人不知在什么时候就突然死掉了……特别是看到许三观一次次地去献血,总感觉他会因鲜血而丧命。庆幸许三观、许玉兰、一乐、二乐、三乐最后都好好的活着。
在小说中许三观一共卖了几次血我没有记清,但是前面六次我都有记得。
第一次出于好奇,也许还带着些许新鲜感,还有也是为了要证明自己的身体结实吧……他跟阿方、根龙到李血头那里献了血,也是从那时候起,他知道献完血要去吃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黄酒还要温一温。
第二次卖血就是十年后了。一乐打伤了方铁匠的儿子,在一乐的亲生父亲何小勇拒绝承担医药费且家里的大部分值钱的东西都被方铁匠搬走的情况下,许三观出于无奈卖了血。
第三次是因为自己曾经喜欢过的林芬芳摔断了腿,许三观去探病时与她发生了关系,想要给她买肉骨头和黄豆而去献了血。也是因为给林芬芳送了东西而因此有了把柄在许玉兰身上。我想如果一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许三观就不会与林芬芳发生关系了。
第四次去献血是在发生饥荒,全家人喝了57天玉米粥之后。献完血他决定带许玉兰、二乐、三乐去吃面条,只给了一乐五角钱。因为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是他卖血挣来的钱,花在一乐身上他舍不得......
第五次卖血是在一乐返乡时。这一次他是心甘情愿把卖血的钱花在一乐身上,并且不断嘱咐一乐这钱不能乱花,“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他是真的把一乐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
第六次是因为二乐生产队的队长来了,为了能让二乐早点抽调回城,想要好好招待二乐生产队的队长,许三观去卖了血。
后面因为一乐得了肝炎,要在上海治病,许三观又接连去卖了血。他在去上海的路上一路卖血,十天里竟然卖了四次血!卖血需要休息三个月后才能再卖血,所以他为了一乐有一次卖血后休克差点送了命......
三个孩子中他最爱的就是一乐,可一乐偏偏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那样的年代,在人们碎嘴上不断议论的环境下,许三观这样一个男人怎么能不痛苦、不煎熬?我想他的内心不知要承受着多大的压力。这压力有来自外界的,也有着自身的压力。一开始觉得不理解许三观的很多行为,看完整本书后觉得他是一个温暖且值得敬佩的人。
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让我觉得读来有些沉重,这两本书的泪点很多,而且不是那种一看就哭出来的那种,而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读完这本小说,我感受到了许三观作为父亲的担当,也看到了他作为丈夫的不抛弃,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丈夫,他为了家庭不惜不顾性命去卖血,他不是拿血去换钱,他是拿命去换钱。以至于后来他的血卖不出去时他哭了,他认为自己不再有用了,他担心万一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看到那一段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似乎也感受到了那个年代贫苦人民生活的艰难。
之前看小说前面的部分我曾说许三观的三观不正,他的名字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讽刺,但现在我想说的是:许三观,你值得拥有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