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
![]() |
1.内容
灿烂千阳——一个如此伤痛的故事却有着如此光明的名字。作者胡塞尼的习惯,好像就是用光明的名字来掩饰作品本身的悲伤。
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在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母亲自杀,定期探访的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然而,多年的骗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
2.隐喻:
这是一个关于阿富汗妇女的故事,亦可说,它是一本关于喀布尔的充满复杂感情的回忆,又或者,是一个关于阿富汗的寓言。用不着牵强附会,很容易可以看出隐忍、逆来顺受并不美丽的玛丽雅姆代表着阿富汗的历史,革命夜出生、坚强美丽的莱拉代表着一个作者理想的新阿富汗(或者说,经历革命的阿富汗),残暴并对《古兰经》阳奉阴违的拉希德则代表了塔利班。
(一)晚香玉和夜美人
私生女出身,相貌平凡才智平庸但却善良勤劳心灵纤细的玛丽雅姆,这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她的经历让我震颤。无法说什么不幸与不争之类的话,因为她的要求并不多,只想要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想要都需要的父爱。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女孩子在出嫁之前是不应该离开父亲的。玛丽雅姆看起来一直断断续续地接受到了父爱,然而这父爱中与生俱来的残缺像是碎玻璃渣,刺痛了小小的玛丽雅姆不设防地追求父爱追求完整家庭的心。她就带着这个仍然滴血尚未结痂的心,被当成一个包袱一样甩给了素昧平生残暴的老鞋匠拉希德做妻子。
在这里胡塞尼很巧妙地玩弄了一把读者的感情。他明白真正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生生地打碎在你面前。所以当玛丽雅姆的婚姻生活开始的时候一些青涩的假象难免给人希望。但是很快,幻想被狂风吹灭,晚香玉在黑夜中凋零(玛丽雅姆在阿富汗语中意为晚香玉)。
莱拉则与玛丽雅姆完全不同。她聪明美丽,坚强而不畏强,生长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她从来不知道在同一城市的有些家庭,妻子只是丈夫的一个私有物品,甚至连上街都要戴着严密遮住面身的布卡。青梅竹马的恋人塔里克的爱护和善良温柔的爸爸带给莱拉的理念是,男人应该是这样的。不管是塔里克为她出头的阳刚的爱护,还是爸爸看起来温柔软弱的对妈妈的宽容迁就,都是一个男人所给与的真正的爱。所以莱拉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这种爱在她的心里渐渐形成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就算爸爸去世,塔里克不见了,但是爱长久地停留在莱拉心中,支持着她在残破不堪的人生中生活下去。如果说爱是莱拉心中的信念,那么阿兹莎就是莱拉的爱所开出的花朵。如果不是为了阿兹莎,莱拉不会委身拉希德。她做了一个母亲所应该和想要做的事情,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莱拉作为一个母亲的伟大之处除了对阿兹莎的保护,更为集中地体现在对察尔麦伊上。这个孩子不是产生于爱,莱拉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要不要留下他。而她最终选择留下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并且我觉得是全书思想高度体现的一个地方——不要让无辜的胎儿死于她和拉希德的战争。这个理由出自一个真正的人,不仅仅是母亲。
那么之后,莱拉在缺少麻醉药的情况下剖腹产下察尔麦伊,更是把莱拉的坚强和母性推上高峰。
全书至此,莱拉的夜美人形象已经塑造得非常丰满(莱拉在阿富汗语中意为夜美人)。甚至这光芒完全掩盖了玛丽雅姆。
但是作者对玛丽雅姆的塑造正如这朵晚香玉的性格一般,不温不火,但是在最后才发现不经意间她的形象已经挥之不去。莱拉为了她挺身而出反抗拉希德,阿兹莎对她无条件地依赖欢喜,这对年轻母女唤醒了早已在玛丽雅姆心中埋葬的爱。她不想再看着生命中唯一的一点点美好也要消失。所以多年家庭暴力的压抑换来了玛丽雅姆最终的爆发。
然而任何幸福都需要付出代价。当玛丽雅姆服刑的时候,胡塞尼的描写难以逃脱煽情之嫌。知道一个人将面对死亡并不那么令人悲伤,但是如果知道这个将死之人心中的留恋、不舍、难以磨灭的爱,总是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应该说,玛丽雅姆最终圆满了自己的生命,让晚香玉终于盛放。
(二)巴米扬大佛
我听说巴米扬大佛的事情,是初中时妈妈告诉我的。那个时候我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难以想象一个伟大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被以一种轻率的理由随意捣毁。这更像一个不真实的情节。
在《追风筝的人》里面胡塞尼没有写巴米扬大佛的事情。那本书带有一定的自传成分,更像是作者在倾诉些什么。而在《灿烂千阳》中,巴米扬大佛对于莱拉而言意味着祥和的幸福。第一次去那里的那天爸爸和恋人都在身边,无忧无虑地郊游,美丽的景色。爸爸口中阿富汗的历史……这个文物对于莱拉而言,象征着一种美好。
当莱拉再次去到这个地方,已成废墟。而同时被塔利班毁坏得灰飞烟灭的,还有莱拉曾经纯洁美好的完满幸福。
历经磨难重新拾回的幸福,莱拉付出了太过昂贵的代价。
此处胡塞尼用情节打动读者去感受文物被毁的伤痛,远胜板起面孔说教。
(三)莱拉的牺牲——乱世中何去何从
莱拉委身拉希德,是她的牺牲。为了可以合法地生下阿兹莎,为了心中的塔里克,她情愿牺牲。牺牲自己,也牺牲诚实等等品德。所以后来拉希德不断的毒打似乎也是应该。毕竟这个男人在乱世中给了莱拉相对的安定。否则就像拉希德对玛丽雅姆所说的那番无耻的话一样,她的境遇也许更悲惨。
从前我一向赞成在绝境就一死谢众。被l说幼稚。日本一部描写二战的中篇小说叫做《异母兄弟》,讲一个柔顺的日本女子迫于无奈嫁给一个残暴的军人做继室,生活在被日军占领的朝鲜半岛。她和孩子和前妻所生的孩子经历种种,最后二战结束,从战俘营释放回来的长子终于与母亲重逢,母子相拥而泣。当时我说这个女子很悲惨,常年忍受侮辱和家庭暴力。L说娶她也算是负责了,要是不娶她更惨。我久不明此言。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一些。比如,如果莱拉当时求个痛快,就永远无法与尚在人世的塔里克重逢了。
也许面对磨难,选择坚强面对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有些人看似在柔弱地承受生活的打击,其实又何尝不是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四)回到家园,那片我们热爱着的土地
在《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逃离阿富汗,逃离家园像逃离灾难。然而在《灿烂千阳》中,胡塞尼渗透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与其永远作为难民客居异乡,不如回到重建中的祖国,看看可以为她做些什么。也许还会经历动荡,前途未卜,但是经历过风雨就不会再迷惘。
这里对于家园的感情升华了《灿烂千阳》的感染力。
(五)主题,不断重复
开始一直不明白书名为何叫做《灿烂千阳》,看完后才明白来自于一首古老的诗歌。译者文笔十分优美,用微微押韵的现代诗体译出了这首诗。
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
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
她那些动人的夜莺唱着美妙的曲调
如焚烧的树叶,它们唱得热烈而悠扬
而我,我在贾哈娜拉和莎尔芭拉的花园咏叹
连天堂的杜巴树也妒忌它们的郁郁苍苍
在汉文化中,太阳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而在这首诗歌中,很意外地,用灿烂的太阳来赞美女性。细细地感觉,也别有一种风情。或许历经磨难勇于承受迎上的女性,是有另一种只有太阳可以形容的灿烂。
3. 经典名句:
One could not count the moons that shimmer on her roofs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And the thousand splendid suns that hide behind her walls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胡塞尼《灿烂千阳》
时间,磨钝了那些锐利的记忆的边缘。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将会慢慢厌倦这种行为。她将会明白,召唤死去已久的回忆、掸走它上面的灰尘、使它重新浮现是一件越来越耗费精力的事情。
——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
一千个灿烂的阳光能否驱散阿富汗的硝烟所带来的黑暗,唯有爱才能让我们看到这灿烂千阳。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One could not count the moons that shimmer on her roofs
And the thousand splendid suns that hide behind her walls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她躲在自己心灵的一个遥远角落,独自度过了这些岁月。那儿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没有希望,也没有哀伤;没有梦想,也没有幻灭。那儿无所谓未来。那儿的过去只留下这个教训: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无论什么时候,若这一对剧毒的两生花开始在那片干涸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玛丽雅姆就会将它们连根拔除。她把它们拔起来,还没拿稳就赶紧将其掩埋。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它们都是并非真心实意的礼物,而是一些赎罪的象征,一些虚伪的,无耻的姿态,与其说是为了让她快乐,不如说是为了使他自己心安理得” 很多时候,我们为他人做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看似是为对方付出,希望对方快乐,实则是为了得到某种回报。这样的人是自私的。我曾经是这样的人,带着某种个人目的去为他人付出,最后被那人发现了。事后我感到很后悔很内疚,我想找个时间向他道歉。但是,我的道歉不也只是为了满足...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娜娜说,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将近十年过去了。但是,和塔里克站在阳光之下,莱拉刹那之间觉得这些年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她父母的死亡,和希拉德的婚姻,杀戮,火箭弹,塔利班,挨打,饥饿,甚至她的两个孩子,所有这些恍如一场大梦;这将近十年的光阴仿佛只是一条奇怪的时间岔道,隔开了最后想出的那个下午和充分的这一刻。
——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
莱拉记得妈妈有一次对爸爸说,说她嫁了一个没有信念的男人。妈妈不明白,她并不明白,其实她自己就是他生命中最为坚定不移的信念。
——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
我们常说,要心怀善心,帮助他人。别人有困难,我们帮忙,理所应当,可当我们自己出现麻烦时,我们是应该先照顾自己还是先关心别人呢。其实问题很简单,你想帮助他人需要有你这个实体存在,如果你不在了,就无法帮助别人了。所以说,当别人出现问题时,你恰巧也出现问题,应该先自救,然后再救人。社会上很多人,自己心理都有问题还经常去安抚别人,结果是别人没帮助到自己也挂了。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莱拉终于明白了,男孩对待友谊,就像他们对待太阳一样:它的存在毋庸置疑,它的光芒最好是用来享受,而不是用来直视。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同样从她身旁飞过的还有一千块玻璃的碎片,莱拉觉得自己似乎能看清每一块在她周围飞舞的碎片,慢慢地、一块接一块地不停翻动,每一块碎片上面都有阳光在闪耀。像是细小而美丽的彩虹。 莱拉家遭空袭的一段也是催人泪下,温柔而深沉的父亲在自己面前猝然死去,十七年平坦的成长之路骤然中断,转向了恐怖的幽谷密林。最残酷的场面却是最诗意的表达,极度的痛苦使得人的泪腺瞬间麻木,反而产生一种诡异的近乎沉迷的晕眩。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但是,最重要的是,玛丽雅姆就在莱拉自己心中,在那儿,她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她躲在自己心灵的一个遥远角落,没有希望,也没有哀伤;没有梦想,也没有幻灭。无所谓未来,往昔只留下这个教训: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无论何时,若这一对剧毒的双生花开始在那片干涸的土地上生长出来,她就会将它们连根拔除。
——胡赛尼《灿烂千阳》
她躲在自己心灵的一个遥远角落,独自度过了这些岁月。那儿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地,没有希望,也没有哀伤;没有梦想,也没有幻灭。那儿无所谓未来。那儿的过去只留下这个教训: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莱拉已经抛开一切新仇旧恨。因为她终于知道那是她惟一能够做到的事。她只能活下去。带着希望。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罪恶的指头总是指向女人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但这个游戏只和男性的名字有关。因为,如果他是个女孩,莱拉已经给她取好名字了。
——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
每一片雪花都是人间某个悲哀的女人叹出的一口气。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我知道你还小,但我希望你现在就明白并且记住这个道理,他说,婚姻可以等待,教育却不行。你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女孩。真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如愿以偿,莱拉。这一点我很清楚。我还知道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像需要它的男人一样需要你,甚至比需要它的男人更加需要你。因为,如果一个社会的女人没有受过教育,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进步的可能,莱拉。没有可能。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莱拉看着玛丽雅姆把纱线贴到布娃娃的头上。再过几年,这个小女孩将会变成一个对生活没有太多要求的女人,她将不会给别人添加负担,将不会透露她也有悲哀、失望和曾经被人嘲笑的梦想。这个女人将会像一块河床中的岩石,毫无怨言地忍受着流水的冲刷,然而她的圣洁将不会因此被玷污,她将会变得更加高贵。莱拉已经从这个女孩眼中看到了某种东西,那是藏在她灵魂深处的品质,那是拉希德或者塔利班都将无法将之摧毁的信念。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她也许会说,你害怕我会得到你从未拥有的幸福,你不想我幸福。你不想我过上好日子。心灵狠毒的人是你。 这是此时此刻15岁的玛丽雅姆内心的独白,她始终不明白为何父亲要让她们母女住在这个小村子里,而不是和她的手足一起生活。她不明白为何娜娜总让她学会忍耐。在女性处于卑微地位的阿拉伯国家,也许忍耐是她们唯一能做的。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我听见走廊的时钟滴答、滴答响。然后我就会想到,还有这么多秒钟、这么多分钟、这么多日子、这么多星期、这么多个月、这么多年在等着我。而且所有这些时间里面都不会有它他们。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完全没有和她们一起逃亡的忐忑的心态。 从开始就知道,注定是这样的结局。 这种清晰的,绝望的感受,就是成长令人讨厌的地方,是厌恶。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就在那个星期,莱拉开始相信,在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全部艰辛之中,没有什么比单纯的等待更加痛苦的了。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男人的心是一种狠毒的东西,玛丽雅姆。它不像母亲的子宫。它不会流血,它不会为了给你多点空间而扩张。我是惟一爱你的人。我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所拥有的一切,玛丽雅姆;要是我走了,你就什么也没有啦。你将会什么都没有。你什么都不是!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追悔莫及的幻想
——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
妈妈很快睡着了,留下莱拉和自己的心情搏斗:她既为妈妈决定活下去而宽慰,又为妈妈活下去竟然不是因为她而心疼。她将永远不会在妈妈的心灵留下两个哥哥已经给他烙上的印记,因为妈妈的心像一片惨白灰暗的沙滩,悲伤的波浪扑上来,摔得粉碎,扑上来,摔得粉碎,永远地将莱拉的脚印冲得不见痕迹。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她将永远不会在妈妈的心灵留下两个哥哥已经给它烙下的印记,因为妈妈的心像一片惨白灰暗的沙滩,悲伤的波浪扑上来,摔得粉碎,扑上来,摔得粉碎,永远地将莱拉的脚印冲得不见痕迹。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4.读后感
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一隅存在着如此的战争、贫穷、女性的悲哀。玛利亚姆,一个生下来就需要面对人们的冷眼相对(包括自己的母亲),一个为追求父爱而丢下母亲的人,一个间接害死母亲娜娜的哈拉米,一的被父亲抛弃的人,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一个得不到女儿的人。她的悲哀反应是当时阿富汗的社会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