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兄弟》
我不是一个文艺青年,也不算纯粹的文学爱好者,我看书纯粹是为了看书而看书,为了打发时间而看书。看过了就是看过了不会去写读后感,毕业之后已经很少读书,这几年真正读过的算得上还可以的作品也就是莫言的《蛙》,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觉得都是很好的作品但是没有让我在震撼。但是当我读了余华的《兄弟》之后很有感触,很有冲动。 之前大学读过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觉得余华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就是写的东西太阴暗了,十几年之后读到《兄弟》的时候发现余华还是在用他一惯的写作手法,故事情节那么的悲怆,那么灰暗,人物性格那么复杂,人性中有光辉的一面但更多的时人性的阴暗和恶。性格迥异来自不同家庭的兄弟两个,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前进,一个循规蹈矩的宋钢,最后落得卧轨自杀,另外一个嘻嘻哈哈不按规矩处事的李光头,反而在为乘坐联盟号宇宙飞船上太空而准备着。宋钢在生活中处处为李光头着想,有一碗面都会全部给李光头吃而自己只喝汤,他为了给林红更好的生活把自己搞得不男不女(这一点我觉得作者有点过分,太脱离实际),怎么看都绝对是一个好人,但是换来的却是李光头和林红对自己的背叛,最后失望到卧轨自杀,就算是自杀还不忘记为林红和李光头开脱,让李光头为林红以后的生活做好安排,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人性才能做的到。李光头用世俗的眼光看就是一个泼皮无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又有情有义的一个人,他可以为了得到林红而逼到自己的兄弟宋钢自杀,也能因为得不到林红而去结扎,不过他的世界没有欺骗只有不顾脸面的蛮干。林红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从一个羞涩的小姑娘到大胆追求自己爱情的时代女青年,再到为人妻和面临下岗的女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和纯情,但从和李光头一起背叛自己的丈夫宋钢开始到宋钢死后的自甘堕落转变的太快,有点让读者无法接受。 整部作品和时代气息很契合,苦难年代的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他们兑着盐吃半生的米饭,每月挣18.5元的工资还乐此不疲,那时的他们是真正的兄弟。改革开发之后,一个靠自己的泼皮无赖和有点小聪明的头脑 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另外一个却是模板似的下岗,开启了悲惨的下半生。林红在纯情了40年之后也没能抵挡世俗的诱惑,仅用了一页纸的描写就变了,再用了多几页纸就堕落了。我们的年代何尝不是这样的,我们封闭了40年之后开始了改革开放,亿万个“林红”没能守住自己,为了世俗的利益和诱惑出卖了自己。但现实就是这样,我们无法逆时代潮流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