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基因能遗传不?当家长的可没有岗前培训!
“熊孩子”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经过4年高等教育之后拥有非常之耐力……”
“仁义礼智信,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
“他年纪不小了,他父母看起来还像个孩子呢”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啊!”
▼
这可能是一连串的心理活动,也可能是准备展开特殊“教育活动”前的宣言。
特别是面对“非暴力不合作人群”(熊孩子们!)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先自责一下,真是瞎了¥%X*$%###,才会让自己处于这样的环境。
但路遇熊孩子这种事谁能掌控呢?真的遇见了就念念“般若波罗蜜”吧。
▼
话说熊孩子是怎么产生的?
哪个年龄段的人被称作“熊孩子”?
现在有没有科学理性的结论分析呢?
▼
对于答案什么的还是先看案例吧!

A摘要:
大型的连锁快餐厅里一般会设有一些娱乐设施,来吃饭的父母们通常会把小孩子“寄存”在里面,然后开始天南地北的聊,吵翻天的喊叫声加啼哭声瞬间让人认识到“快餐厅”的真谛!如果同年龄的小孩们聚在一起的话,那么“排火车”或者“警察抓小偷”之类的游戏就开始了。
面对这种状况,不赶紧吃完赶紧吃走还等什么呢?
B摘要:
一个大约5、6岁的小孩,拿起石头砸向了路过的一名中学生,不巧还砸在了对方眼睛上,小孩砸完人之后转身就往家里跑,站在旁边目睹全程的小孩母亲做了一个掩门的手势后,急忙说道:“他不是故意的。”
中学生能怎么办呢?一个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自认倒霉赶紧去社区医院看了医生,万幸没什么大事,就是眼白的部分有了些黄色斑点,听说是虹膜色素沉淀。
▼
看了2个案例有什么想法呢?是不该去有娱乐设施的快餐厅吃饭还是增加一下自己躲避熊孩子的敏捷度呢?

餐厅的娱乐设施是为了吸引特定的客户来消费,是商业战略考量。
中学生明明只是好好地走过别人家门前,却被石头砸了眼睛,对方母亲看起来还是混不吝(中年熊孩子?)的类型,谁知道这次是石头下次是什么呢?
这就跟2015年热衷吃辣条的还是2000年的那群小学生一样,7、8岁的时候是熊孩子,难道27、28岁的时候就不熊了?那还真要感谢素质教育~

科学理性的分析啊
小编就记得鲁迅先生那句“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当然释放天性可以,但避免打扰他人也是要注意的事情。
▼
熊孩子基因能遗传不?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说不定还能隔代遗传?

▼
经常会听到“XX跟你一看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XX这点就随了你妈”“一看就是老王家的”诸如此类的话,翻译一下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
但有时候也会听到“你爸妈都是双眼皮大眼睛,怎么就你是单眼皮眯眯眼呢?”“你怎么好的不随我,净学些坏习惯呢?”的对话。翻译一下就是“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
咳咳,回到正题上,我不是在讲初中生物课染色体、基因突变什么的。
或许DNA的遗传密码决定了我们与父母样貌或者性格上的相似,但其实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案例,毕竟“歹竹出好笋”这种话也是有的。
至于“熊孩子基因会不会遗传?”的问题,这可能是语文课上的辩论题???不过有时候看看爱情的结晶(或者翻版2.0?)或许心里就有数儿了呢?
毕竟“熊孩子”这个称谓是别人给的,能不能去掉这个帽子还是看“大人”呐!
现在不管
出了社会
大概会上好多免费培训课吧~

在文章的最后,推荐好书《杀死一只知更鸟》,如果你家有熊孩子或者熊大的话一定去看看呐~
名字听着有点怪,但相信这本书绝对比小学时读的《爱的教育》有趣,不想读书也可以找电影版来看,男主角是永远的绅士格利高里·派克。
一END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