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面纱》
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却突然语塞。
从昨天晚上十一点半看完,大脑只要有一秒的空闲,都被这本小说填满。
翻来覆去到十二点半,为之有那么一些情绪崩溃,压抑而又遗憾。
实在不应该是这样的情绪,我想。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一样,毛姆的书也看过两三本,怎么这样一本不算他最经典的小说无法让我平静。
在知乎广为流传的关于这本书的句子是沃尔特在发现凯蒂奸情时说的话:“我对你不抱什么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的目标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但是我爱你,想一想真是好笑,我竭力去喜欢那些让你喜欢的东西,忍受折磨也要对你隐瞒起自己......我尽量不让我的爱来烦扰你,我知道那会让我承受不起,所以我一直察言观色,留意我的爱让你厌烦的最初迹象。大部分丈夫认为那是种权力,我却准备当成恩惠来接受。”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从一开始让我觉得惊讶的,便是毛姆能写出这样的告白。一个笔法与文字看起来那么毫不留情,甚至可以说是恶毒的人,却会写出这样的卑微的,纯粹的爱情告白。可是我错了不是吗?在沃尔特与凯蒂的对峙里,在沃尔特对凯蒂的极端而敏感的爱与凯蒂对汤森愚蠢而肤浅的爱,在沃尔特的卑微与凯蒂的高傲的对比下,这样的告白只有毛姆一贯的恶毒与无情。
大概一年以前,我看过爱德华诺顿导演的同名电影,在昨天晚上看完后,我不理解,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让凯蒂爱上沃尔特,为什么在沃尔特死之前要让他们之间解开心结,揭开那层面纱。然而当我开始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却突然有些难过。是啊,让沃尔特解开自己的那悲剧性的,极端的爱情与自尊,让他心满意足,让他经历些人生里的美好,然后再离去,这是多么仁慈而让人能够接受的结局。
沃尔特是自私的,他让凯蒂与他一起,去往频发霍乱的城市,一起自杀,谋划死亡。在他那接近疯狂的,极端的爱里,他最不能宽恕的就是自己。他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爱着凯蒂而无法解脱。而最后,他说“死去的那个是狗。”
一个被人人称赞的好人,被歌颂,赞美的正直的人,后来他收养了一条狗,相处融洽。狗咬了他,无法治愈。人人都祈祷他好起来,最后死去的是狗,而那个正直的人活了下来。
多么讽刺。
“疯狗的毒力也对善人无可奈何,说明有毒的是人,而不是狗。”
书后语说到这首歌谣时,让人既难过又觉讽刺。是啊,沃尔特是那个在霍乱地区被所有人尊称为圣人的人,可是他与凯蒂就像是那圣人与狗一样,他才是他们俩之间那个错得最厉害的人,他才是那个没有揭开生活与内心之间面纱的那个。他才是毒药,而不是凯蒂的肤浅愚蠢与不忠。
可是,可是。
可是依旧令人无法释怀,我依旧希望他的爱得到回应后,再离开。而不是临死前的顿悟。看似没有遗憾的死亡,其实充满了遗憾,充满了尖刺。
他说:“我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路途,如今我全好了。”
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和解。
但是这样的和解,不再有意义,不会获得幸福,也不再有生活的和解。
我却无法接受。
凯蒂却幸运得多。
她完成了自己罪恶的救赎,将自己的轻佻、肤浅与放荡最终磨成了她的坚强,责任感,以及对过去的自己的否定,她一步一步放弃了自己的自私与谎言,她爱上了沃尔特吗?大概她自己也不知道。当她面对沃尔特的那句“这个孩子有可能是我的吗?”我以为她至少会说“我希望是。”可是她说“我不知道。”她撒谎成精,却再也无法说谎,她知道她说是的时候,沃尔特会马上原谅她,也会原谅他自己,他们会重归于好,她知道沃尔特有多爱孩子,可是她对他无法说谎。她的谎言再也无法圆满。
再沃尔特死去后,她曾经震惊,悲伤,而之后却是解脱。如同她父亲对她母亲死去后的那种解脱。她自由了,不再从这段婚姻受到伤害与禁锢,可是此后,她需要抱着罪恶感活下去,在她堕落时,她无法再原谅自己。因为她的丈夫尸骨未寒,也因为沃尔特终于让她有了罪恶与愧疚。
人大多需要罪恶感,我想。
你我都需要这样的罪恶感,去承认自己的卑劣,然后救赎。
贯穿全部的,还有修女们的无私与伟大,对于修女们来说是异教徒的凯蒂,她们予以接纳,她们离开故土,只是为了来救赎这因为霍乱而受苦惊慌的民众,她们在破烂的教堂里与上帝同在。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凯蒂在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她觉得,这样的教堂虽然破烂,但是却有那些金碧辉煌的教堂所没有的东西——卑谦。凯蒂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漂亮,快快乐乐,她对沃尔特的卑微的爱不屑一顾,因为她的高傲。而沃尔特却需要摆脱他的固执与卑微。他们多么互补,而又多么彼此折磨。
婚姻是爱情吗?是,可是远不止。婚姻是把彼此活成无法摆脱的样子,婚姻是责任,是忠诚,是生活。我曾经以为,爱就是婚姻得以维系的全部,而如今我却发现,婚姻需要很多东西来维系,却不一定需要爱。你想要摆脱时,你终究无法离去。
大一看《月亮与六便士》时。我无法理解查尔斯被他的天才灼烧,画出旷世杰作后却留下遗言将其烧毁的行为;也无法理解在《人性的枷锁》里,菲利普最后的大圆满的结局,而现在,在这样的时刻,我却突然想清楚。
是安宁。
凯蒂最终在凡世生活里找到了安宁,沃尔特在死亡中找到了安宁,查尔斯在心中的艺术火焰燃烧后也找到了安宁,重要的不是生活与顿悟本身,也不是伟大作品的本身,而是心里的那一刻平静。
这是毛姆内心的想法吗?我不知道。在他薄情而奇特的人生里,在他怪异而疯狂的人生里,是否找到了那一刻安宁,是否在某一个夜里,也会为他作品里角色所悲戚?
从昨天晚上十一点半看完,大脑只要有一秒的空闲,都被这本小说填满。
翻来覆去到十二点半,为之有那么一些情绪崩溃,压抑而又遗憾。
实在不应该是这样的情绪,我想。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一样,毛姆的书也看过两三本,怎么这样一本不算他最经典的小说无法让我平静。
在知乎广为流传的关于这本书的句子是沃尔特在发现凯蒂奸情时说的话:“我对你不抱什么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的目标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但是我爱你,想一想真是好笑,我竭力去喜欢那些让你喜欢的东西,忍受折磨也要对你隐瞒起自己......我尽量不让我的爱来烦扰你,我知道那会让我承受不起,所以我一直察言观色,留意我的爱让你厌烦的最初迹象。大部分丈夫认为那是种权力,我却准备当成恩惠来接受。”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从一开始让我觉得惊讶的,便是毛姆能写出这样的告白。一个笔法与文字看起来那么毫不留情,甚至可以说是恶毒的人,却会写出这样的卑微的,纯粹的爱情告白。可是我错了不是吗?在沃尔特与凯蒂的对峙里,在沃尔特对凯蒂的极端而敏感的爱与凯蒂对汤森愚蠢而肤浅的爱,在沃尔特的卑微与凯蒂的高傲的对比下,这样的告白只有毛姆一贯的恶毒与无情。
大概一年以前,我看过爱德华诺顿导演的同名电影,在昨天晚上看完后,我不理解,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让凯蒂爱上沃尔特,为什么在沃尔特死之前要让他们之间解开心结,揭开那层面纱。然而当我开始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却突然有些难过。是啊,让沃尔特解开自己的那悲剧性的,极端的爱情与自尊,让他心满意足,让他经历些人生里的美好,然后再离去,这是多么仁慈而让人能够接受的结局。
沃尔特是自私的,他让凯蒂与他一起,去往频发霍乱的城市,一起自杀,谋划死亡。在他那接近疯狂的,极端的爱里,他最不能宽恕的就是自己。他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爱着凯蒂而无法解脱。而最后,他说“死去的那个是狗。”
一个被人人称赞的好人,被歌颂,赞美的正直的人,后来他收养了一条狗,相处融洽。狗咬了他,无法治愈。人人都祈祷他好起来,最后死去的是狗,而那个正直的人活了下来。
多么讽刺。
“疯狗的毒力也对善人无可奈何,说明有毒的是人,而不是狗。”
书后语说到这首歌谣时,让人既难过又觉讽刺。是啊,沃尔特是那个在霍乱地区被所有人尊称为圣人的人,可是他与凯蒂就像是那圣人与狗一样,他才是他们俩之间那个错得最厉害的人,他才是那个没有揭开生活与内心之间面纱的那个。他才是毒药,而不是凯蒂的肤浅愚蠢与不忠。
可是,可是。
可是依旧令人无法释怀,我依旧希望他的爱得到回应后,再离开。而不是临死前的顿悟。看似没有遗憾的死亡,其实充满了遗憾,充满了尖刺。
他说:“我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路途,如今我全好了。”
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和解。
但是这样的和解,不再有意义,不会获得幸福,也不再有生活的和解。
我却无法接受。
凯蒂却幸运得多。
她完成了自己罪恶的救赎,将自己的轻佻、肤浅与放荡最终磨成了她的坚强,责任感,以及对过去的自己的否定,她一步一步放弃了自己的自私与谎言,她爱上了沃尔特吗?大概她自己也不知道。当她面对沃尔特的那句“这个孩子有可能是我的吗?”我以为她至少会说“我希望是。”可是她说“我不知道。”她撒谎成精,却再也无法说谎,她知道她说是的时候,沃尔特会马上原谅她,也会原谅他自己,他们会重归于好,她知道沃尔特有多爱孩子,可是她对他无法说谎。她的谎言再也无法圆满。
再沃尔特死去后,她曾经震惊,悲伤,而之后却是解脱。如同她父亲对她母亲死去后的那种解脱。她自由了,不再从这段婚姻受到伤害与禁锢,可是此后,她需要抱着罪恶感活下去,在她堕落时,她无法再原谅自己。因为她的丈夫尸骨未寒,也因为沃尔特终于让她有了罪恶与愧疚。
人大多需要罪恶感,我想。
你我都需要这样的罪恶感,去承认自己的卑劣,然后救赎。
贯穿全部的,还有修女们的无私与伟大,对于修女们来说是异教徒的凯蒂,她们予以接纳,她们离开故土,只是为了来救赎这因为霍乱而受苦惊慌的民众,她们在破烂的教堂里与上帝同在。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凯蒂在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她觉得,这样的教堂虽然破烂,但是却有那些金碧辉煌的教堂所没有的东西——卑谦。凯蒂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漂亮,快快乐乐,她对沃尔特的卑微的爱不屑一顾,因为她的高傲。而沃尔特却需要摆脱他的固执与卑微。他们多么互补,而又多么彼此折磨。
婚姻是爱情吗?是,可是远不止。婚姻是把彼此活成无法摆脱的样子,婚姻是责任,是忠诚,是生活。我曾经以为,爱就是婚姻得以维系的全部,而如今我却发现,婚姻需要很多东西来维系,却不一定需要爱。你想要摆脱时,你终究无法离去。
大一看《月亮与六便士》时。我无法理解查尔斯被他的天才灼烧,画出旷世杰作后却留下遗言将其烧毁的行为;也无法理解在《人性的枷锁》里,菲利普最后的大圆满的结局,而现在,在这样的时刻,我却突然想清楚。
是安宁。
凯蒂最终在凡世生活里找到了安宁,沃尔特在死亡中找到了安宁,查尔斯在心中的艺术火焰燃烧后也找到了安宁,重要的不是生活与顿悟本身,也不是伟大作品的本身,而是心里的那一刻平静。
这是毛姆内心的想法吗?我不知道。在他薄情而奇特的人生里,在他怪异而疯狂的人生里,是否找到了那一刻安宁,是否在某一个夜里,也会为他作品里角色所悲戚?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