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口中红楼梦、我看逻辑思维、许知远及其他
“如果和浮士德做笔交易,用你的青春换曹雪芹的才华,你干不干?’干!80岁的白先勇自然没多少青春可用来与这世界交换什么了,但80岁的白先勇,依然走在拜读和推广《红楼梦》的路上,这一走就是半个世纪,他对红楼梦的喜爱可见一斑。 以上豆瓣上许知远和白先勇的视频节目中一段对话。不得不说,自从白先勇来豆瓣做了细说红楼梦这个节目之后,瞬间觉得豆瓣的形象高大了起来!
这几年,接触了各个版本对红楼梦的解读后发现: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红楼梦!其中,三个版本来自于台湾版本令人印象深刻,蒋勋细说红楼梦,台湾大学欧丽娟的红楼梦公开课音频文件和最近豆瓣上上线的白先勇的音频文件。台湾大学把红楼梦做为大学生的公开课,由同样喜爱红楼梦的老师一起阅读和分享,台大的同学们无疑是幸福的!我们大陆大学里有无专门开设红楼梦的课程,不得而知。
蒋勋和白先勇版本的细说红楼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人世间巨大的悲悯去阅读他们眼里的曹雪芹、贾宝玉、林黛玉...以及人世间的兴衰成败。蒋勋小白先勇10岁,他们从小在台湾受到的教育和熏陶应该是相似的,蒋勋有着在文学、美学上深厚的造诣,加之他宗教般感染力的声音,以他半个世纪以来几十次对红楼的阅读,使得他对红楼梦的注脚早已超越了考据,他的音频细细品味,会觉得他正在引领你阅读每个人的一生。林青霞曾每周一次飞往台湾,专门为倾听蒋勋讲解红楼梦,她说蒋勋是她唯一的偶像、也是她的半颗安眠药,足见蒋勋对红楼梦的阅读之功力和影响。
直到最近,又听到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版本,1937年出生的白先勇生逢乱世,国恨家仇、饱尝人间冷暖,早早成名的他以代表作台北人为大众所熟知,浓郁的民国气息,繁华落尽,无限苍凉.....白先勇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使得他对红楼梦的理解自然站在更高的角度,他说80岁的时候,才敢站出来说两句,他说红楼梦是他的文学圣经,他说红楼梦是有史以来人间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无出其右者!他还说阅读红楼梦、牡丹亭这样的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们这个民族文艺复兴的希望,在大洋彼岸的加州为美国孩子讲解了几乎一生时间的红楼梦之后,在晚年的时候,他奔走在祖国各个城市力促牡丹亭的上演、红楼梦的讲解,白先勇先生在余生的时间里为自己喜爱的文学圣经能够广泛的传播仍然做着不懈的努力,他寄青年人以殷切的期望,希望后世子孙阅读并传承红楼梦。
对话节目里,白先勇还谈到了五四运动、文学、政治、父母、死亡、张爱玲、鲁迅以及五四运动,说起五四,他蔓延的失望,他说那是刚刚发芽就夭折了的文艺复兴的幼苗,他说乾隆以后,中华名族就走向了衰败,同时陨落的还有几千年的文化成果!知识分子魂归何处?文学和艺术是独立的,政治介入了文学,文学就会死亡,文化也会断层!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后来政治介入,文学作品的价值几乎全部覆灭……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爱玲也许是那个时候,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集大成者!鲁迅留下的东西太少……
80岁的人谈到死亡,更多的是从容,唯一失落的是看不到文化的还魂!他羡慕欧洲的文艺复兴、羡慕巴黎的卢浮宫、大英帝国的牛津大学.....如果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和艺术,并为此奉献终生,这样的人生是幸福和坚定的,80岁的白先勇就是这样的人!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
说许知远,说起许知远还的在说说罗振宇,一度因为朋友圈里流行传播的逻辑思维的文章,随手关注了这个叫逻辑思维的公众号。不得不说,每天60秒关于一本书、一个话题的逻辑思维,适时的出现在了这个集体失声的时代,暴涨的房价和对名利的追逐,自然需要成功学鸡汤的滋养,那个叫罗胖子的人和他的逻辑)思维正好顺应了时代的变迁,网络时代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爱一个人、恨一个人,崇拜一个人(今日今时也叫粉一个人、黑一个人都是瞬间,)你会发现,一夜之间各种app爆炸波式的出现,一个个网红主播,随便找个地儿,家里、自己租的房子里、宿舍里,拉一个网线就能直播的空间里,各种炫耀他的歌喉和他的幽默....
逻辑思维以逻辑的名义横空出世而成为网红看来煞费苦心,经过精心设计的,人家还冠以阶层、精英。开始我也会阅读一些逻辑思维的文章,听那60秒,虽然我不清楚为什么是60秒。(是不是长得胖的人都这么长时间,呵呵)。后来越来越多的60
秒牵强附会……我还是以为这是我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问题。直到有一次,无意中看到了许知远和罗胖子的对话节目,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许知远这个人,也是第一次看到逻辑思维背后的这个胖子,曾国藩曾有关于面相的阐述,三十岁以前关于面相没有太多的关注,忽然某一天,你看到某些人谄媚的笑,或者自以为天下老子最聪慧的那种笑,你就会明白,原来他就长那样,掩饰不住的。。。。你开始理解一句话,叫相由心生。我还记得视频里罗振宇关于成功、关于创业教父般的精准解读,虽然对面的许知远一脸的不屑和冷漠,但绝对不能掩盖这个胖子发自内心的、熠熠生辉的来自眼角的成功的自信光芒,那也是掩饰不住的,那一刻我才明白,钱包鼓起来自豪和骄傲有多么的强大和疯狂.....哪怕那是赤裸裸的洗脑和简单粗暴的民意强奸,忽然,我明白了,那个叫传销的东西为什么那么强大和可怕,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自愿显出青春、财富、还有发展到后来的身体....是的,这个时代里,为了能够成功,还有什么是不能奉献的呢?然物以类聚,我选择关闭。
后来朋友圈里依然在大量的转发逻辑思维的文章、和那60秒,我删除了那个叫逻辑思维的公众号,一起删除的还有那么段时间,晨起如厕时坐在马桶上听那人Bb 60秒的习惯……后来据说,那胖子替大家读书,原因是因为大家太忙碌了,我想这也能替,为什么他不替大家吃喝拉撒、替大家泡妞吹牛逼呢。后来还据说,他搞了个跨年演讲.....据说他在演讲中把大众分为几个层次,据说是他的粉就是他们精英阶层,之外的阶层都是小国寡民。据说....
是说说许知远吧,因为那次和罗胖子的对话,相比势利和急切的罗振宇,这个叫许知远的安静了许多。所以,后来在喜马拉雅上遇到他的单向空间里的叫做《单读》的音频节目就下载了,才对他有了些更多的了解,在《单读》里,他一般以一首或西洋或民国时期的歌来开始他的阅读,记得他读过的有阮玲玉、胡蝶。还有钱钟书。以及外国的总统以及政要等名人轶事。
印象比较深的是一片叫一个上海女人的故事的,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批知识分子,一觉醒来忽然被归为右派,发配大西北最终客死他乡,以及他的女人从上海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千里寻夫的故事,最终阴阳相隔…如果一个人有悲悯心,就不会对伤痕文学里的故事无动于衷!读到动情处,这个叫许知远的小伙子动情的失声痛哭!那一刻,对这个人的好感陡增,我忽然也想把人归类,他应该是属于我们那一类的人,虽然我们不是精英。我不知道,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的文学,我们的时代对那个年代里发生的一切都避而不谈,似乎那什么都没发生过。。。。。或者很轻易的就擦去了,真能擦去吗?为什么我们还不敢谈?不敢面对?
那个年代里,生命和尊严曾被随意的践踏和侮辱,原来,饿到一定的程度,人真的会吃人的。不但死人的衣物被扒掉,死人的肉也是食物。原来,人体上屁股上那两块肉,应该是肉比较集中,分量比较足的部位....饿到疯狂的时候,没有人管你一亩地产几万斤粮食,一口锅炼几万吨钢铁,先吃一口再说,哪怕是人肉....物以类聚,虽然这个叫单读的音频文件里,许知远经常错字连篇的阅读,以致于很多听众怀疑他的识字水平是不是停留在小学三年级,然无伤大雅,他的那几声痛哭以巨大的悲悯再辅以那样的文字感染到了我....我觉得那是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后来听说,很多人对许知远的评价是高晓松诗与远方的装逼居多,冷静一想,只要是冲着诗和远方去的,装逼也无妨。只要不是,以逻辑的名义去强奸思维,你说呢?
晚上带儿子上机器人动手课程归来,停车时发现旁边车子里一男一女,每个人手握一步手机,很专心忙碌的样子,如果没有看错,他们应该是夫妻,这个时代里特有的画面,他们,那么近又那么远!也许,这种视角也属于许知远阅读这个时代的那些视角中的一个....
儿子对语文越来越不上心了,那些写不完的作业和永远书写不规范的字都叫他烦躁和困惑.他不知道,每次接他放学回家,他紧皱的眉头都在说明这一天他在学校里混得如何的狼狈不堪……他不知道,同样困惑的还有他的老爸,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书法家一般的要求书写和那些和这个年龄不匹配的成语典故....这个时代叫人困惑的东西太多,教育更是!后来听说,上海某幼儿园已经开始给父母出智力开发题目,并对父母身高、生理等以答卷的方式作出详细的了解和闻讯.....儿子新报了一门兴趣课,是关于机械和动手的,物理知识居多,对于我,他老爸一个文科生这些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小家伙居然信手拈来,喜不自胜,可见,这年代不靠谱的还有遗传学。哈哈,每次课后的搭建好的作品分享和原理描述,小家伙阐述的井井有条,眼里分明是自信和快乐,这在学校里是没有的,这是个问题,需要思考。 夜已深,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