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关于《春光乍泄》的访谈
来源:City Entertainment(1998.02.08)
张国荣曾形容与王家卫的合作“惊心动魄”
——永远不会知道故事说些什么、角色又是如何、他究竟想要些什么……完全难以捉摸、飘忽无定,但我访问张国荣,何尝不是这样。
未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会知道他“肯——不肯”接受访问,在访问期间,又“肯——不肯”让你问至最后一题,以至访问完毕,他“肯——不肯”在没化妆的情况下拍照;当一切尘埃落定,他还“肯——不肯”留下联络方法,使下次访问能在事先约定的情况下进行……
“哥哥”在加拿大回港后,总没有做过一次事先安排好,有两个小时倾谈、一个小时摄影之类的访问。记者、甚至编辑们总是好象“麻鹰捉鸡仔”般,在拍摄现场虎视眈眈地捕捉这个飘忽无定大明星的踪影,等着最有利的时机迎上问一声:“可不可接受访问?”——第一次他未必肯正面回复,那你便要问上第二次、第三次……
记:先说说《春光乍洩》吧,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张:戏太少了……本来是两个男人的故事,现在便加多一个……其实最初倾这出戏时,我一早便和王家卫说:“这戏不可再像《东邪西毒》般,没有time limit的了,因我有演唱会要做,有唱片要录……”他便说:“无问题,你会觉得好舒服,好象放假一般……”(笑)——他便是这样晓得说话,所以我时常也和他说:“如果你不拍戏,便是个出色的外交官。”在阿根廷,他也是不好彩,和那边的production house发生问题,那我便等足三个星期,而且还生病……档期过了,我便飞回香港筹备演唱会的事,但我并不是那种:“喂!个期过咗,我走喇!”开完记者招待会,我还是飞回阿根廷拍了十几日extra days,而且without pay(笑)。我不会太介意钱银的事,其实内里还有很多乾坤……我只可以说整套戏我也不是拍得很舒服,身心也不舒服。
王家卫拍戏没有时间观念,这点大家都知;无剧本,化妆时才递张纸给你念对白,这些大家也听过……只是,我越来越觉得不惯了。我想,或者是时候——也许他也会觉得,要停一停。不知是否年纪大了,我会走两个极端:有些事是比较易compromise了,有些东西则不可以compromi se。
其实我也听过很多朋友说我做得很好,我一点也不介意有些人可以说伟仔好,某些人是有目的的……和王家卫合作过这么多部电影,又或者是从影以来,我还是最喜欢《阿飞正传》。
记:王家卫拍戏虽然不会有完整剧本,但他不会口头上和演员倾故事吗?
张:倾什么呀,倾那个永远不会是拍那个,你也不是没有听过我由“东邪”变“西毒”的故事吧……那时拍《东邪西毒》,他起初拍了我一星期opening演东邪黄药师的戏,后来因over time,赶不上农历年档期,他们便找了刘镇伟拍了部《东成西就》……拍完《东成西就》,我们便再上榆林拍《东邪西毒》;那时王家卫却想我改演西毒……我承认有段时期我和他是很“click”的,他要我做什么,我亦无所谓……后来,他却不想掉了早前拍下我做东邪的footage(散发披肩,与人比拼的场面),便当那些是西毒在未离开白陀山,逃情前的少年片段……
可想而知,演他的戏不可以做得太尽。你永远不会知道那场戏是opening,那场戏是ending……其实每个演员,在王家卫电影中也只是一件道具,所以他说得对:“A Film by Wong Kar Wai”;除了《旺角卡门》。他每部戏也是如此写,他亦daring如此做,因这确是事实……亦因为此,拍王家卫的戏,就是票房不好,别人也不会说你担不到飞,套戏收不收是他自己去承担,这也可说是他的magic……但有一个人却要给他很多credits,他便是张叔平,其实近几部王家卫的电影,剪接也是他做的……还有Chris(杜可风),他与王家卫亦十分夹。
记:你说不能适应王家卫的工作方式,但有否一些东西是他不能适应你的?
张:可能会有,价钱。其实每个人也有个价——我现在并不是“屈”你,我出的并不是天方夜谭的价……譬如十年前我的价是二万,十年后我便已值八万——那当然,你是王家卫,我给个折头你,我觉得已fair enough;但他可能会觉得:“唔喺喎,其他人是”“饭应,跪响度”“我拍”……That’s too bad,因我不可以这样。每一行也有它的规矩,你不可以成日break the rules,好厌……但另一方面,在某程度又不可全怪了他,因最好的演员个个都spoil他。
记:撇除与王家卫合作的问题,你自己对《春光乍洩》这戏的评价如何?
张:《春光》其实是《阿飞正传》的gay version,伟仔时常也说:“我其实是张曼玉加刘嘉玲的version,俾你个阿飞滚。”至于整出戏,我觉得也是时间问题,正如王家卫在得了康城最佳导演后也说,有些东西他是被迫如此拍的……好象我受了伤伟仔照顾我那段,他其实是最不想要的,好象sit com(situation comedy)般;但反而那一段却最多人buy……我也不知,可能是世纪末,也不单是在香港,有很多事情,对与错已分不清楚……有很多东西,讲得太多,别人可能会觉得我小气,但如不说,我又觉得屈住很不开心。
记:你曾说当初为何肯拍《春光乍洩》,是因为王家卫说要认真地拍一出gay film,不以搞笑形式,真实地反映同性恋情。就你个人认为,《春光》能否做到这一点?
张:我想它是可以做到的,《春光》是有些东西能touch到你的……我有些朋友,even是一些好straight(直)的男人,在看完《春光》后,也会觉得这段感情与一般男女的感情没甚分别……在这方面,王家卫是成功的,他看事的胸襟和他想表达的,实在与一般的导演不同。
记:与外国的gay film相比,你觉得《春光》拍得够真实了吗?
张:外国的gay film?我真是一部也未看过……呀!有一部,《Touch Song Tnlogy》(《同性三分亲》)……还有一部,《Another Country》(《同窗之恋》),不过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记:《霸王别姬》也是描写同性关系,你觉得它与《春光乍洩》那个写得比较好?
张:这两出戏绝对不同……在《霸王别姬》,我饰演的是程蝶衣,是个很可爱的人……在《春光》,我演的何宝荣却一点也不可爱,好难做……他永远也当伟仔是一个水泡,有什么事便揽着他,一有安全感便觉得他讨厌,推开他……所以林冰便问我为何要做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但我却说无所谓。
记: 但我想观众是理智的。
张: 有一些观众是不理智的,在香港并不是有很多人识看戏。That’s Why有人会用戏分,rather than演技去衡量一个人应否得到提名……坦白说,今次金马奖得到提名我也有少少surprise,因我在《春光》的戏分并不比伟仔多。
记: 有否看过《蝴蝶君》?觉得John Lone的表现如何?
张: No comment,这个问题太敏感了……但基本上《蝴蝶君》很难做,因有太多现代戏……《霸王别姬》便不同,因在戏中平时我是个男仔,化了妆在台上我才是花旦,而京剧的妆是totally white,可遮到很多丑,如浓密饿须根……
记: 到目前为止,能大胆认真地拍同性恋题材的港产片,便只得《春光》一部;如有下一部类似的电影,你觉得可如何拍法?
张: 这个我没有意见……杨凡他不是也在拍吗?那部《美少年之恋》,冯德伦做,张艾嘉监制,不知是如何拍法……但我觉得拍这些敏感的题材,要拍得真又不核突、不猥亵,是很难的……除非你是想突出这些吧,如《感官世界》那便另做别论……最重要还是有个message在,所以我也几enjoy王晶的戏,是一针见血抵死地commercial;当然,to a certain limit,我也觉王家卫的戏好过瘾;但拍他的戏却会很累……不过也够
吧——我不想下什么定论,但我已不想拍太多gay film了,一部时装,一部古装,也差不多吧。
记: 你较喜欢《霸王别姬》还是《春光乍洩》?
张: 《霸》是很pro我拍的,那个演《霸王别姬》不想演程蝶衣?我说个小秘密你听,姜文在看完《霸》的剧本后,也说想做程蝶衣……《春光》便不同,本来已展开了两个人的故事,后来又因时间问题劈成了三个人……作为一个演员,我一定是喜欢《霸王》多过《春光》的……但话说回来,《霸王》中我亦觉巩俐的比例太重——陈凯歌是要找她作一个balance,因同性恋的题材太敏感,于是便将巩俐的位摆高,成为一个triangular love story……我觉得这已与原著的精神不大乎合。
记: 你有看过原著吗?
张: 啊!二十年前已看过了(笑)……那时港台罗启锐找我拍这故事,但我却未ready去拍——那敢?我那时才刚刚出道唱一些歌仔,而且八十年代对同性恋还未open up,我不能在这方面做trend setter的,对不对?
记: 你刚才提到金马奖,今次有没有信心得奖?
张: 我不知是否有信心,但我却觉得自己演得好,这方面我是有信心的……演《春光》虽不致是我所有作品中的最好,但我却没犯什么大错,这已很难得,因演一部戏是很难没犯错的……我现在也有repeatedly看回《霸王》,我还是会觉得:“呀!如给我再演一次,我便不会这样做。”但《春光》却是:“差不多了,是这样去的了,已没什么办法……”
记: 现在对奖项放得低吗?
张: 可以这样说,我也算是个幸运的人,这么多年,尤其是从加拿大回来之后,我的提名命中率也是很高的(笑)。其实我差不多每隔一年便有一个提名,有时是连续两三年也有……我觉得获不获奖已是别论,能得到提名已代表我contribute了很多……我不是高姿态说些什么,但这是事实:我已将所有的奖项,如日本那个奖(“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男主角,95),并金马最佳电影歌曲奖(《白发魔女传》,93),将它们放于书房内……that’s It,连香港电影金像奖我也没有摆出来。
我觉得这始终是一场游戏,因在最crucial的时候,决定你能否得奖的往往只得十几人,那你一年的effort便落在这十几人手中……其实每一次颁奖礼也是惊心动魄的,you’ll never know……人们时常说有什么什么黑幕,奖项一早便定下来;但我可以说,我去过这许多次颁奖礼,也是不知能否得奖……我便去过一次东京做jury,觉得并没有什么黑幕;二月我便去柏林做评审,到时又可看看如何。
记: 你真是相信所有电影颁奖礼的奖项也是公平吗?
张: 你一定要make believe它是公平的,不然你可能会精神崩溃……好象今次金马奖,我去,并不代表一定要得奖;我就是真的得不到,也要相信自己真是输了,不可以说它造马……你玩得这个game,便要相信它的玩法;如不信的你为何要玩?
其实自从在加拿大回来后我的心态已不同,我已不想再争了……我已不要别人说:“You are票房NO.1”——虽然在《白发魔女传》那年(93)票房最高的确是我;但我现在要的是另外一些东西,譬如今次去柏林,我觉得是一项荣誉,可以在这么大的film festival做评审……我觉得这已代表我被外国注意,但这并不是说Leslie已go into Hollywood;而是他有些戏,虽不是Hollywood的,但仍能杀入美国市场……好象《霸王别姬》,以王家卫系列的电影,其实已入了欧美市场《霸王别姬》我觉得这反而会更好,因不会限死香港人只能拍动作片。
记: 有没有拍荷里活片的打算?
张: 我不抗拒……但现在香港演员可以拍的实在太狭窄;好像成龙、周润发、杨紫琼,他们拍的也是动作片,你几时才能见到他们拍一出《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溥仪》)?如你觉得《The Last Emperor》是好的话(笑)。我觉得每个地方也有它的culture,好难跨越。一些中国的导演,也未必能拍到香港的东西;正如香港导演亦不能拍到大陆的东西一样。香港和大陆已有这个分界,更何况外国和中国人?
记: 在荷里活电影中,你觉得有否一些片种/角色是适合你做的?
张: 所以我时常说不一定要做大主角;我宁愿参与一出好的外国制作,而片中真是有一个角色需要好像我这样一个演员去做……我不想被限死做黑社会、唐人街大佬之类的角色,只晓得拿枝枪乱射……他们可否给有少少heart的角色我们做?
记: 其实有否荷里活制作找过你拍戏?
张: 有,一早已经有,只不过是——“不是吧,你找我做这些角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其中一双吸血鬼,又有一出是找我做一个日本忍者……你看我们伟大的李小龙,在荷里活还不是做Green Homet(青蜂侠)?现在表面上荷里活好像很appreciate我们香港明星去拍戏,我便有怀疑;我亦doubt这个trend会last几耐。
记: 陈可辛已密锣紧鼓筹备开拍第一出西片;如与他合作,你会否觉得舒服点?
张: 但我侧闻陈可辛是想拍一出全外国人的西片……但如下一出他想找回香港演员,与他合作我当然会舒服点。
记: 说一说九八年的动向。
张: 在拍完《九星报喜》后,我会去上海拍叶缨的《Red Lovers》。二月我便去柏林做评审,之后便是严浩的《给戴妃的信》及Ann Hui(许鞍华)的新戏……我和这三个导演也是首次合作,对于我来说亦是一种挑战。
记: 叶缨是否大陆导演?
张: 是,他的《红樱桃》便差不多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因那年张艺谋未经大陆批准便拿《活着》去康城参展,后来大陆便禁止所有中国片参加外国影展,而《红樱桃》便因此无缘问鼎奥斯卡……叶缨便是如此一个导演,及underdog,几阴公。但我看过他的作品,其实不错,几特别;所以九八年我最look forward的还是和他合作那出戏。
记:《Red Lovers》的故事说些什么?你的角色又如何?
张: 故事背景是三十年代的中国,动荡的社会……我饰演的是一个左倾的革命分子,在一次意外中失去记忆;这次革命中我是个重要人物,所以党员便在外国请了个医生recall我的memory……片中我会有80%讲英文,20%讲国语,都几challenging。
记: 为何会80%讲英文?
张: 叶缨这个导演好奇怪,他的《红樱桃》也是20%国语,80%俄文……三十年代的中国,搞政治的人全部也是intellectual,well-educated,精通几种语言……他们有些是去了俄国受训,有些是去了法国;而我的角色便是去了英国受训,所以在戏中我会说纯正的英国英语。
记: 那么《给戴妃的信》进展又如何?
张: 现在还是sketches阶段,故事还未够juicy,未够rich……我的角色将会是一个卧底警探,与女主角发生了一段感情;而她是我旧拍档的女儿,对人失却了信心……你知严浩不会拍100%动作片,所以这是一出以动作包装的文艺片……但无论如何,此片还须找financial support。
记: 但此戏与戴妃有何关系?
张: 现在可能要改名了,因起名时戴妃还未死,现在用此名可怕会太gimmick……戴妃的位置在片中有少少似《甜蜜蜜》中的邓丽君;当故事主人翁在发生这许多事的时候,在底部衬托便有这样的一个人物,戴妃。
记: 那么许鞍华那出呢?又说些什么?
张: 它会类似《Cape Fear》(《海角惊魂》),我可能要扮一个变态杀手……其实在九八年我还有另一样工作,便是会commence自己第一部戏,我一定要拍,已make了decision。同时,我好希望在我拍的时候会有noise出去,即是我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也会认为我好锡他们……我觉得现在香港和大陆已有一些好出名的大导演;但大导演归大导演,一些能令演员觉得他们是有heart对自己的导演,我还未见过。
记: 那么这戏的故事有idea未?
张: 我想找岸西写,拍一个好平实的故事,touch到这里(指着心坎)便可。我找她并不是因为《甜蜜蜜》,我只是觉得她写的故仔比较真,似番个人……even现在她仍未知我要找她写。我觉得最好拍的是love story,不要搞花巧的东西,因论花巧你如何也及不上Hollywood……但相对来说,Hollywood的drama也越来越弱;你看《English Patient》(《别问我是谁》)可于奥斯卡囊括这么多奖,但比起以前的《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或《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枭雄》),已差得太远……只因现在Hollywood的特技实在太犀利,什么也可用科技搞掂,那用人做?……我的第一出电影,budget不会太多,不会用四千万拍一出爱情小品,this’s crazy……我只要观众感受到那份诚意便够。
记: 你现在的anchor也是电影多于音乐吧?
张: 这个当然,因我的歌已差不多是这样的了。至威的,我在日本也开了个最大型的concert吧(“跨越97演唱会”世界巡回其中一站),相信也是among香港歌手最大型的一个,我还可再做些什么?……但电影便不同——哔!Anytime你也可成为国际电影节的影帝,而so far能走出香港得过影帝便只有我吧(“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男主角)!电影给我的空间实在大点。
记: 自你从加拿大回来,心境上也没多大改变吧!
张: 是的,这个阶段我较随心所欲,感觉上舒服多了……我可以接受任何类型的戏,例如阿Ann要我做变态杀手,我亦觉fair enough,无后顾之忧。
告别之前我实在背着很重的包袱,他们时常也拿我和阿伦比,which我好憎……但自从在加拿大回来,我便纯粹拍戏,不用见这么多media,不用上radio、TV,自己做回自己的事,面对的可能只是三十几人的crew,觉得舒服多了……其实我好怕见人,这点和伟仔有少少相似,我们也是好怕乘lift的……我们不是要扮stuck-up不理人,有些情形是当我们向那些陌生人打招呼,他们是会别个头不理你的;那你会觉得好embarrass,有些人是“憎人富贵厌人贫”的……我又时常听到别人说我“串”,说我嚣张,其实我那里是?那些人根本就未接触过我,都是断章取义……他们可以问一问我的colleagues,在拍戏时是最易问的了,问问他们我是否“串”,如他们说是那我便是吧,但他们那里说过?……
说到这里,Leslie已有点倦意;他便说自己样子太倦,已不想拍照了……坐在对面的摄影师忙不迭向他解释会用粗微粒菲林拍摄,出来的效果很coarse,不会拍到他的倦容……这样,他才肯与我们走上预先布置好的房间,拍上几张;而尾随的便有X周刊的记者,希望能得到他颔首做访问……
来到房中,Leslie便站于一副打了灯的墙前,让摄影师替他拍照,一边和我说话:“在圣诞节,我好期待一出戏,《Titanic》,我好喜欢那个男主角,Leonardo DiCaprio,也很喜欢那女主角……”他便这样悠闲地和我说话,又从容地做出各种的神韵和姿态……
张国荣曾形容与王家卫的合作“惊心动魄”
——永远不会知道故事说些什么、角色又是如何、他究竟想要些什么……完全难以捉摸、飘忽无定,但我访问张国荣,何尝不是这样。
未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会知道他“肯——不肯”接受访问,在访问期间,又“肯——不肯”让你问至最后一题,以至访问完毕,他“肯——不肯”在没化妆的情况下拍照;当一切尘埃落定,他还“肯——不肯”留下联络方法,使下次访问能在事先约定的情况下进行……
“哥哥”在加拿大回港后,总没有做过一次事先安排好,有两个小时倾谈、一个小时摄影之类的访问。记者、甚至编辑们总是好象“麻鹰捉鸡仔”般,在拍摄现场虎视眈眈地捕捉这个飘忽无定大明星的踪影,等着最有利的时机迎上问一声:“可不可接受访问?”——第一次他未必肯正面回复,那你便要问上第二次、第三次……
记:先说说《春光乍洩》吧,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张:戏太少了……本来是两个男人的故事,现在便加多一个……其实最初倾这出戏时,我一早便和王家卫说:“这戏不可再像《东邪西毒》般,没有time limit的了,因我有演唱会要做,有唱片要录……”他便说:“无问题,你会觉得好舒服,好象放假一般……”(笑)——他便是这样晓得说话,所以我时常也和他说:“如果你不拍戏,便是个出色的外交官。”在阿根廷,他也是不好彩,和那边的production house发生问题,那我便等足三个星期,而且还生病……档期过了,我便飞回香港筹备演唱会的事,但我并不是那种:“喂!个期过咗,我走喇!”开完记者招待会,我还是飞回阿根廷拍了十几日extra days,而且without pay(笑)。我不会太介意钱银的事,其实内里还有很多乾坤……我只可以说整套戏我也不是拍得很舒服,身心也不舒服。
王家卫拍戏没有时间观念,这点大家都知;无剧本,化妆时才递张纸给你念对白,这些大家也听过……只是,我越来越觉得不惯了。我想,或者是时候——也许他也会觉得,要停一停。不知是否年纪大了,我会走两个极端:有些事是比较易compromise了,有些东西则不可以compromi se。
其实我也听过很多朋友说我做得很好,我一点也不介意有些人可以说伟仔好,某些人是有目的的……和王家卫合作过这么多部电影,又或者是从影以来,我还是最喜欢《阿飞正传》。
记:王家卫拍戏虽然不会有完整剧本,但他不会口头上和演员倾故事吗?
张:倾什么呀,倾那个永远不会是拍那个,你也不是没有听过我由“东邪”变“西毒”的故事吧……那时拍《东邪西毒》,他起初拍了我一星期opening演东邪黄药师的戏,后来因over time,赶不上农历年档期,他们便找了刘镇伟拍了部《东成西就》……拍完《东成西就》,我们便再上榆林拍《东邪西毒》;那时王家卫却想我改演西毒……我承认有段时期我和他是很“click”的,他要我做什么,我亦无所谓……后来,他却不想掉了早前拍下我做东邪的footage(散发披肩,与人比拼的场面),便当那些是西毒在未离开白陀山,逃情前的少年片段……
可想而知,演他的戏不可以做得太尽。你永远不会知道那场戏是opening,那场戏是ending……其实每个演员,在王家卫电影中也只是一件道具,所以他说得对:“A Film by Wong Kar Wai”;除了《旺角卡门》。他每部戏也是如此写,他亦daring如此做,因这确是事实……亦因为此,拍王家卫的戏,就是票房不好,别人也不会说你担不到飞,套戏收不收是他自己去承担,这也可说是他的magic……但有一个人却要给他很多credits,他便是张叔平,其实近几部王家卫的电影,剪接也是他做的……还有Chris(杜可风),他与王家卫亦十分夹。
记:你说不能适应王家卫的工作方式,但有否一些东西是他不能适应你的?
张:可能会有,价钱。其实每个人也有个价——我现在并不是“屈”你,我出的并不是天方夜谭的价……譬如十年前我的价是二万,十年后我便已值八万——那当然,你是王家卫,我给个折头你,我觉得已fair enough;但他可能会觉得:“唔喺喎,其他人是”“饭应,跪响度”“我拍”……That’s too bad,因我不可以这样。每一行也有它的规矩,你不可以成日break the rules,好厌……但另一方面,在某程度又不可全怪了他,因最好的演员个个都spoil他。
记:撇除与王家卫合作的问题,你自己对《春光乍洩》这戏的评价如何?
张:《春光》其实是《阿飞正传》的gay version,伟仔时常也说:“我其实是张曼玉加刘嘉玲的version,俾你个阿飞滚。”至于整出戏,我觉得也是时间问题,正如王家卫在得了康城最佳导演后也说,有些东西他是被迫如此拍的……好象我受了伤伟仔照顾我那段,他其实是最不想要的,好象sit com(situation comedy)般;但反而那一段却最多人buy……我也不知,可能是世纪末,也不单是在香港,有很多事情,对与错已分不清楚……有很多东西,讲得太多,别人可能会觉得我小气,但如不说,我又觉得屈住很不开心。
记:你曾说当初为何肯拍《春光乍洩》,是因为王家卫说要认真地拍一出gay film,不以搞笑形式,真实地反映同性恋情。就你个人认为,《春光》能否做到这一点?
张:我想它是可以做到的,《春光》是有些东西能touch到你的……我有些朋友,even是一些好straight(直)的男人,在看完《春光》后,也会觉得这段感情与一般男女的感情没甚分别……在这方面,王家卫是成功的,他看事的胸襟和他想表达的,实在与一般的导演不同。
记:与外国的gay film相比,你觉得《春光》拍得够真实了吗?
张:外国的gay film?我真是一部也未看过……呀!有一部,《Touch Song Tnlogy》(《同性三分亲》)……还有一部,《Another Country》(《同窗之恋》),不过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记:《霸王别姬》也是描写同性关系,你觉得它与《春光乍洩》那个写得比较好?
张:这两出戏绝对不同……在《霸王别姬》,我饰演的是程蝶衣,是个很可爱的人……在《春光》,我演的何宝荣却一点也不可爱,好难做……他永远也当伟仔是一个水泡,有什么事便揽着他,一有安全感便觉得他讨厌,推开他……所以林冰便问我为何要做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但我却说无所谓。
记: 但我想观众是理智的。
张: 有一些观众是不理智的,在香港并不是有很多人识看戏。That’s Why有人会用戏分,rather than演技去衡量一个人应否得到提名……坦白说,今次金马奖得到提名我也有少少surprise,因我在《春光》的戏分并不比伟仔多。
记: 有否看过《蝴蝶君》?觉得John Lone的表现如何?
张: No comment,这个问题太敏感了……但基本上《蝴蝶君》很难做,因有太多现代戏……《霸王别姬》便不同,因在戏中平时我是个男仔,化了妆在台上我才是花旦,而京剧的妆是totally white,可遮到很多丑,如浓密饿须根……
记: 到目前为止,能大胆认真地拍同性恋题材的港产片,便只得《春光》一部;如有下一部类似的电影,你觉得可如何拍法?
张: 这个我没有意见……杨凡他不是也在拍吗?那部《美少年之恋》,冯德伦做,张艾嘉监制,不知是如何拍法……但我觉得拍这些敏感的题材,要拍得真又不核突、不猥亵,是很难的……除非你是想突出这些吧,如《感官世界》那便另做别论……最重要还是有个message在,所以我也几enjoy王晶的戏,是一针见血抵死地commercial;当然,to a certain limit,我也觉王家卫的戏好过瘾;但拍他的戏却会很累……不过也够
吧——我不想下什么定论,但我已不想拍太多gay film了,一部时装,一部古装,也差不多吧。
记: 你较喜欢《霸王别姬》还是《春光乍洩》?
张: 《霸》是很pro我拍的,那个演《霸王别姬》不想演程蝶衣?我说个小秘密你听,姜文在看完《霸》的剧本后,也说想做程蝶衣……《春光》便不同,本来已展开了两个人的故事,后来又因时间问题劈成了三个人……作为一个演员,我一定是喜欢《霸王》多过《春光》的……但话说回来,《霸王》中我亦觉巩俐的比例太重——陈凯歌是要找她作一个balance,因同性恋的题材太敏感,于是便将巩俐的位摆高,成为一个triangular love story……我觉得这已与原著的精神不大乎合。
记: 你有看过原著吗?
张: 啊!二十年前已看过了(笑)……那时港台罗启锐找我拍这故事,但我却未ready去拍——那敢?我那时才刚刚出道唱一些歌仔,而且八十年代对同性恋还未open up,我不能在这方面做trend setter的,对不对?
记: 你刚才提到金马奖,今次有没有信心得奖?
张: 我不知是否有信心,但我却觉得自己演得好,这方面我是有信心的……演《春光》虽不致是我所有作品中的最好,但我却没犯什么大错,这已很难得,因演一部戏是很难没犯错的……我现在也有repeatedly看回《霸王》,我还是会觉得:“呀!如给我再演一次,我便不会这样做。”但《春光》却是:“差不多了,是这样去的了,已没什么办法……”
记: 现在对奖项放得低吗?
张: 可以这样说,我也算是个幸运的人,这么多年,尤其是从加拿大回来之后,我的提名命中率也是很高的(笑)。其实我差不多每隔一年便有一个提名,有时是连续两三年也有……我觉得获不获奖已是别论,能得到提名已代表我contribute了很多……我不是高姿态说些什么,但这是事实:我已将所有的奖项,如日本那个奖(“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男主角,95),并金马最佳电影歌曲奖(《白发魔女传》,93),将它们放于书房内……that’s It,连香港电影金像奖我也没有摆出来。
我觉得这始终是一场游戏,因在最crucial的时候,决定你能否得奖的往往只得十几人,那你一年的effort便落在这十几人手中……其实每一次颁奖礼也是惊心动魄的,you’ll never know……人们时常说有什么什么黑幕,奖项一早便定下来;但我可以说,我去过这许多次颁奖礼,也是不知能否得奖……我便去过一次东京做jury,觉得并没有什么黑幕;二月我便去柏林做评审,到时又可看看如何。
记: 你真是相信所有电影颁奖礼的奖项也是公平吗?
张: 你一定要make believe它是公平的,不然你可能会精神崩溃……好象今次金马奖,我去,并不代表一定要得奖;我就是真的得不到,也要相信自己真是输了,不可以说它造马……你玩得这个game,便要相信它的玩法;如不信的你为何要玩?
其实自从在加拿大回来后我的心态已不同,我已不想再争了……我已不要别人说:“You are票房NO.1”——虽然在《白发魔女传》那年(93)票房最高的确是我;但我现在要的是另外一些东西,譬如今次去柏林,我觉得是一项荣誉,可以在这么大的film festival做评审……我觉得这已代表我被外国注意,但这并不是说Leslie已go into Hollywood;而是他有些戏,虽不是Hollywood的,但仍能杀入美国市场……好象《霸王别姬》,以王家卫系列的电影,其实已入了欧美市场《霸王别姬》我觉得这反而会更好,因不会限死香港人只能拍动作片。
记: 有没有拍荷里活片的打算?
张: 我不抗拒……但现在香港演员可以拍的实在太狭窄;好像成龙、周润发、杨紫琼,他们拍的也是动作片,你几时才能见到他们拍一出《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溥仪》)?如你觉得《The Last Emperor》是好的话(笑)。我觉得每个地方也有它的culture,好难跨越。一些中国的导演,也未必能拍到香港的东西;正如香港导演亦不能拍到大陆的东西一样。香港和大陆已有这个分界,更何况外国和中国人?
记: 在荷里活电影中,你觉得有否一些片种/角色是适合你做的?
张: 所以我时常说不一定要做大主角;我宁愿参与一出好的外国制作,而片中真是有一个角色需要好像我这样一个演员去做……我不想被限死做黑社会、唐人街大佬之类的角色,只晓得拿枝枪乱射……他们可否给有少少heart的角色我们做?
记: 其实有否荷里活制作找过你拍戏?
张: 有,一早已经有,只不过是——“不是吧,你找我做这些角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其中一双吸血鬼,又有一出是找我做一个日本忍者……你看我们伟大的李小龙,在荷里活还不是做Green Homet(青蜂侠)?现在表面上荷里活好像很appreciate我们香港明星去拍戏,我便有怀疑;我亦doubt这个trend会last几耐。
记: 陈可辛已密锣紧鼓筹备开拍第一出西片;如与他合作,你会否觉得舒服点?
张: 但我侧闻陈可辛是想拍一出全外国人的西片……但如下一出他想找回香港演员,与他合作我当然会舒服点。
记: 说一说九八年的动向。
张: 在拍完《九星报喜》后,我会去上海拍叶缨的《Red Lovers》。二月我便去柏林做评审,之后便是严浩的《给戴妃的信》及Ann Hui(许鞍华)的新戏……我和这三个导演也是首次合作,对于我来说亦是一种挑战。
记: 叶缨是否大陆导演?
张: 是,他的《红樱桃》便差不多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因那年张艺谋未经大陆批准便拿《活着》去康城参展,后来大陆便禁止所有中国片参加外国影展,而《红樱桃》便因此无缘问鼎奥斯卡……叶缨便是如此一个导演,及underdog,几阴公。但我看过他的作品,其实不错,几特别;所以九八年我最look forward的还是和他合作那出戏。
记:《Red Lovers》的故事说些什么?你的角色又如何?
张: 故事背景是三十年代的中国,动荡的社会……我饰演的是一个左倾的革命分子,在一次意外中失去记忆;这次革命中我是个重要人物,所以党员便在外国请了个医生recall我的memory……片中我会有80%讲英文,20%讲国语,都几challenging。
记: 为何会80%讲英文?
张: 叶缨这个导演好奇怪,他的《红樱桃》也是20%国语,80%俄文……三十年代的中国,搞政治的人全部也是intellectual,well-educated,精通几种语言……他们有些是去了俄国受训,有些是去了法国;而我的角色便是去了英国受训,所以在戏中我会说纯正的英国英语。
记: 那么《给戴妃的信》进展又如何?
张: 现在还是sketches阶段,故事还未够juicy,未够rich……我的角色将会是一个卧底警探,与女主角发生了一段感情;而她是我旧拍档的女儿,对人失却了信心……你知严浩不会拍100%动作片,所以这是一出以动作包装的文艺片……但无论如何,此片还须找financial support。
记: 但此戏与戴妃有何关系?
张: 现在可能要改名了,因起名时戴妃还未死,现在用此名可怕会太gimmick……戴妃的位置在片中有少少似《甜蜜蜜》中的邓丽君;当故事主人翁在发生这许多事的时候,在底部衬托便有这样的一个人物,戴妃。
记: 那么许鞍华那出呢?又说些什么?
张: 它会类似《Cape Fear》(《海角惊魂》),我可能要扮一个变态杀手……其实在九八年我还有另一样工作,便是会commence自己第一部戏,我一定要拍,已make了decision。同时,我好希望在我拍的时候会有noise出去,即是我所有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也会认为我好锡他们……我觉得现在香港和大陆已有一些好出名的大导演;但大导演归大导演,一些能令演员觉得他们是有heart对自己的导演,我还未见过。
记: 那么这戏的故事有idea未?
张: 我想找岸西写,拍一个好平实的故事,touch到这里(指着心坎)便可。我找她并不是因为《甜蜜蜜》,我只是觉得她写的故仔比较真,似番个人……even现在她仍未知我要找她写。我觉得最好拍的是love story,不要搞花巧的东西,因论花巧你如何也及不上Hollywood……但相对来说,Hollywood的drama也越来越弱;你看《English Patient》(《别问我是谁》)可于奥斯卡囊括这么多奖,但比起以前的《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或《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枭雄》),已差得太远……只因现在Hollywood的特技实在太犀利,什么也可用科技搞掂,那用人做?……我的第一出电影,budget不会太多,不会用四千万拍一出爱情小品,this’s crazy……我只要观众感受到那份诚意便够。
记: 你现在的anchor也是电影多于音乐吧?
张: 这个当然,因我的歌已差不多是这样的了。至威的,我在日本也开了个最大型的concert吧(“跨越97演唱会”世界巡回其中一站),相信也是among香港歌手最大型的一个,我还可再做些什么?……但电影便不同——哔!Anytime你也可成为国际电影节的影帝,而so far能走出香港得过影帝便只有我吧(“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男主角)!电影给我的空间实在大点。
记: 自你从加拿大回来,心境上也没多大改变吧!
张: 是的,这个阶段我较随心所欲,感觉上舒服多了……我可以接受任何类型的戏,例如阿Ann要我做变态杀手,我亦觉fair enough,无后顾之忧。
告别之前我实在背着很重的包袱,他们时常也拿我和阿伦比,which我好憎……但自从在加拿大回来,我便纯粹拍戏,不用见这么多media,不用上radio、TV,自己做回自己的事,面对的可能只是三十几人的crew,觉得舒服多了……其实我好怕见人,这点和伟仔有少少相似,我们也是好怕乘lift的……我们不是要扮stuck-up不理人,有些情形是当我们向那些陌生人打招呼,他们是会别个头不理你的;那你会觉得好embarrass,有些人是“憎人富贵厌人贫”的……我又时常听到别人说我“串”,说我嚣张,其实我那里是?那些人根本就未接触过我,都是断章取义……他们可以问一问我的colleagues,在拍戏时是最易问的了,问问他们我是否“串”,如他们说是那我便是吧,但他们那里说过?……
说到这里,Leslie已有点倦意;他便说自己样子太倦,已不想拍照了……坐在对面的摄影师忙不迭向他解释会用粗微粒菲林拍摄,出来的效果很coarse,不会拍到他的倦容……这样,他才肯与我们走上预先布置好的房间,拍上几张;而尾随的便有X周刊的记者,希望能得到他颔首做访问……
来到房中,Leslie便站于一副打了灯的墙前,让摄影师替他拍照,一边和我说话:“在圣诞节,我好期待一出戏,《Titanic》,我好喜欢那个男主角,Leonardo DiCaprio,也很喜欢那女主角……”他便这样悠闲地和我说话,又从容地做出各种的神韵和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