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法国Soleo身体打击乐音乐会
跳动的节奏,自由的音乐,身体的释放。同时,还不乏深刻而诙谐的内容。这是我对法国soleo身体打击音乐会的第一印象。今天看也是第一次看这种艺术形式。感觉很现代,是我们这代人的状态表达。
节目一开始是三个红色的灯一直亮着,全黑的剧场里就只见和那几片红光突兀的亮了好几分钟,真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瘆得慌。然后主人公三个人出来了,气氛终于活起来了。每人站到一盏灯下,开始穿上西装。然后“打卡上班”,上电梯。然后是一段由他们拍身体引起的节奏鼓点音乐。之后每次红灯响起亮起,他们就恢复正常打卡上电梯跳着一样的鼓点身体节奏舞。就像音乐里的引子,每次正题之前都要由他们铺个垫,引出内容。
整个看下来,我感觉它表达的东西就是一种释放天性,用音乐和身体的方式,纯粹的释放音乐感节奏感,但现实中我们从不可能完全的释放,甚至音乐都是理性的数理化了的,所以这是一种理性的梦想的东西。有人说它是表现一种现实和梦想的冲突吧。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解放天性和世俗束缚的冲突和平衡。
我这个人吧,记性不太好。所以,当天看的东西喜欢当天记下来,不然过几天就全忘了。哈哈哈。趁现在我还记得,就给大家讲讲吧。好吧,我现在就有点记不清灯一共亮了几次。好像是四次。。如果用歌剧音乐剧的划分方法来看待,每亮一次灯就代表是一幕吧。第一幕,我感觉它是表达的是最初的人类的自由状态,其中我清楚的记得有好几个猿猴一样的动作连爬带滚,那时候的自由是比较简单的。第二幕,引子过后,他们开始疯狂,而且加入了乐器,好像是巴林马琴和电吉他。在自由的配乐和音乐中他们找到了自由。然后灯一响,他们又惊慌失措的回到原点,穿上西装,打卡上电梯。第三幕,电梯里的一幕非常幽默诙谐,两男一女,两两眉目传情,另一个人一旦发现就咳嗽一声,一男一女的时候还好,男男准备相亲的诙谐表情时候引起了观众们的哄堂大笑。在电梯到达之前的几秒钟三个人激烈的抱在了一起吸吮对方的精华,一副饥渴难耐的样子,每持续几秒,电梯到了,他们又开始跳跳打打,节奏感十足。这一幕比较有趣的地方是,跳着跳着其中两个人突然就定住了不动,另一个人自己跳了一会儿感觉不对,惊讶的发现自己的伙伴像死了一般立在那里。他用了好多办法都没法唤醒他们。于是他去找了个工具,挂在身上的电子琴,我确定不是手风琴,就是挂在身上的电子琴。。他按一个琴键,另外两个人就做出相应的反应。很是有趣,有些动作跟机械舞和太空步有些相似。很多细节,我已经不记得了。我能记住的就是当时印象还比较深刻的。第四幕,我好像隐约记得最后一幕的集体身体乐舞跟前面有些不太一样,就像音乐中的再现乐段,相似但不一致的乐段。印象最深的是引子过后,集体舞之后另外两个人跑开了,舞台上只剩一个人,灯光聚焦在他身上,他的孤独他的绝望显露无疑。然后那两个人相继的去握他的手,但只惊鸿一面就匆匆离开,又相继去拥抱他,深深的表达自己的同情,但毫无留恋的走开,离他而去。这一段让我感触良多,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写照吗?始终是孤独的,自由越来越不知所措,释放越来越困难。
我并不知道创作者是怎么想的,也许我可能是过度解读了他想传达的东西。但我真正又感受到那种释放的美感和现实的压抑。而且层层深入的表达,从原始人到现代的整个过程用无声的肢体和节奏清晰的表现出来。所以也有人称soleo是音乐届的卓别林,不愧一看,真的很棒。让我想到了约翰凯奇的4.33秒的音乐会。一开始可能有些让人误解,但这就是他的目的,休止符长达4.33,观众的反应就是他的大合奏。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的最后他们谢幕时,观众给予了他们热烈的掌声,那位女演员好像是叫苏菲·布歇尔的人,带动全场观众一起有节奏的鼓掌,一会快一会慢,真是一个巨大的乐队。最成功的地方是他们对自己的释放,也让观众有了绝对的参与感。不但幽默有趣,还把音乐可以是身边一切的价值观传达给了观众们,我真真觉得是极好的。现代人的压力需要释放,音乐需要更加释放,释放自我释放天性,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在我们就还有救。
节目一开始是三个红色的灯一直亮着,全黑的剧场里就只见和那几片红光突兀的亮了好几分钟,真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瘆得慌。然后主人公三个人出来了,气氛终于活起来了。每人站到一盏灯下,开始穿上西装。然后“打卡上班”,上电梯。然后是一段由他们拍身体引起的节奏鼓点音乐。之后每次红灯响起亮起,他们就恢复正常打卡上电梯跳着一样的鼓点身体节奏舞。就像音乐里的引子,每次正题之前都要由他们铺个垫,引出内容。
整个看下来,我感觉它表达的东西就是一种释放天性,用音乐和身体的方式,纯粹的释放音乐感节奏感,但现实中我们从不可能完全的释放,甚至音乐都是理性的数理化了的,所以这是一种理性的梦想的东西。有人说它是表现一种现实和梦想的冲突吧。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解放天性和世俗束缚的冲突和平衡。
我这个人吧,记性不太好。所以,当天看的东西喜欢当天记下来,不然过几天就全忘了。哈哈哈。趁现在我还记得,就给大家讲讲吧。好吧,我现在就有点记不清灯一共亮了几次。好像是四次。。如果用歌剧音乐剧的划分方法来看待,每亮一次灯就代表是一幕吧。第一幕,我感觉它是表达的是最初的人类的自由状态,其中我清楚的记得有好几个猿猴一样的动作连爬带滚,那时候的自由是比较简单的。第二幕,引子过后,他们开始疯狂,而且加入了乐器,好像是巴林马琴和电吉他。在自由的配乐和音乐中他们找到了自由。然后灯一响,他们又惊慌失措的回到原点,穿上西装,打卡上电梯。第三幕,电梯里的一幕非常幽默诙谐,两男一女,两两眉目传情,另一个人一旦发现就咳嗽一声,一男一女的时候还好,男男准备相亲的诙谐表情时候引起了观众们的哄堂大笑。在电梯到达之前的几秒钟三个人激烈的抱在了一起吸吮对方的精华,一副饥渴难耐的样子,每持续几秒,电梯到了,他们又开始跳跳打打,节奏感十足。这一幕比较有趣的地方是,跳着跳着其中两个人突然就定住了不动,另一个人自己跳了一会儿感觉不对,惊讶的发现自己的伙伴像死了一般立在那里。他用了好多办法都没法唤醒他们。于是他去找了个工具,挂在身上的电子琴,我确定不是手风琴,就是挂在身上的电子琴。。他按一个琴键,另外两个人就做出相应的反应。很是有趣,有些动作跟机械舞和太空步有些相似。很多细节,我已经不记得了。我能记住的就是当时印象还比较深刻的。第四幕,我好像隐约记得最后一幕的集体身体乐舞跟前面有些不太一样,就像音乐中的再现乐段,相似但不一致的乐段。印象最深的是引子过后,集体舞之后另外两个人跑开了,舞台上只剩一个人,灯光聚焦在他身上,他的孤独他的绝望显露无疑。然后那两个人相继的去握他的手,但只惊鸿一面就匆匆离开,又相继去拥抱他,深深的表达自己的同情,但毫无留恋的走开,离他而去。这一段让我感触良多,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写照吗?始终是孤独的,自由越来越不知所措,释放越来越困难。
我并不知道创作者是怎么想的,也许我可能是过度解读了他想传达的东西。但我真正又感受到那种释放的美感和现实的压抑。而且层层深入的表达,从原始人到现代的整个过程用无声的肢体和节奏清晰的表现出来。所以也有人称soleo是音乐届的卓别林,不愧一看,真的很棒。让我想到了约翰凯奇的4.33秒的音乐会。一开始可能有些让人误解,但这就是他的目的,休止符长达4.33,观众的反应就是他的大合奏。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的最后他们谢幕时,观众给予了他们热烈的掌声,那位女演员好像是叫苏菲·布歇尔的人,带动全场观众一起有节奏的鼓掌,一会快一会慢,真是一个巨大的乐队。最成功的地方是他们对自己的释放,也让观众有了绝对的参与感。不但幽默有趣,还把音乐可以是身边一切的价值观传达给了观众们,我真真觉得是极好的。现代人的压力需要释放,音乐需要更加释放,释放自我释放天性,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在我们就还有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