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 狐惩淫(春药妙用)
一位书生买了新房子,经常遭到狐狸的骚扰。衣物经常被破坏,食物里也经常被洒满尘土。
一天,书生的朋友来拜访,恰巧书生那天有事外出,直到晚上都没有回来。书生的妻子做了饭菜款待客人,等客人吃完以后她才和丫鬟一起把剩菜剩饭吃掉。
书生平时有点小癖好,喜欢在家里储备点春药。(WTF?)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狐狸把春药放进了粥里,书生妻子吃的时候觉得有一股麝香味儿,就问丫鬟放了什么,丫鬟也不知道。
等她吃完以后觉得欲火焚身,满脑子都是不可描述的画面,越想抑制越是抑制不住,就想立刻马上做不可描述的事情来泄这突如其来的欲火。想到书生也不在家,怎么办捏,只有书生的朋友来家做客,于是就跑去敲客人的房门。客人问是谁,她如实告诉客人,客人问她什么事?她不回答。客人立刻秒懂了一个老公不在家少妇的寂寞,但是可谓朋友妻不可欺!(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客人没有开门,回答说:“我和你丈夫是好兄弟,可不敢做对不起我大兄弟的事儿。”但是她还是舍不得走开,客人便严厉的斥责她:“我兄弟的脸都给你丢完了!”说完还隔着窗户朝她吐口水。(属实是口水?)
她非常羞愧,看来是约不成了,只有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然后反省自己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忽然想起吃饭时候粥里的麝香味儿,难道是老公的春药?她赶紧检查放春药的地方,果然撒的一塌糊涂,碗盆里、酒杯里到处都是。她想到喝凉水可以清醒清醒,于是赶紧喝点凉水抚平一下心中的欲火。过了一会儿便觉得稍微没那么想要了,羞愧地无地自容。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过了很久,春药的药效也都散尽了,她想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更是觉得天亮以后没脸见人,便解下衣带上吊自杀。丫鬟发现后赶紧把她救了下来,呼吸已经相当微弱了。到了早上才缓了过来,而客人在夜里就已经离开了。
书生直到次日黄昏后才回家,看见妻子躺在床上,问她怎么了,她也不回答,就躺在那儿抹眼泪擦鼻涕。丫鬟把她上吊的事告诉了书生,书生听后大吃一惊,苦苦追问原因。妻子把丫鬟支开,才把自己昨晚欲火焚身想和书生的朋友么么哒的事告诉了书生。书生感叹说:“这就是对我小癖好的报应啊,怎么能怪你呢,幸亏我兄弟是正人君子,不然可怎么做人啊!”(噢?是吗?)
于是书生决定戒掉这个小癖好,痛改前非,后来狐狸也再也没有捣乱过。
蒲松龄老师对此这样结论:
“人们都相互告诫彼此不要在家里放毒药神马的,但是从没有人说别在家放春药。这就像人们害怕战争但是喜欢啪啪啪一样。这是不知道春药比毒药更能毒害人!在家里最不能放的就是春药了!连妖魔鬼怪都嫉恨这种事(为什么?此处我没懂);况且还有比在家里放春药的更淫乱无度的人么?”
有个书生去赶考,回来以后天已经很晚了,他买了一些莲藕,回家后就放在了桌上。书生还带回了一个假丁丁,把它用水泡在盆子里(肉灵芝?)。他的邻居们见他考完试回来了,便带了酒来他家,他赶紧把假丁丁藏床底下就出来了,让老婆做饭,然后和邻居们小酌了一会儿。
喝完酒他赶忙用蜡烛照着看床底下的肉灵芝,发现盆空了,肉灵芝不见了。于是赶紧问老婆给放哪儿去了,老婆说:“刚才和莲藕一起当菜做给客人吃了啊,还到哪儿去找啊?”书生想起来刚才菜里有一些乱糟糟的黑条,在座的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书生笑到猪叫,笑到打鸣:“艾玛傻老婆,你造那是什么吗?怎么能用它来给客人吃呢?”老婆困惑的说:“我还一直纳闷你为啥不告诉我这个东西应该拿它怎么做菜,这么丑的东西,又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只能随便切了给做菜里了。”书生告诉了他老婆那本来是想让她晚上爽歪歪的东西之后,两个人一起大声笑了起来。(书生啊,你要这铁棒有何用?)
如今这个书生可以说已经很有排面了,还有人经常把这件事拿来说笑。
原 文:
某生购新第,常患狐。一切服物,多为所毁,且时以尘土置汤饼中。
一日有友过访,值生出,至暮不归。生妻备馔供客,已而借婢啜食余饵。生素不羁,好蓄媚药,不知何时狐以药置粥中,妇食之,觉有脑麝气,问婢,婢云不知。食讫,觉欲焰上炽,不可暂忍,强自按抑,燥渴愈急。筹思家中无可奔者,惟有客在,遂往叩斋。客问其谁,实告之;问何作,不答。客谢曰:“我与若夫道义交,不敢为此兽行。”妇尚流连,客叱骂曰:“某兄文章品行,被汝丧尽矣!”隔窗唾之,妇大惭乃退。因自念我何为若此?忽忆碗中香,得毋媚药也?检包中药,果狼藉满案,盎盏中皆是也。稔知冷水可解,因就饮之。顷刻,心下清醒,愧耻无以自容。展转既久,更漏已残,愈恐天晓难以见人,乃解带自经。婢觉救之,气已渐绝;辰后始有微息。客夜间已遁。
生晡后方归,见妻卧,问之不语,但含清涕。婢以状告,大惊,苦诘之。妻遣婢去,始以实告。生叹曰:“此我之淫报也,于卿何尤?幸有良友,不然,何以为人!”遂从此痛改往行,狐亦遂绝。
异史氏曰:“居家者相戒勿蓄砒鸩,从无有相戒不蓄媚药者,亦犹人之畏兵刃而狎床第也。宁知其毒有甚于砒鸩者哉!顾蓄之不过以媚内耳!乃至见嫉于鬼神;况人之纵淫,有过于蓄药者乎?”
某生赴试,自郡中归,日已暮,携有莲实菱藕,入室,并置几上。又有藤津伪器一事,水浸盎中。诸邻人以生新归,携酒登堂,生仓卒置床下而出,令内子经营供馔,与客薄饮。饮已入内,急烛床下,盎水已空。问妇,妇曰:“适与菱藕并出供客,何尚寻也?”生忆肴中有黑条杂错,举座不知何物。乃失笑曰:“痴婆子!此何物事,可供客耶?”妇亦疑曰:“我尚怨子不言烹法,其状可丑,又不知何名,只得糊涂脔切耳。”生乃告之,相与大笑。今某生贵矣,相狎者犹以为戏。
平时上班闲来无事看看< 聊斋志异 >
有些故事觉得有趣就试着按照自己的理解分享出来了
译错了或者不到位的地方多包涵
一天,书生的朋友来拜访,恰巧书生那天有事外出,直到晚上都没有回来。书生的妻子做了饭菜款待客人,等客人吃完以后她才和丫鬟一起把剩菜剩饭吃掉。
书生平时有点小癖好,喜欢在家里储备点春药。(WTF?)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狐狸把春药放进了粥里,书生妻子吃的时候觉得有一股麝香味儿,就问丫鬟放了什么,丫鬟也不知道。
等她吃完以后觉得欲火焚身,满脑子都是不可描述的画面,越想抑制越是抑制不住,就想立刻马上做不可描述的事情来泄这突如其来的欲火。想到书生也不在家,怎么办捏,只有书生的朋友来家做客,于是就跑去敲客人的房门。客人问是谁,她如实告诉客人,客人问她什么事?她不回答。客人立刻秒懂了一个老公不在家少妇的寂寞,但是可谓朋友妻不可欺!(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客人没有开门,回答说:“我和你丈夫是好兄弟,可不敢做对不起我大兄弟的事儿。”但是她还是舍不得走开,客人便严厉的斥责她:“我兄弟的脸都给你丢完了!”说完还隔着窗户朝她吐口水。(属实是口水?)
她非常羞愧,看来是约不成了,只有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然后反省自己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忽然想起吃饭时候粥里的麝香味儿,难道是老公的春药?她赶紧检查放春药的地方,果然撒的一塌糊涂,碗盆里、酒杯里到处都是。她想到喝凉水可以清醒清醒,于是赶紧喝点凉水抚平一下心中的欲火。过了一会儿便觉得稍微没那么想要了,羞愧地无地自容。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过了很久,春药的药效也都散尽了,她想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更是觉得天亮以后没脸见人,便解下衣带上吊自杀。丫鬟发现后赶紧把她救了下来,呼吸已经相当微弱了。到了早上才缓了过来,而客人在夜里就已经离开了。
书生直到次日黄昏后才回家,看见妻子躺在床上,问她怎么了,她也不回答,就躺在那儿抹眼泪擦鼻涕。丫鬟把她上吊的事告诉了书生,书生听后大吃一惊,苦苦追问原因。妻子把丫鬟支开,才把自己昨晚欲火焚身想和书生的朋友么么哒的事告诉了书生。书生感叹说:“这就是对我小癖好的报应啊,怎么能怪你呢,幸亏我兄弟是正人君子,不然可怎么做人啊!”(噢?是吗?)
于是书生决定戒掉这个小癖好,痛改前非,后来狐狸也再也没有捣乱过。
蒲松龄老师对此这样结论:
“人们都相互告诫彼此不要在家里放毒药神马的,但是从没有人说别在家放春药。这就像人们害怕战争但是喜欢啪啪啪一样。这是不知道春药比毒药更能毒害人!在家里最不能放的就是春药了!连妖魔鬼怪都嫉恨这种事(为什么?此处我没懂);况且还有比在家里放春药的更淫乱无度的人么?”
有个书生去赶考,回来以后天已经很晚了,他买了一些莲藕,回家后就放在了桌上。书生还带回了一个假丁丁,把它用水泡在盆子里(肉灵芝?)。他的邻居们见他考完试回来了,便带了酒来他家,他赶紧把假丁丁藏床底下就出来了,让老婆做饭,然后和邻居们小酌了一会儿。
喝完酒他赶忙用蜡烛照着看床底下的肉灵芝,发现盆空了,肉灵芝不见了。于是赶紧问老婆给放哪儿去了,老婆说:“刚才和莲藕一起当菜做给客人吃了啊,还到哪儿去找啊?”书生想起来刚才菜里有一些乱糟糟的黑条,在座的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书生笑到猪叫,笑到打鸣:“艾玛傻老婆,你造那是什么吗?怎么能用它来给客人吃呢?”老婆困惑的说:“我还一直纳闷你为啥不告诉我这个东西应该拿它怎么做菜,这么丑的东西,又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只能随便切了给做菜里了。”书生告诉了他老婆那本来是想让她晚上爽歪歪的东西之后,两个人一起大声笑了起来。(书生啊,你要这铁棒有何用?)
如今这个书生可以说已经很有排面了,还有人经常把这件事拿来说笑。
![]() |
原 文:
某生购新第,常患狐。一切服物,多为所毁,且时以尘土置汤饼中。
一日有友过访,值生出,至暮不归。生妻备馔供客,已而借婢啜食余饵。生素不羁,好蓄媚药,不知何时狐以药置粥中,妇食之,觉有脑麝气,问婢,婢云不知。食讫,觉欲焰上炽,不可暂忍,强自按抑,燥渴愈急。筹思家中无可奔者,惟有客在,遂往叩斋。客问其谁,实告之;问何作,不答。客谢曰:“我与若夫道义交,不敢为此兽行。”妇尚流连,客叱骂曰:“某兄文章品行,被汝丧尽矣!”隔窗唾之,妇大惭乃退。因自念我何为若此?忽忆碗中香,得毋媚药也?检包中药,果狼藉满案,盎盏中皆是也。稔知冷水可解,因就饮之。顷刻,心下清醒,愧耻无以自容。展转既久,更漏已残,愈恐天晓难以见人,乃解带自经。婢觉救之,气已渐绝;辰后始有微息。客夜间已遁。
生晡后方归,见妻卧,问之不语,但含清涕。婢以状告,大惊,苦诘之。妻遣婢去,始以实告。生叹曰:“此我之淫报也,于卿何尤?幸有良友,不然,何以为人!”遂从此痛改往行,狐亦遂绝。
异史氏曰:“居家者相戒勿蓄砒鸩,从无有相戒不蓄媚药者,亦犹人之畏兵刃而狎床第也。宁知其毒有甚于砒鸩者哉!顾蓄之不过以媚内耳!乃至见嫉于鬼神;况人之纵淫,有过于蓄药者乎?”
某生赴试,自郡中归,日已暮,携有莲实菱藕,入室,并置几上。又有藤津伪器一事,水浸盎中。诸邻人以生新归,携酒登堂,生仓卒置床下而出,令内子经营供馔,与客薄饮。饮已入内,急烛床下,盎水已空。问妇,妇曰:“适与菱藕并出供客,何尚寻也?”生忆肴中有黑条杂错,举座不知何物。乃失笑曰:“痴婆子!此何物事,可供客耶?”妇亦疑曰:“我尚怨子不言烹法,其状可丑,又不知何名,只得糊涂脔切耳。”生乃告之,相与大笑。今某生贵矣,相狎者犹以为戏。
![]() |
更多内容在此 |
平时上班闲来无事看看< 聊斋志异 >
有些故事觉得有趣就试着按照自己的理解分享出来了
译错了或者不到位的地方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