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蚊技巧之——古人是如何防蚊的?
![]() |
自古到今,蚊子一直骚扰着人类。
两千多年前,《庄子·天运篇》说:“蚊虻噆肤,则通昔(夕)不寐矣。”宋代欧阳修在“憎蚊”一诗中说蚊子:“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
可是,没有蚊香和电灭蚊器,古人是如何逃避蚊子叮咬的呢?
![]() |
熏香
宋代《格物粗谈》中写「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且评价茶叶「烧烟可辟蚊」
![]() |
佩戴香囊
古人有佩戴香囊的习惯,将驱蚊功效的药材缝制其中,认为香囊可以「除蚊抑臭辟邪」
《帝京岁时记胜》:“用软帛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老等式。抽作大红硃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
![]() |
种防蚊植物
在人居的地方种植藿香、薄荷、菖蒲、香茅等植物。
民间早有“家有驱蚊草,四季蚊不咬”的妙招,如果有时间去花卉市场,不妨买盆蚊子不喜欢的花草带回家,除了驱蚊,还挺“养眼”。
烧艾草
![]() |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诗句中描述了用扇子驱赶蚊子而不能,进而用艾草熏蚊子的方法。用艾草燃烧驱蚊在民间很常见。
![]() |
支帐幔
夏秋季节,蚊子肆虐,人们逐渐发明了蚊帐和蚊香。
古代防蚊工具主要是帐幔,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有了“翠纱之帱”,使饥蚊营营不得入内。
清代诗人袁枚也有诗曰:“白鸟(即蚊子)秋何急,营营若有寻。贪官衰世态,刺客暮年心。附煖还依帐,愁寒更苦吟。怜他小虫豸,也有去来今。”虽然诗句是以蚊讽人,但写出了用蚊帐来躲蚊子的方法。
![]() |
驱蚊灯
《金瓶梅》里还记载着一种灭蚊的“蚊子灯”。清代已制出精巧的铜制吸蚊灯,锥形的灯身上张开一个喇叭形的“大口”,灯捻被点燃后,气流从喇叭口迅速吸入,蚊虫便会被这股热气流吸进灯盏内而亡。
![]() |
香炉
中国古代蚊香的发明大抵与其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大约从汉代开始有真正的烧香,因为汉代出现了香炉。史籍记载,汉代有通过焚烧“月至香” 以 “避疫”的记载。
民谣《蚊烟》:“薄暮蚊雷震耳聋,火攻不用用烟攻。脚炉提起团团走,烧着清香路路通。”
蓝天白云植物树木叶子叶片
蚊子,可谓是人类的千古宿敌。
炎炎夏季,
华宇·金苑
![]() |
您,
多吃蔬果,保持身体健康;
尽量穿浅色衣物,以抵御蚊虫叮咬。
夏季应季食材
华宇·金苑
在这里总会有一户适合你
愿你拥有这世间最好的家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