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的精神,六合的围棋——《中的精神》读后感
吴清源,对于围棋爱好者来说,这个名字无异于是神的代名词,每次看到这个名字,我都不自觉的肃然起敬。接触围棋也有20多年了,虽然棋没下多少,也没长多少,可对围棋的发展历史,中、日、韩三国的棋手,围棋的现状还是比较熟悉的,但凡围棋的新闻我都是要看的,对于比较精彩的对局也会大略复盘一下。
吴先生(请允许我如此称呼)的生平与事迹,在我接触围棋的这些年里,也陆陆续续的有所了解,了解越多,对吴先生便越是敬佩。他与木谷实先生是新布局的开创者,可以说是现代围棋的奠基人,他只身前往日本,17年中,与当时所有高手的十番棋升降赛中全部取得了胜利,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不得不说,这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可他真正让我尊敬的,或者说真正让我能称其为“大师”甚或“棋圣”的,是他对围棋的执着和终其一生对围棋“道”的追求。
买这本书是个巧合,记得当时要买学习用的书,可以享受满减的优惠,可还差了些,找书凑单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一看是吴先生的自传,立马就买了,当时大概是11年、12年左右的事了,先生还健在。但当时忙于学习考试,无暇拜读,便与其他棋谱、围棋专著放到了一起。近日收拾书橱,整理到围棋类时,意外发现了还有一本塑封的书,拿下来一看,竟是先生的自传。先生已仙去2年半了,想起来不胜唏嘘。抚摸着书的封面,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拆开一探究竟。
两天读完了先生的自传,大抵与先前的了解相同,只是一些细节,还是先生说的详细。尤其是先生自己的想法,通过书中的叙述,让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生罢。
先生自幼学的是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先生一生从未间断过研究中国的古籍,我想先生还是想从中国儒家思想中“悟道”罢。儒家讲“阴阳中和”,先生的棋晚年也追求这种“中和”,先生的研究,21世纪的围棋应为“六合之棋”,即要保持全盘整体的平衡,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的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
另,基于这种思想,先生认为21世纪应该是世界共荣的世纪,我们纵观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确实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发展的,中国促进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世界共同发展的典范,是真正促进全球化的举措(本文写于2017年5月12日,两天后一带一路峰会将在中国召开)。
这样看来,先生是有大智慧的人,不仅在于围棋,“中和”的精神也不仅限于围棋。先生为世界围棋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当秉承先生的遗志,发扬“中和”的精神,不论是围棋事业,还是世界和平的发展,都应如此。
吴先生(请允许我如此称呼)的生平与事迹,在我接触围棋的这些年里,也陆陆续续的有所了解,了解越多,对吴先生便越是敬佩。他与木谷实先生是新布局的开创者,可以说是现代围棋的奠基人,他只身前往日本,17年中,与当时所有高手的十番棋升降赛中全部取得了胜利,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不得不说,这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可他真正让我尊敬的,或者说真正让我能称其为“大师”甚或“棋圣”的,是他对围棋的执着和终其一生对围棋“道”的追求。
买这本书是个巧合,记得当时要买学习用的书,可以享受满减的优惠,可还差了些,找书凑单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一看是吴先生的自传,立马就买了,当时大概是11年、12年左右的事了,先生还健在。但当时忙于学习考试,无暇拜读,便与其他棋谱、围棋专著放到了一起。近日收拾书橱,整理到围棋类时,意外发现了还有一本塑封的书,拿下来一看,竟是先生的自传。先生已仙去2年半了,想起来不胜唏嘘。抚摸着书的封面,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拆开一探究竟。
两天读完了先生的自传,大抵与先前的了解相同,只是一些细节,还是先生说的详细。尤其是先生自己的想法,通过书中的叙述,让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生罢。
先生自幼学的是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先生一生从未间断过研究中国的古籍,我想先生还是想从中国儒家思想中“悟道”罢。儒家讲“阴阳中和”,先生的棋晚年也追求这种“中和”,先生的研究,21世纪的围棋应为“六合之棋”,即要保持全盘整体的平衡,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的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
另,基于这种思想,先生认为21世纪应该是世界共荣的世纪,我们纵观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确实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发展的,中国促进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世界共同发展的典范,是真正促进全球化的举措(本文写于2017年5月12日,两天后一带一路峰会将在中国召开)。
这样看来,先生是有大智慧的人,不仅在于围棋,“中和”的精神也不仅限于围棋。先生为世界围棋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当秉承先生的遗志,发扬“中和”的精神,不论是围棋事业,还是世界和平的发展,都应如此。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