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说“我爱你”,你就以为“我讨厌你”?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
文 | 哪吒男
她叫黄惠侦,刚刚生下女儿,成为妈妈的体验又新奇又甜蜜又辛苦,这时她也开始审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每一天,黄惠侦还没起床母亲就做好了饭菜,然后独自出门,和女朋友们打牌、消遣才是她的快乐。晚上,母亲又独自回家,径直走向自己的卧室,拨弄小小的收音机,卧室的门开着,却像有一堵隐形的墙横亘在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女之间。
她说:“我们生活在相同的空间里,但几十年来,我们就像是同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黄惠侦有一个很特别的母亲:年轻轻结婚生下两个女儿,丈夫嗜赌、家暴,挥霍了她所有的钱。黄惠侦十岁的时候,母亲带着她和妹妹离家出走,这已经不是她们第一次离家出走,但这次她们成功了,恐惧、贫穷、流离失所笼罩着母女三人。后来的日子她们靠从事“牵亡”为生,这是在台湾非常盛行的丧礼仪式,其内容不但有法事,还有歌舞和特技,作为一种底层职业社会对葬礼业长期歧视,黄惠侦和妹妹早早失学,她的少女时代是在葬礼上度过的。
同时,黄惠侦的母亲是一名同性恋。从小黄惠侦饱受“不一样”家庭环境的困扰,她甚至诘问自己,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家庭?
母亲的故事像流行的好莱坞电影一样,充满异色,跌宕起伏,黄惠侦决定用母亲的经历作为素材拍摄一部纪录片。但她要讲的不是那个同性恋母亲,也不是那个辛苦的母亲,她要说出心里话,也要听母亲的心里话,“有些话,不拍纪录片,我永远无法跟你说。”
这部电影叫做《日常对话》,英文名Small Talk。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碎片,“日常”,一生中来不及多看一眼就抛诸脑后的细节,“Small”。

黄惠侦采访母亲的历任女友。
她们口中母亲可是“泡妞高手”,追求手段浪漫而多样,粘人又霸道。其中一位阿姨憋着嘴说“你妈啊,败家子啦,不爱江山爱美人”;另一位阿姨说“你妈说她好温柔,说就是喜欢给我洗内裤,洗我的内裤好爽”;还有一位阿姨说“你妈对我很好,总是叫我宝贝,'宝贝~宝贝你在做什么~'”......
原来母亲是这样的。

黄惠侦陪母亲回到老家,成为“母亲”之前,她是在那里度过的。
从前女人地位低下,外婆的墓碑上只刻着舅舅的名字,女人的名字是不能写上去的。母亲早早出嫁,经历家暴也不敢对家里人吐露半字。在那个年代,女人不嫁人还能做什么呢?
亲人们对黄惠侦陈述母亲的苦难史,她不幸的婚姻、她艰辛的独自打拼,然而黄惠侦问“你们都知道她是同性恋吧”,亲人们的脸色陡然变化,立刻换话题,仿佛没有听到这个问题。

《请回答1988》里说“人真正变强大,不是因为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了自尊心,所以妈妈很强大。”为了保护孩子母亲武装自己战胜生活,但多少子女会摘除“母亲”这个角色,真正去尝试认识那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呢。
拍摄这部纪录片黄惠侦探索出母亲的很多心事。失败的婚姻像噩梦一样尾随母亲,在那段不堪的岁月里她没有尊严也没有希望,离家出走后人们都传说丈夫拿着菜刀到处寻觅她们母女三人。母亲说“杀人不犯法,我就想杀掉他。”如今父亲已在多年前自杀,而母亲的心灵还困在那间逼仄的小屋里不见天日。
母亲啊,我一直自以为是我们共同承担了生活的苦难,哪知道你忍受的比我多得多。

再次认识母亲之后,黄惠侦踏出最艰难的一步,她要与母亲对话。
和黄惠侦一样,我们都很少和母亲用心交流。明明我们是相依为命的人,为什么我们之间被一种莫名的情绪隔阂,那是恨吗?为什么有恨?那是爱吗,爱为什么是这幅不近情面的脸孔?
黄惠侦把镜头对准母亲的脸,让她无处可逃,她问母亲:
如果可以选择你还会生下我和妹妹吗?
你为什么不说自己离婚的事情?
世界上有了解你的人吗?
你知道当年我为什么和爸爸睡到一半哭着跑回来?
... ...
你是不是讨厌我?
这些问题都好难,真的好难,但我们的亲子关系就走在这样的绝路上,需要莫大的勇气才敢说一句真心话。母亲被一个个提问逼得满脸胀红,眼泪慢慢划出,她低着头说:
“我知道你一直很讨厌我。”

黄惠侦不问了,她知道答案了,答案藏在母女相互搀持的岁月里,她从来知道的,但选择不相信。所有的爱都存在,只是她们从来不说,于是就都以为那些爱不存在,甚至误以为是恨。
黄惠侦不问了,她得到答案了,同时她也要告诉母亲答案,她告诉母亲自己小时候被父亲性侵的往事,她告诉母亲自己渴望获得母亲的关爱,也渴望母亲接受她的关爱。
她们还坐在桌子的两端却不再遥远,原来靠近这么简单,把秘密说出来,那里藏着很多爱。

电影最后,母亲还是早早起床买菜做饭,还是简单的几个菜。但这次她们两人一起坐在餐桌上,偶尔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这菜有点咸”,母亲说“不咸啊。”
多一句毫无意义的口水话竟然让这个家庭有了一抹少见的温暖。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被这些口水话打动,或许是因为我回想不起我和妈妈上次随意而自然的交谈是什么时候。

《日常对话》在台湾持久公映着,这部超小投资的纪录片获得侯孝贤导演的支持,《聂隐娘》《天注定》等佳作的资深音乐人林强为其作曲,并在年初获得了同志电影最高奖项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的最佳纪录片。
我在台北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那一场满座,我想,吸引人们买票进入影院的原因很简单,海报里写着“横跨18年的秘密影像家书,所有台湾孩子都该来练习的说爱习作。”
说爱,我们都需要学习。

写以上文字的时候,我的BGM是小S的新歌,翻唱苏打绿的《小时候》。那是苏打绿主唱吴青峰写给父亲的歌,有一次演唱会上他如此介绍这首歌: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觉得爸爸总是好严肃、好难跟他说心事
小时候,每个周末爸爸都会骑着车,带我到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公园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长大后,我们几乎不讲话了,爸爸从来没有称赞过我、我也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他。
但是幸好,在爸爸走之前,我们都说出了心里话。
我永远忘不了某一天,当我要从医院病房离开前,爸爸突然叫住我,沉默了几秒,对我说:你…要加油喔。我点点头,转身后眼泪再也停不了。
后来,我写了一首歌给爸爸,录下了DEMO,这样放给他听。
小时候 我们的城市像郊外 我们的脚步很轻快
那时天空很蓝 心很小 路很宽 长大后 我们的存在像尘埃 我们的距离被拉开 有时相处很难 想很多 话很短 我要爬上你的肩膀 我要眺望你的远窗 我忘了问 什么样的倔强 让我们不说一句真心话 我要长成你的翅膀 我要拂去你的沧桑 我忘了说 心里面的愿望 始终是要你的肯定啊
——《小时候》

《日常对话》的最后一个场景,黄惠侦怂恿自己的小女儿跑去母亲房间问“你爱我吗?”,母亲说“你这么丑我才不要爱你。”
小女儿转身逃走。
第二次,小女儿再回到房间问“你爱我吗?”
母亲躺在床上,笑笑说“你爱我吗?你爱我的话,我也爱你。”
小女儿跑回母亲身边,懵懵懂懂地挠脑袋“外婆都听不懂我说的话!”
黄惠侦再次把小女儿轻轻推到母亲身边,小女儿问“外婆外婆,你爱我吗?”
母亲说“我爱你。”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 380 期 文章,又是母亲节。
关注不散微信公众号 busan-movie,发现更多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