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不一样的自然辩证法课
上周一的自然辩证法课,可以说是我收获最多、感慨最多的一节课
一周过去,种种感慨仍挥之不去,因作此文以记之
本节课的主题是,科技与人的互动
如上几周一样,要求每组同学围绕此话题展示PPT,然后全体同学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讨论。提问环节是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你可以借此了解不同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通过交流可以进一步理解问题。
科学家的情怀
第一组的崔同学讲“科学家的情怀”
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报告,或者说“演讲”,因为它的确震撼人心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的梦想?你是否问过自己,“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为何选择这条路?
“情怀”,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情怀,你是否想过呢?
黄先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为了家人放弃读博,但他从未放弃作为科学家的梦想与情怀
他夜以继日,下班后沉迷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用自己的工资参加会议,发表论文、专利
他说,在哪里都可以做研究;他说,我不会为了一纸文凭而读博
我佩服崔同学的勇气,他明确地表示:为了地学他愿意奋斗终生,为了儿时的梦想,他会努力做到最好
我相信,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下定决心走下去
我相信,他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关注科学的进展,分享个人的思考
崔同学是一个榜样,他选择了一条离科研最近的道路,他选择把自己的感悟讲出来,为了影响更多的人
把科研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人生,叫人羡慕啊
科技与人的互动
第二组是我的展示,从三个实例讨论主题:科技与人的互动
关于这个主题,有几个问题吸引着我:
如何定义“互动”?怎样实现“互动”?科技具有怎样的属性(是好是坏)?
事实表明,从实例来介绍内容、讨论相关问题是个不错的选择
它具有代表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更关键的是,容易让听众理解,让听众发生兴趣
实例一:被毁坏的小黄车
被毁坏的不止小黄车,共享单车都没能逃脱被毁坏的厄运
人性的丑陋由此可见一斑
但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两大巨头对比,小黄车比摩拜单车受毁数量更多
也许在于,摩拜单车有GPS定位系统,可以或多或少提供一些“犯罪信息”
至少在藏匿摩拜单车之前,要考虑是否会被GPS信息定位发现
由此,我觉得,科技可以用来防止人作恶,这就涉及到了科技的属性问题
这里也反映了科技与人的互动一个方面,将“科技”视为一个整体来看,
科技可以引人向善,科技也可以用来防止人作恶
科技的属性:是好是坏?
在之前的某次自然辩证法课上,当时那位老师提到:
科技本身带有“好的”属性,即为了改善人的生活而发明
乍一看的确是这样,眼前所见的大部分科技都具有这样的初衷
但是,也有大量的科技发明是出于作恶的目的,比如毒气弹
因此,很难从科技发明的初衷上判断科技的属性
我仍然倾向于认为,科技本身不具有任何属性,即不好也不坏
就像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那样,有它自己的自然属性,也有人加上的人为属性
科技的自然属性,就是不好也不坏
当人在使用科技时,就产生了人为属性,这体现在使用过程中,更体现在使用后造成的结果
当我们称“原子弹是个邪恶的东西”时,我们是在说,人使用原子弹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无法弥补的伤害
最近两天,勒索病毒“永恒之蓝”正在网络上肆虐,攻击高校、医院、政府机关等,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勒索病毒威力强大,如果你不使用它,它又如何能作恶?
所以,人的使用目的决定了科技表现出“好”或者“坏”的一面
但就其本身的自然属性而言,科技不好也不坏
实例二:你是手机的爸爸
http://www.rmzxb.com.cn/c/2017-04-14/1481734.shtml
同样是最近流传在网上的热点事件,这句话出自一篇小学生的作文
父子、母子关系无疑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阻挡手机的诱惑
关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造成的问题,准备再写一文细说,此处不谈
这里体现了科技与人互动的另一个方面,将“科技”视为某种产品,
产品是科技的实现。智能手机是一项产品,我们通过屏幕与这个产品互动
因此可以说,与屏幕互动就是在与科技互动
人与机器人共存
实例三:与机器人一起生活
这个时代正在被人工智能改变,它是一种趋势,也是人类的未来
未来,将是人与机器人共存的时代,它已经全面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家里,它处理家务,看管住宅;在路上,它帮你规划线路,替你开车;在公司,它帮助你解决问题
某一天,它还可能成为你的伴侣,你与它可能会产生某种人类之间的感情
它,不仅是机器,还是有思想、甚至有情感的机器
也许,类人智慧体是个不错的称呼
不要想着“人与机器人必有对抗”,不要因此恐惧与抗拒
对一切可能保持开放
我相信,人与机器人能够和谐共存,只要我们愿意为此努力
在输掉与AlphaGo的比赛后,李世石感慨,人类可能连围棋的边界还未触及
这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机器人已经开始改变人类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
这是人与机器共同进步的时代
这同样是科技与人的互动
人为了改善生活而发明科技,科技反过来改进人类的认知
人与科技在相辅相成中共同进步
世界历史由此而生